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冰清玉洁的北欧,有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国度:广袤的森林、明净的湖泊、急流的瀑布、丰富的矿藏;在一年里,有的日子没有白昼,披星戴月地出门,灯火阑珊地回家;有的日子却没有黑夜,在光明中劳碌,在光明中安睡人们沉默寡言,到了夏天才稍显活泼,内向的程度达到只用倒吸一口气来表示同意——这个童话国度便是瑞典。
童话水城——斯德歌尔摩
斯德歌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北欧的“威尼斯”。由14个岛屿构成的都市处处可见星罗棋布的运河,纵横交错的桥梁,它们把斯德歌尔摩串成一座海上的璇宫。斯德歌尔摩英文名是Stockholm,城市名称的由来颇具经典意味:13世纪,瑞典岛屿的居民饱受海盗侵袭,于是用巨大的圆木修建城堡,并在水中设置圆木栅栏抵御外侮。当地人称圆木为stock,称岛屿为holm,Stockholm的名称因此代代相传。
站在斯德歌尔摩的老城里,我们仿佛回到了中世纪那个曾经典雅也曾经黑暗的年代。沿着卡姆拉·斯坦旧市街这条斯德歌尔摩最古老的街道漫步而行,两旁林立着幽雅的庭园,巴洛克式、哥特式的教堂。古董店里,有沉默的银发老人;百年地窖改建的传统饭馆里,有一丝不苟的中年人。窄窄的小巷甚至不足一米宽,迫使游者放慢步子,细嚼慢咽两眼所揽到的景致。小巷走到了尽头,脚下忽然开阔,我们来到斯德歌尔摩最美的广场——史杜托古广场,几幢鲜艳夺目的建筑,或者褐红、或者鲜黄,捧着那个17世纪的尖顶,占据了斯德歌尔摩古城的标志地位。广场北侧,正是那座每年颁发诺贝尔奖的古老学院——瑞典学术院本部。站在这座儒雅高贵的建筑前面,心中不免生出倾羡之情。回想那遥远的1901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这座学院首次执行颁奖重任;百年间,又有多少在科学、人文和世界和平中做出贡献的人们在这里享受殊荣啊!
恰如北岛的诗句所言,“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暮色的鼓”,古城里所上演的一段段历史正通过一景一物,一颦一笑传递到我们心中:这座建于13世纪的古城曾经历无数征战。15世纪和16世纪,丹麦两次攻占斯德歌尔摩,瑞典于是掀起大起义,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将丹麦军队击溃,建立起统一的王国。随后,被侵略的历史改写成侵略的历史:17世纪至18世纪,瑞典拼力扩张,争夺波罗地海霸权,一度成为海上强国,也一度战败,丧失霸权。也许是厌倦了战火的频仍,自1814年以来,瑞典采取中立的姿态,没有再卷入任何战争,也因此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于是,曾经的硝烟转而变为田园牧歌,也许这正是吸引全世界游人的根源所在。瑞典,这个北半球的童话,亦由此开篇。
来到斯德歌尔摩,皇宫是不可不看的景点。眼前这座横列的三楼皇宫整整建造了65年,除了作为主体部分的国家议事厅和礼拜堂外,还有兵器馆、王室铸币厂和宝物馆,可谓秘密多多。瑞典皇宫的教堂和国家厅陈设如旧,不因岁月而易改容颜。穹顶的大厅里,色彩华丽,摆设堂皇,墙壁上依年代顺序挂着历代国王和王后的大幅肖像,威严的,雍容的,古旧的,冷漠的,让我们饱览瑞典历代王室的容颜。还有那些古代国王的王冠、王袍、权杖、战车、兵器、珠宝、饰物和金银器皿,虽然已不再金光灿烂,昔日王室的赫赫权势仍依稀可见。正值中午12点整,我们饶有兴味地观看了皇家卫兵的交接仪式。卫兵的制服上没有一丝褶皱,他们的动作也没有一丝苟且,高高的绒帽,硕大的衣扣,不留任何表情的面容,我们感受了王室的威严,更从中领略浓郁的欧洲古典风情。
观赏了古代的王室宫殿,也要看看当代的政治中心:斯德歌尔摩市政厅。
市政厅坐落于市中心西向的Kungshoimen岛,是斯德歌尔摩的象征。好似我们在欧洲电影中所见过的古代城堡,庞大的红砖建筑物横向延伸,高耸的尖塔纵向挺立,3个皇冠代表瑞典、丹麦、挪威三国国王和人民合作无间。这是一位忠于职守的卫士,头戴国王赐予的殊荣,高高站立着,守望海天相接的远方,任百年沧海桑田,都不眨一下眼睛。登上这座尖塔,斯德歌尔摩的14个岛屿尽收眼底。但见明丽的天空广阔无边,深蓝色的海水波澜起伏,海面上,白帆点点,海鸥声声,动静兼备,相映成谐。岛屿上,古代城堡与新式建筑并肩而立,游艇载着人们于斯德歌尔摩这座海上璇宫里穿梭往来。
走进市政厅内的宴会厅,面积的宽敞和陈设的堂皇令人咂舌:整个大厅与舞池的四壁是用1800万块光辉耀眼的23K镀金马赛克砖镶嵌而成,那一幅幅光彩夺目的壁画,气势夺人。每年诺贝尔奖金颁发之后,国王和王后都要在这里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举行隆重盛大的宴会,而宴会的奢华程度更是难以尽述:据说准备这场宴会须动员253个人力,仅仅排桌子就要花费30个人6小时的时间;210名侍者中,有5个人必须分秒不停地帮来宾开香槟,一顿饭下来,每个人平均要走5公里的路,而菜单更是早自春天就开始讨论。这些都是导游的介绍,我们普通人没有资格亲眼目睹,便在言谈间想象全世界最尖端的人才在这里尽享皇室礼遇的胜景。
市政厅内还有一个“金厅”,同样金碧辉煌,四面墙均用金块和彩色玻璃镶成一幅幅壁画,让我们纵览瑞典的历史和文化:左壁书写着从海盗时代到工业时代的变迁,右壁是瑞典历史上所有著名人物的肖像。有一位女神端坐正中墙上,她俊逸秀美,金发飞舞;脚下有两行人分别从左右两边向她靠近,右边是欧洲人,左边是亚洲人,这幅壁画象征梅拉伦湖与波罗地海的结合而诞生的斯德歌尔摩是全世界向往的美丽城市。
瓦萨博物馆是斯德歌尔摩另一个展示瑞典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走出斯堪森正门,右行不到百米,转个弯,就到了这个博物馆。馆内一只硕大的战舰顶天立地,这是从海底捞起的17世纪的战舰——瓦萨号,瓦萨沉船博物馆就是专为展览这艘沉船而建的。瓦萨号建于1625年,船名来自于瑞典瓦萨王朝第一位国王的人名。瓦萨号下水首航时由于双层炮舰重心太高,在众人的目光中沉入海底,这一沉就是300多年。悠悠三个世纪中,试图打捞的尝试屡屡失败,直至1961年,在专家和潜水员的精心努力下,这艘沉船终于重见天日。这艘被瑞典人视为国宝的战舰虽然几乎没有航行的历史,但它显示着17世纪瑞典人的造船技艺,更是标注着瑞典的一段辉煌的军工历史。
在斯德歌尔摩,岛与岛之间的交通工具是游艇,在一个岛的陆地上,交通工具还有地下铁。游艇上,我们可以欣赏海岛的自然风光;在地下铁,我们又可以观赏一条不断变化面孔的艺术长廊。瑞典人性格平和而沉默,正如他们的国家保持中立那样,他们不好斗、不激烈,却非常讲究生活的细致和优雅,除了到地中海沿岸度假、在本国滑雪、水浴等户外运动以及民族歌舞外,眼前的地下铁也是一个例证。斯德歌尔摩110公里的地铁 线路被誉为“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在地铁车站中,装饰着风格各异的艺术品,它们表现不同的主题和思想,让游人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品味百家艺术。斯德歌尔摩的地铁修建于上世纪40年代,在进行装饰车站的构思时,人们突发奇想,让一百多位艺术家分别承包一百多个站台。于是,绘画、壁画、雕塑以及各式各样的艺术品让世界最长的地铁网变成了世界最长的艺术走廊。站在地铁站上,隧道里吹来强劲的凉风,你可感受到风中那哲思的玄妙和艺术的儒雅?
傍晚,我们去梅拉伦湖边一家餐馆品尝瑞典风味菜。经过了暗无天日的漫长冬季,迎来了夏日的斯德歌尔摩人正在拼命吃喝。性格内向的瑞典人,饮起酒来却是豪气纵横,北欧人的饮酒消费占全部支出的五分之一以上,啤酒、葡萄酒、烈性酒都是他们的最爱。正菜之前的开胃菜上来了——海上国家,正是得天独厚的“鱼餐”,各种方法熏制、腌泡的三文鱼、鲱鱼、大马哈鱼让我们每个人的胃都得到了滋润,然后马上向着下一道菜洞开。主菜是鲜嫩香滑的羊排,配以一碟碟色味各异的调料。每一道菜都像斯德歌尔摩地铁站上的一件艺术品,让你在敞开胃口的同时还洞开需要精神滋养的心灵。
神奇岛屿——哥特兰岛
童话般的城市,更有童话般的岛屿,波罗地海上的哥特兰岛是瑞典最大的岛屿。我们来到岛屿的中心——维斯比古城,一览中世纪的风景。
这是一个依山傍海、古典气氛浓厚的小城,站在小城里,清新的海风吹开了每一个毛孔,心中满是明朗的快意。只见那3.5公里的城墙围绕的小城,整齐划一的东西南北四段,每段都有城门的出入口。让我想起中国的古城长安,也是这样规规整整的四个城区、四座城楼,彰显着城市的尊严。城墙的环绕下,中世纪的200多个仓库、商号建筑物及教堂遗址缭乱了我们的目光。
在维斯比市中心的哥特兰博物馆内,我们浏览着8世纪前维京时代的出土文物,那些独特的象形石、生活用具、艺术品等,都有着一张默默诉说的嘴,向我们展示哥特兰岛的繁荣史:5000年前便有人类定居的岛屿,到公元11世纪从一个维京人的海上贸易站发展为波罗地海贸易中心,百年之后又成为汉莎城市联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日渐繁荣强大。
维斯比的圣玛丽亚大教堂堪称北欧建筑史的经典之作,这座哥特式建筑,其尖顶却采用北欧木头民居的造型。白石红瓦,虽瘦削却挺拔。哥特兰与瑞典本土一样属基督救中路德教派,崇尚简朴,不似斯德歌尔摩的王室建筑,极尽奢华之能事,尽管这里是大主教的坐镇之所,内部的装饰却朴素到几近寒伧。
精灵北极——瑞典北部
瑞典的童话之美达到极致的地方是它的北部。这里,人烟稀少,广漠无垠的大地上,有一片片劲风吹袭下的矮树林,再往南,就是白雪覆盖下的童话森林。孕育了瑞典境内众多湖泊和河流的雪山皑皑挺立,广袤大地上,还有很多“内陆冰层”的踪迹,这些冰层早在一万年前就覆盖了斯堪的纳维亚整个半岛,更为瑞典增添了童话的气氛。
处于北极圈内的瑞典北部,白昼渐渐缩短,黑夜慢慢拉长。早上10点钟,太阳还迟迟没有露面,下午4点钟,已是月光弥漫白雪小屋。那神奇的“极昼”和“极夜”,更令人叹为观止:夏天可看到午夜的太阳,工作了8个小时似乎还不该安然地睡去;冬季则头顶“黑锅”,24小时暗无天日,我想当地人可能会迷惑是该起床工作呢,还是继续地睡下去。更有迷人的北极光,放射或黄绿、或紫红、或蓝色的光芒,精灵般不断变幻的极光令人疑心:是不是来到了哈利波特的世界。
童话般的国度——瑞典,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天真的幼年时代,一切都那么纯粹,都那么美好。身体的童话漫游结束了,心中的童话梦才刚刚开始。
(编辑:鲁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