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爱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oh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场白
  
  有一位母亲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女儿今年将高中毕业,论年龄她已经成人;论学识她成绩优秀;然而,她却一点儿也不懂事。为了这个宝贝女儿,我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她。从她上幼儿园起,我就送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唱歌、跳舞、绘画、书法、象棋、钢琴……不论她学什么,我都陪着。为了女儿,我完全失去了自我,没有朋友、没有事业、没有爱好、也没有娱乐,但我满怀着美好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培养好女儿。我愿意这样生活,看到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是前几名,我心里幸福无比。女儿进入小学后,我怕她在外面疯玩,影响学业,就不让她跟同学来往。没想到,女儿上中学后,慢慢跟我产生了隔阂:她不让我每天接送,周末不想参加各种特长班,更不愿意我干涉她的生活。常常为一点小事,她能跟我吵半天。上高中后,女儿的自主性更强,脾气更倔。我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有一天,她说周六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我不同意,她现在学习这么紧张,我不希望她这样浪费时间。谁知女儿一下跟我翻了脸,不仅决然参加了聚会,晚上竟然不回来。我打了无数电话,才从同学家找到她。这几天,她一直跟我处于冷战中。
  我心寒透了,我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付出,为什么收获的竟是她的叛逆。她还公然说我对她的爱,不是真正的母爱……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母爱?什么是亲情之爱,孩子们需要怎样的亲情之爱?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个话题。
  
  亲子发言
  
  第一对亲子:亲情之爱要有度
  儿子童智(高二学生):作为孩子,我们当然渴望父母给予温馨的亲情之爱,但是爱要有度,我们不是完全的享乐者,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保姆式的爱。我们希望父母能把我们从小就当成独立的个体,让我们有生活、学习、休息、玩耍、交际的自由度和空间;另外,我们希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适度的期望是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定立一个恰如其分的目标,既不要太高,可望而不可及;也不能没有期望,任意发展。
  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对我说,“给你取名童智,就是希望你聪明,长大能考大学、读博士,比老爸有出息。”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博士”,就好奇地问爸爸:“您是博士吗?”爸爸摇摇头。我又问:“我们老师是博士吗?”爸爸又摇摇头,笑着说:“孩子啊,博士不是中学生,随处可见。博士是很了不起的大知识分子,你我认识的人中没有博士。”于是,我害怕了,也松劲了——我怎么能考上博士呢?所以干脆不作无望的努力。直到现在,我还是这种状态:考个一般的大学没问题,但读博士,没戏。
  父亲童孝宜(工厂技术员):这孩子说的不假,其实,我当时并不是给他定目标,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他当真了,结果给他造成了畏难情绪。看来,大人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能信口开河。另外,我的教子体会是,孩子并不喜欢父母把他当孩子,事事依着他、宠着他;而希望父母把他当大人、当朋友,给他独立的机会。
  
  第二对亲子:亲情之爱要科学
  女儿党自礼(初三学生):希腊神话里有位大力士,只要双脚立地,就力大无穷,而双脚离地就毫无力气。这是为啥呢?因为大地是他的母亲,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他力量。我心目中的父爱母爱,就应该是这样的。可是,我的母亲胆小、谨慎,从来舍不得让我冒险,更不会逼我做任何有危险的尝试,我有什么想法征求她意见时,她总是不给我任何支持,所以养成了我胆小、谨慎的性格,我做任何事都充满顾虑,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
  爸爸对我说过:“人生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做父母的不可能永远为你遮风挡雨。”我希望永远有父母的温情关怀,但我更渴望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想起父亲母亲,就能得到力量。
  父亲党向铭(社科院研究员):
  培养好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育人工程,也是一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首先,父母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其次,是着力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生活能力。因此,从小到大,无论什么事都不要去替孩子完成,而应该辅助孩子进行。我听说过一位母亲,在这方面做得很有特色:女儿两岁多时,她就开始培养她的独立能力,让她自己洗头洗澡;刚上幼儿园,一件连衣裙穿着不合身,让女儿自己想办法,女儿飞针走线,真的解决了问题;鞋子破了,让女儿自己动手修。平时,她还变着法让女儿吃苦,自幼就不让她喝饮料,渴了只喝白开水;骑自行车带她,不要后面座椅上的垫子,让她直接坐在铁架子上;家里装空调,惟独她的卧室不给装。这位母亲的目的,是让女儿从小把吃苦当作家常便饭,将来能“身在苦中不知苦”。我认为,这样的母爱才是真正的亲情之爱。
  有一种提法叫“教育无痕”,我比较赞成。这是在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就家庭教育而言,亲情之爱同样需要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比如:与孩子交流,不能只停留在直白、浅显的问答上:这顿饭吃饱了没有,今天外面冷不冷,骑车上学累不累,这次考试成绩如何,等等。从教育的角度看,这种肤浅的对话,既不能启发孩子的心智,也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对于挑食的孩子,如果将“这顿饭吃饱了没有?”改为:“这顿饭你吃得挺香,如果长期坚持不挑食,体质就好了。”其效果就大不一样;而对于怕吃苦的孩子,把上述的问话改成“今天外面很冷,室外作业的人可比你们上学辛苦多了!”“骑车上学是有点累,但能锻炼身体、也能磨练意志。”就更容易与孩子沟通。因此,平时要根据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三对亲子:亲情之爱要有方
  女儿林俐(高一学生):父母的爱,不是只有唠叨、呵斥、责骂、抱怨,而应该讲究方法,用故事来启迪、用道理来开导、用榜样来激励、用规则来约束。这样能使孩子从中感到父母的引导、教育,感受到亲情之爱。“孟母三迁”是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岳母刺字”是给孩子树立伟大的人生信念,这才是伟大的亲情、不朽的爱。
  母亲庞慧(电视主持人):日本的著名导演北野武在一次颁奖典礼之后,讲了一段关于母亲的故事:我一直不喜欢母亲,因为母亲一直不断向我要钱,只要我一个月没有寄钱回家,她就打电话对我破口大骂。不过母亲去世时,我还是忍不住大哭一场,想到我一直在外,没有好好赡养老人,觉得亏待母亲。等办完丧事,我正要离开家时,我大哥把一个小包袱递给我。我打开小包袱,看到一张存折与一封信,存款是用我的名义开户,存款金额高达数千万日币。母亲在信中写道:“武儿,在几个孩子当中,我最担忧的就是你,你从小就不喜欢念书,又乱花钱,对朋友太慷慨,当你说要去东京打拼时,我就很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我每月要你寄钱回家。你给我的钱,我一分都没有花,你大哥一家把我养得好好的,你的钱就是你的钱,现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看完信,北野武哭成了泪人儿。
  北野武母亲的举动,也许要比有些母亲整天对孩子絮絮叨叨,或者想办法挣钱支持孩子,效果要好得多。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母爱。
  
  第四对亲子:亲情之爱要理性
  儿子张翼(高一学生):来自父母的正确的爱是一种积极的能量,能激励孩子不断进步、茁壮成长。可是不少父母却用爱的旗号把孩子推向反面,逼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还美其名曰:“都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依我看,这不是爱,因为他们不尊重孩子。其实,这些父母不知道,孩子们表面上也学,也做,那仅仅是因为父母喜欢,为满足父母而做,并非是发自内心的。
  母亲魏婷(中学教师):有人说,真正的亲情应该让孩子在爱的氛围内健康成长,而不是被爱淹没。我认为,亲情之爱要富有理性。首先要承认孩子是独立的,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其次,要摆正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吃饱穿暖就行了,还要关心其身心发展。再其次,父母还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让孩子懂得,得到爱也应该学会付出爱,付出爱也是一种幸福。
  儿女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教育孩子无论是放纵还是过多的干预都是不科学的。孩子跌倒了,父母赶紧扶起来;上学的时候,替孩子背着书包……如果父母把过多的“爱”表面化地倾注在孩子身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也许只留下了缺乏理性的印记。
  
  专家观点
  
  由于爱得不科学、不理性,许多孩子在父母的严厉管束和过高期待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
  我曾提出家庭“一二三”程式:一个孩子;两个大朋友,即孩子的父母;三大目标,就是孩子健康、快乐、自信。而有的家长不是给孩子充分的自信,而是习惯于泼冷水——批评、责备太多。父母整天给孩子泼冷水,使孩子心里堵着一捆湿柴禾,甚至结下一团一团的冰疙瘩,心里能好受、能快乐吗?还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吗?所以,父母要化解孩子心中的冰疙瘩,先要晒干孩子心中的湿柴禾。
  
  本刊观点
  
  一些父母在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使原本善意的做法惹来孩子的不满与叛逆。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承担起教养的任务,同时,把真正的亲情之爱传递给子女,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有的父母,给予孩子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充分张扬个性,以此为爱;有的父母是只会为孩子的分数、名次、奖状而爱,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个性特点、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的心理需要而爱。这些似乎都有些偏颇,不妨换一种思路爱孩子: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温饱、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不论孩子是得意还是失意,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得坚持给孩子真诚的爱;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适当放手,教会孩子独立、自信、坚强、勇敢。孩子们不仅需要父母本能的“血缘之爱”,更需要有目标、有信念、有原则、有方法的“教育之爱”。
  (责编 丁可)
其他文献
自然,杜薇不肯做那颗败下去的棋子,所以,她及时制造了这个谎言。有时,谎言是爱情的拐杖。    1  窗外,哗啦哗啦的雨像若多的泪,看上去,窗玻璃像正在融化的冰,透明而冷清。  这样的天气,诊所也是冷清的,璎珞就是这时出现的,站在门口,抹着额上的雨珠,静静看着她,片刻之后,忽然笑了,璀璨得像阴霾天空漏下的一丝阳光。  璎珞直直看了杜薇:我没有心理疾病,只想有个人分享我的秘密。  杜薇暖笑着望她,面对
37岁的郭旭是一名医学硕士,2004年,她和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的尹航结合。2007年,两人拥有一对双胞胎儿子。2012年底,尹航被发现婚外情,两人离婚后法院判决儿子归属郭旭。2015年8月,尹航忽然现身探望儿子,谁知这是他处心积虑设计的一场“母子分离大戏”!随后,尹航与孩子悄然失踪,四个月后,郭旭伤心欲绝向本刊求助——    2015年8月10日中午,大连市沙河口区知音园16号楼,郭旭的家门被突然敲
2009年3月,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在全国几十家卫视热播。剧中,革委会主任、铁姑娘“牛鲜花”,以其刚硬、雷厉风行的鲜明个性,宽厚、正直的品质深深打动了观众,博得一致好评。而“牛鲜花”一角的饰演者,正是空政电视艺术中心著名演员闫妮。  戏里的闫妮,吼声震天响、风风火火,性格比男人还要刚烈;戏外的闫妮更是大大咧咧、很粗心的样子,俨然是女人中的男人。但她却不乏温柔细心的一面,特别
兰州市某交警中队长权立在执行公务时,突遇违章摩的车主的骇人暴行:浇上汽油自焚的车主将他一起卷入火海之中。肇事者很快死亡,而权立却生不如死:身体90%被重度烧伤,像一个炭人。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也让权立的妻子李小利经历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是陪他共度余生?还是离开他去寻找新的幸福?六年过去了,李小利并没有当“逃兵”,而是坚守在丈夫身边。她用春天般的爱,让英雄丈夫近乎冰封的生命像解冻的黄河,重新奔腾不息…
她是个安静的女孩,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房子。可以在里面呼呼大睡,而不用担心妈妈揪着耳朵叫自己上学。她总幻想自己的人生能平平稳稳,过着衣食无忧,平淡快乐的生活。    然而,现实总是很轻易地将每个人瑰丽温暖的梦击碎。上了大学之后,不仅所希望过上的生活没有实现,而且她还陷入了抑郁的情绪里。冗长的课程,迷茫的未来,枯燥的社交活动,都让她感到压抑。内向的她渐渐明白了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在
经过一上午忙碌的工作,和朋友相约到一家情调不错的西餐厅吃饭,饱餐一顿后,待者端来下午茶,享受悠闲聊天时光,朋友正在倾诉他的烦恼,这时的你会做出什么不经意的小动作呢?   1、玩自己的头发   2、抖腿   3、随便乱涂鸦   4、发呆     选择“玩自己的头发”的人:   你的爱情沟通方式属于“他说你听型”,你很会倾听别人说话,非常善解人意。在爱情沟通上,你也是爱人的最佳听众,谁和你在一起,真是
人体的百分之七十,都是由水组成,不光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我们天天喝水,但喝怎样的水最健康,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有人喝蜂蜜水、有人喝温开水,也有人为了美白喝柠檬水……到底喝什么水会让我们的皮肤更光滑紧致。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轻盈呢?让我们的美容美体专家陈芸女士来为大家讲解。    什么是夏威夷海洋深层水?    夏威夷海洋深层极地冰源水是100%的氧化还原水,其矿物质含量和存在状态与
如今,在武汉做保姆的李美珍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亲是银行行长,母亲是银行工作人员,唯一的儿子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可是惊天噩耗传来:儿子染上毒瘾,被单位开除!在两度戒毒失败后,丈夫因急火攻心突然脑溢血身亡,赖以栖身的房子也被儿子卖掉吸毒!  为了偿还债务,拯救儿子,痛定思痛的母亲擦干眼泪带着儿子走上了戒毒的道路:她将儿子五花大绑到武汉,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出租屋23楼,孤注一
前两年,武汉房地产销售异常火爆时,一次偶然事件,让一名待产孕妇发现了凭关系倒房赚“茶水费”的商机。没承想,一场无声的厮杀就此展开。帮人购房,待产孕妇发现商机  2016年5月,30岁的艾盈升怀孕后被查出胎盘低置,医生建议她保胎休息。  艾盈升是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公司的白领,习惯了上班和同事说说笑笑的日子,突然在家休息,渐渐心生烦躁。邻居芊芊的一个电话,让她孕期后面的日子变得忙碌起来:“你是不是有亲戚
在距离高考还有150天的时候,黄玉婷家的学霸儿子因为失恋性情大变,书也不读了,这简直是要人命的事情!为此,黄玉婷兵出险招——  以分数论成败,两个儿子天差地别  黄玉婷从高职毕业后,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一家包材厂打工,认识了李刚,很快组建了家庭。婚后,李刚在沙井步涌工业区开了一个小型包材厂。这些年,靠着辛苦打拼,工厂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2001年,黄玉婷的大儿子晓东出生。2007年,他们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