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地理学习内驱力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具备设计学生“学”的技能,而最基本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就是内驱力的培养问题。本文对新课标下地理学习内驱力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新课标 地理 内驱力 策略
  
  当前令广大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事就是学生厌学。虽然导致厌学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缺乏学习动机是最本质的原因。它的形成涉及两方面:内驱力和诱因。
  新课程改革提出: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设计学生“学”的技能,而最基本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就是内驱力的培养问题。
  内驱力是如何产生的?是学生因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并意识到学习的责任,才能把学习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学习内驱力。内驱力不同与兴趣和动机。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知、探究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尽管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兴趣,但只有当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产生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内部动力,这才是内驱力,才会长期对学习产生影响。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过程,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地理的内驱力呢?
  一、新颖导入驱动
  新课导入是授课的起步环节,具有酝酿情绪、点明主题、引导思路的重要作用,俗语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语要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认识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导语设计是否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授课效率的提高。如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事物,或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像片断,或引入启发性的问题,或有意识地复习旧知识等。如在讲述“洋流”以故事开头,二战中英军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海面上戒备森严,但德国潜艇却关闭发动机依然往来穿梭其间,袭击英舰,给英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那么德军潜艇是怎样通过海峡的?今天我们来解开这个謎。这样的导入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入洋流成因的学习情境中去。
  二、情感教育驱动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在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存在着知识的传递,还存在着感情的交流。以情感人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教学,使教学充满激情。一名优秀的教师,情感流露恰到好处,脸上的一个表情,语气的转换,一段抒情的朗诵、一句幽默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调控学生的注意,特别是强化有意注意。如讲旅游景观时,一边向学生展示河山大川的优美图片,一边用形象生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解,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绪,浮想联翩,师生共同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三、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驱动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内驱力。(1)有亲和力。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这个主题较容易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有趣味性。“生活”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衣食住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课文中选择的若干生活实例,很可能是学生耳熟目睹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思考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与地理有必然的联系。课堂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上的“空白点”,并由此提出问题。如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出现时间,与我们这地区冬季温度低夏季温度高有没有关系?新疆的葡萄、哈密瓜等水果特别甜美,秘密在哪里?为什么江苏风力资源丰富并且要优先开发?这样把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盎然的兴趣中迈进地理课的大门。这也符合新课标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要求。
  四、新科技驱动
  一是新科技的渗透。现有的教材往往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地将新兴的科技补充给学生,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而这些也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因素,也能培养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学会创新的能力;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利于加快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容易形成无意记忆,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又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如“地震”在讲授时可以播放我国唐山地震的音像资料和日本、台湾最近的地震的报道,以及四川汶川地震情况。使学生既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又能弄清地震带的分布、成因。并且对学生进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博爱的胸怀。
  五、合作学习驱动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如分析我们如东地区虽然位于沿海,但是却面临水资源短缺隐患的原因,让小组成员分别从气候、地形、工业、农业和开发利用不同的方面收集材料,再小组汇总,派出代表汇报共同学习的结果。这样人人参与,每个人都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互相信任,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六、有效评价驱动
  达尔文说“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学地理的内驱力,把学习地理当成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会学、勤学,才会在内驱力的驱动下,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从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出发,对学生有机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关键词】辨证唯物主义 小学 数学教学    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从而有益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把握不慎,同样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扬其长,避其短。唯有此,才能将多媒体教学进行到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堂 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笔者相
[摘要]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正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渗透,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本文论述了STS教育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途径以及当前STS教育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 STS教育 科学 技术 社会    一、关于STS与STS教育    STS是Science(科
[摘要]英语作业是学生复习语言知识点、巩固和操练句型、培养语感、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弥补教学中的缺陷、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改进批改方法,讲究批改艺术。  [关键词]作业批改 批改方法 批改艺术     英语作业是学生复习语言知识点、巩固和操练句型、培养语感、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弥补教学中的缺陷、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手段。因此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说起抗美援朝,很多人会想起二十世纪六匕十年代那部著名的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网》,故事取材于朝鲜战场上的真实事迹,剧中那位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第二〇三师第六〇六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20多年前,笔者曾对杨育才进行采访,了解到他传奇而平凡的一生。  奉命入朝鲜作战  杨育才是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人,192
习惯一:我是自己的主人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打击,面对打击如何反应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虽然人无法控制遇到的每件事,但却可以控制自己对于这些事的反应,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并不是说要决定未来的所有微末细节,而是要让眼光超越今天,决定你希望自己的生活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能清楚地构想自己将来想要怎样生活,将意味着能够决定自己的
让我与你共同分享一段小故事,或许在这个阶段,可以很实际地让我们走出目前的困境。  我十九岁时,在休斯顿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顿大学主修电脑。平时纵然忙于学校、工作与睡眠之间,二十四小时几乎完全被占据了,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我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我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合作创作。我认识了一
【摘要】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也促使学生增强了对艺术的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要经过培养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这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既要求受教育者对自然和艺术长期的感性接触、体验,又要求他们有较广博的知识背景,包括对各种艺术语言的了解,对艺术风格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关键词】中学生艺术欣赏力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涉及到学生
(青海省互助县城南学校,青海 互助)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中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激剧转化时期,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方法 历史课    历史,作为中学的一门“副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距现实生活很远,历史现象又包罗万象,头绪繁多,年代、人名、地名太多,多数学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来到黔东南,你会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