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并发重症肺炎患儿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病原学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免疫缺陷并发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了解病原体分布,为临床经验性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PICU确诊为重症肺炎的免疫缺陷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传统检测方法报告及mNGS结果,评估两者与临床判断的一致性。

结果

23例患儿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个月28 d~10岁,平均年龄(3.67±3.20)岁,共7例治愈,2例好转,14例死亡。均行mNGS检测,其中血标本21例,肺泡灌洗液标本2例。23例患儿中,单一感染者5例,混合感染15例。检测的病原中真菌15例(65.22%),其中耶氏肺孢子菌12例,烟曲霉2例,白色念珠菌2例;病毒14例(60.87%),其中巨细胞病毒10例(8例合并有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疱疹病毒3例,细环病毒2例(1例合并疱疹病毒感染);细菌10例,其中不动杆菌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皮疽诺卡菌1例,葡萄球菌4例,地衣芽孢杆菌1例;支原体3例,且均为混合感染。mNGS的检验阳性率及与临床判断符合率均高于传统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19例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当发生重症肺炎时,使用时间1~6个月者达17例。

结论

免疫缺陷并发重症肺炎患儿多为混合感染,其常见病原菌为耶氏肺孢子菌及巨细胞病毒,使用mNGS可显著提高病原检出率,有效指导治疗。

其他文献
采用新兴阻燃剂石墨烯(GR)与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SiO2)结合制备了GR/SiO2体系,并与聚氯乙烯(PVC)塑料复合制备了一系列PVC阻燃电缆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阻燃性能以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纯PVC,PVC-2样品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2.4 MPa和178%。此外,PVC-2具有最佳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35.8%,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HRR)以及烟气产生速率(SPR)均最低,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可以有效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