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贸易战威胁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等领域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特朗普政府这一举措虽不能说是直接挑起贸易战,但却是对中国发出的最明确的贸易战威胁。
  “301条款”如同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钝器。美国每次使用该条款,几乎都会给其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带来剧烈震荡。但事实的另一面是,还没有哪一次使用最终引发了全面贸易战。
  对于贸易战威胁,中国既不能自乱阵脚,也不应掉以轻心。关键在于,要对特朗普政府对中美贸易问题认知的深刻背景和现实盘算,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美国宣布对中国启动贸易调查的同一天,曾声称要与中国打经济战的总统首席战略顾问班农离开白宫。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中国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利好”,甚至会给中国带来“喘息机会”。
  情况或许没有那么乐观。班農离开了白宫,但“班农式”贸易理念并没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反对全球化,主张贸易保护上,特朗普与班农有诸多共同点。某种程度上说,与其说是班农影响了特朗普,还不如说他俩理念相合。
  此外,班农的意识形态盟友、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还在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施加影响。这位非主流经济学家,向来不认为贸易能带来国家间的和平,而且认定中美间的军事对抗不可避免。
  在班农、纳瓦罗,或许还有特朗普眼里,美国坚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就为自身埋下了衰落的种子。班农的去职,充其量只能说淡化了中美贸易较量的民粹色彩。在具体决策层面,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贸易副代表丹尼斯·谢伊,都是十足的对华鹰派。
  特朗普政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对华贸易战略,但大致轮廓与基本路数已初见端倪。比如,在中美贸易磋商中,美方聚焦具体、重大问题,而不在乎“对话”是否具有战略性,有没有“成果清单”也无所谓。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没有如外界预期那样发表共同声明,已清楚表明了这一点。
  特朗普政府会更加“务实”—务必取得实际成果,同时也会更在乎互惠。美方高度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问题,正是对自身是否“获利”高度敏感的体现。与其前任相比,在具体领域,美方“照顾”中国发展中经济体身份的意愿会更低,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身份的动机会更强。
  使用“301条款”对中国进行贸易调查,不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有了打贸易战的蓝图,但突显了其愿意冒打贸易战风险施压中国的意图。可以想见,特朗普政府在针对中国的“贸易执法”上,将比其前任更严厉。对于这些可能的变化,中国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针对美方的贸易调查,中国商务部21日回应称,美方无视世贸组织规则,依据国内法对华发起贸易调查,是不负责任的,对中方的指责是不客观的。中方对美方这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中方将密切关注调查的进展,并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中方的回应可谓有理、有利、有节。世贸组织规则在制定过程中,大量吸收了美国的贸易条款。比如,把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纳入世贸规则,正是美国力推所促成的。中国捍卫世贸组织规则权威,至少能在道义上赢得一局。
  “采取所有适当的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可视为中方对美国贸易战威胁的警告。对强势姿态做出强势回应,才可能以平等的姿态与对手展开较量。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美国对中国启动贸易调查,与特朗普竞选期间声称的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相比,姿态上已“温和”许多。而且,虽然这类调查属于单边行为,但期间也会与中方有双边互动、磋商。中方“有节”的表态,也为后续较量留了余地。
  不少人留意到,中国商务部近日接连对原产美国和日本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和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开展了反倾销立案调查。有记者问,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中方对美国开展“301调查”的反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8月24日回答说,这两个反倾销的案件,商务部是严格按照《反倾销条例》的相关规定,按照程序开展相关工作,没有其他因素的考虑。
  中国不能左右美方最终调查结果,但并非只能坐等“宣判”。班农曾力劝特朗普彻底退出北美自贸协定。美国农业部长桑尼·珀杜在力阻特朗普退出时,给他看了一份地图,上面显示遭受打击的恰好是给他投票的那些州的农民。特朗普随后把彻底退出改为了重新谈判。
  中国也需要这样一份地图,让特朗普一目了然:中美贸易战会导致哪些人、多少人丢掉工作。特朗普把经济问题简化为贸易赤字问题,不会考虑全球化时代贸易的复杂性。鉴于此,与美方较量,中方在具体操作上应更精细化、更有针对性。
  研究全球化的学者帕拉格·康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存在一种远比美国地缘政治霸权更强大的历史法则,即供给与需求。无论贸易路线是否途经美国,全球化都会运转良好。
  全球贸易的增长,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供给与需求。这是美国无法左右的强大的无形之手。中国不惧美国发起贸易战,更大的底气也在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其他文献
这些年,网络空间的气质在悄悄地转变。非常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从微博时代那种令人胆寒的普遍的暴戾,转变为微信时代的调侃一切。  比如,近来“中年”成为被“做空”的对象,“1988年的中年妇女”、“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泡着枸杞的保温杯”层出不穷,但总体而言,这样一场针对一个特定年龄层的价值贬损,由于态度上止于笑谈,便呈现出在严肃与玩笑之间无从分辨的特点。  这是互联网自身的一种成长,从时间上说,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开的会议决定,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将于2017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全会建议,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  十九大是引起中外高度关注的一次会议。这次大会处于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根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  而从更长
菲律宾作为一个特点明显的天主教社会,当地人日常接触的音乐、声响混杂的传教声音结构,势必会影响他们认知其他社会和国际问题。  2016年是菲律宾大选年,与中国有关的议题也在菲律宾舆论中升温。为了解菲律宾民间的意见市场,2015年12月我在菲律宾考察了一周时间,主要关注传统的媒体体制之外,菲律宾日常的民间信息交互和传递是在什么社会空间实现的。  在国际传播中,受众往往通过视觉获得信息,即便电视新闻的声
本书作者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年轻时曾在巴黎大学攻读历史,后在鼎鼎大名的《年鉴》杂志任职,1984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是他最有影响的著作。为了撰写此书,他断断续续用了20余年时间,这才有了近3000页的书稿。  经典学术著作之所以具有魅力,其重要原因是能经受时间的
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这个会议主题可谓对金砖厦门峰会使命的经典诠释,那就是如何让金砖合作行稳致远。从会后发布的“厦门宣言”可以看出,这次峰会涉及议题广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开辟金砖国家团结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打下了坚实基础。历史或许会证明,这次峰会可能成为金砖合作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会议。  
暑期来临,英语培训机构进入一年一度的“旺季”。在国内众多大牌培训机构中,有的专门提供英语学科培训;有的除了英语,也提供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中学学科培训。但无论如何,对所有培训机构而言,英语培训都是重要业务。  总体上,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型全国连锁机构,企业架构及管理制度相对完善;另一类则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小作坊”,多为曾在大型培训机构执教多年的教师自立门户所创办。  在众多大学毕业
伊朗克尔曼郊外,一个巨大的单车艺术品摆设,一家人正准备在此野餐。马可·波罗曾经走过克尔曼,这里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之一。德黑兰北部阿巴斯阿巴德,年轻的女子在Azadi Cinema酒店的顶层吃午餐。  伊朗总是被人跟原教旨主义联系起来,但去过伊朗的人告诉我们,情况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当地的年轻人也不排斥美国货,也会用iphone,而浓厚的波斯帝国氛围让游客觉得那里十分美好。然而那些在伊朗呆过一年半
不要被标题误导,我不会给啤酒做广告,这里只是谈人生。  大概过了30岁之后,我就爱上了喝啤酒。在三伏天,特别是刚做完一桌菜,热得不行,累得够呛,根本吃不下饭,只有冰爽的啤酒才能让食欲重新焕发。  喝冰啤酒的确是一种释放。一位很有才华的记者同行说,他去做深度社会新闻调查,遇到那些可能成为新闻源的中青年男性,比如工地工人、西瓜摊主,最好的“突破”办法就是掏钱来20瓶冰镇啤酒,往饭桌上一摆。“他们醉醺醺
在游戏DNA的双螺旋里,实际上刻着人类基因中无法剥夺的东西,并填满了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规训与惩罚”。  游戏仅仅属于精神的范畴吗?其实不是,身体的每一部分都需要调动起来:手指的操控、神经的传递、大脑的运算、肾上腺素的分泌。据说人类发明的第一个游戏原型就是扔骰子,这种随机性带来的乐趣,似乎成为人类基因之中的一部分—拿着手机抽SSR的我们,和山洞里扔骨头骰子的祖先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游戏是人类文明
新医改6年,有很多问题待解。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没有被完全激发,基本药物制度导致了价格机制和供应体系的变形,公立医院远谈不上破冰。是“公益性”的方向出了问题,还是改革不彻底所致?就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医改目前缺乏总操盘手  《南风窗》: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层面的医改新政发布频率明显较前一年有所提高,从鼓励社会办医,到商业保险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