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党的思维方式第二次伟大转变--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八周年而作

来源 :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21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 无疑需要我们深刻把握他所创立的丰功伟绩。不过, 对其丰功伟绩的把握, 我们显然不能局限于经验实践的层面, 也不能止于具体理论的层面, 更要从思维方式的深度和层面予以理解和把握。在我们看来, 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在于, 完成了党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上思维方式的第一次伟大转变, 而邓小平的伟大功绩则在于, 完成了党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思维方式的第二次伟大转变。 Deeply cherishing the memory of Comrade Deng Xiaoping undoubtedly requires that we profoundly grasp the great achievements he has created. However, to grasp its great achievements, we can obviously not confine ourselves to the level of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nor to the specific theory, but also understand and grasp it from the depth and level of thinking. From our point of view, Mao Zedong’s great accomplishment lies in the completion of the party’s first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the way of thinking in resolving the issu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Deng Xiaoping’s great achievement consists in fulfilling the Party’s mode of thinking in resolving the issu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great change.
其他文献
经历了帝国主义战争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世界大战的列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资本主义批判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面临巨大困境,主要表现为:学生理念信念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淡薄,心理呈现亚健康.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德育工作者应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是我党、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历史性巨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邓小平以其惊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智慧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这一贡献主要体
腐败是寄生在国家机体上难以根除的痼疾,反腐倡廉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声.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党的腐败问题始终十分关注,提出了一系列反
剥削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由于非劳动力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其所有者占有相应的剩余价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剥削,
根据出土简帛文献,《论语》中的“即戎”当为“節戎”;根据《论语》的一贯思想和“教”、“以”的用法,《论语》中“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当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期刊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深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
第三代军旅诗人作为一个创作群体,在1987年到1995年八年间曾是军旅诗坛的主力军。1995年后,作为一个创作群体第三代军旅诗人消散、淡出军旅诗坛。本文尝试初步解说第三代军旅
阐述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和梁漱溟的农民观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以这些分析为基础,得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解决农民问题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1)农民问题是社
在 1957年党的整风运动中, 邓小平提出共产党的领导资格问题。所谓“资格”, 就是为获取某种权力而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邓小平认为, 党对中国的领导是一种很大的权力, 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