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车在迅速普及,从自家用到分时租赁,其身影无处不在,但是充电配套设施仍然是稀缺资源,这会实际影响到消费热情,那么电动车具体用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在充电时都会碰到哪些难题呢,来看看我从城市现场发回的报道
从前门大街到我所居住的丰台区郭公庄,距离相隔21公里,逛完前门的标致大道后我用滴滴出行App叫了一台快车准备回家,接单的是一台北汽EV150电动车。刚一上车,司机就表示还剩50公里续行里程,问我总部基地附近是否有充电桩。凭着我的日常观察,我向他介绍了北京汽车博物馆的普天、总部基地的国电以及永旺商城的特来电后,他满意地载着我去往目的地,并调高了空调温度。打车的时候,正值北京最炎热的七月,整个北京酷暑难耐,这也是对电能需求最大的季节。
尽管最终我并不知道EV150的司机选择了哪家充电站,但起码我明白一件事,对于一台电动车来说,充电是每天都会困扰车主的一项烦恼,而且随着电动车的不断增加,充电问题正变得愈发棘手。这是现阶段汽车厂商无法解决或提升的技术难题,电动车的续行里程是与电池容量划等号的,车越小,像Smart电动版,顶破天就只能跑145公里;而像特斯拉Model S那样的庞然大物,因为有一套容量巨大的18650钴酸锂电池,再搭配不同的驱动组件,自然就可以跑出400-613公里的路程。
与内燃机汽车不同的是,电动车的“燃料补给”并不是那么方便,在换电池策略还不成熟的状况下,充电是目前最稳妥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就得浪费一些时间在漫长的充电上。不过还算走运的是,时下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间接地推动了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App,电动车的在线资讯和充电桩查询任务该如何完成?我们日常的通勤任务因为电动车的加入而变得更加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充电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特斯拉个案
特斯拉车主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可能拥有一些财富,但未必能透过钱解决充电问题,在安装充电桩的问题上仍然得看楼盘物业公司的脸色。所以,特斯拉车主通常会加入一些车友会或微信群,与其他车主一同分享充电设施,解决同车型伙伴的燃眉之急。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有车主在全国展开挑战,比如从北京开车去上海,从敦煌开车去拉萨,一路上就通过车友会组织分享充电桩,最终抵达目的地。
对特斯拉车主而言,烦恼并不随着车价的高企和舒适的享受而变少。相反,无法安装充电桩也为他们带来了现实的选择:1.要么选择超级充电站,以北京为例,主城范围内有38座,截止2016年7月,全国共100座超级充电站;2.要么选择高效充电站,壁挂式适配器:380V 80A电流,充一小时电补充100公里里程;3.要么用家用220V电源,充一小时仅补充50公里里程。
不过根据特斯拉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90%以上车主已经安装了家用充电桩,而近400多个超级充电桩和13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也已经覆盖大半个中国,雄心勃勃的特斯拉计划用密集的充电网络为车主打造了一个便捷的使用环境。
到底建了多少充电设施
但是特斯拉终究只是个案,它的发展现状虽然有示范作用,但是由于其充电接口与国产电动车并不兼容,所以它更多时候显得有些孤立。要知道在中国,廉价的入门级电动车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符合国产电动车使用的充电标准才是正道沧桑。
来自北京市政府的消息显示,到2020年,北京市将建43.5万个充电桩,私人自用车领域要达到一车一桩的状态,也就是说相比现在的充电桩数量要翻20倍。北京市政府理想的状态是每900米就有一个充电桩,五环内包括通州、亦庄等地的覆盖半径要小于0.9公里。
事实上在2015年的夏季,北京市政府宣称已经累计建好了8300个充电桩(含社会公用),其中自建桩比例超50%。而50%的充电桩在四环路以内,60%以上布局在五环路以内,基本形成了服务半径5公里的快速补电网络。尽管充电桩有很多了,但是在白天高峰期充电仍然需要排队,等待时间少则半小时,长则一两小时。
为了让车主合理利用社会充电桩资源,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分布图”,为此还建立了一个“e充网”,在网站(http://www.evehicle.cn)上可实时查询充电桩地址和状态,非常好用。
被现实打败
在传统汽车厂商大力推广电动车的当口,我们《汽车之友》杂志时常也会接到许多电动车的试车邀请,而其中也免不了把试驾车领回编辑部测试的状况。于是如何充电便成了大问题。我们编辑部位于北京主城区西南部的总部基地,在周边分布有普天、国电和特来电充电桩。在比亚迪借给我们的腾势电动车上则有普天和国电两张电卡,因为普天充电站位于北京汽车博物馆内,充电当天正值博物馆周一闭馆休整,所以我便开车前往国电充电桩充电,无奈,在等待了将近20分钟也没有空位后,我便开车找到永旺商城底下车库的特来电充电。
在编辑部附近这三家充电站中,北汽麾下的特来电费用最高,电费为1.33元/度,然后服务费为0.8元/度,综合算每度电2.13元。相比而言,普天充电站高峰时期每度电也仅为1.0044元(平:0.695元/度,谷底:0.3946元/度),服务费则同样是0.8元/度;而国家电网的费用与普天一致,但问题在于工作时段根本排不上队。
选择特来电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方便,下载一个App,然后用支付宝往里面充值,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开始充电了。特来电的充电桩采用的是直流450V电压,这意味着给腾势彻底充满,也只需要花约么两小时。我是在电量还剩30%左右时,开着腾势来到特来电充电的,一直充到96%,花了65分钟,消费了75.08元钱,我几乎是在车上玩着手机度过的。电动车的电几乎满了,可手机的电却掉了,此消彼长,我承认电动车的黎明还未真正到来。
买电动车要有心理准备
关于纯电动汽车,抛开环保这个大面,从产经、政策、车主、二手车以及充电等大伙儿主要关心的问题,我们都已经作出了详细解读,助你充分思考。当然要不要在现阶段购买电动车还在于自己的实际需求,我们也只是希望你在购买之前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真到使用之后才后悔自己当初的考虑不周。
在充电时都会碰到哪些难题呢,来看看我从城市现场发回的报道
从前门大街到我所居住的丰台区郭公庄,距离相隔21公里,逛完前门的标致大道后我用滴滴出行App叫了一台快车准备回家,接单的是一台北汽EV150电动车。刚一上车,司机就表示还剩50公里续行里程,问我总部基地附近是否有充电桩。凭着我的日常观察,我向他介绍了北京汽车博物馆的普天、总部基地的国电以及永旺商城的特来电后,他满意地载着我去往目的地,并调高了空调温度。打车的时候,正值北京最炎热的七月,整个北京酷暑难耐,这也是对电能需求最大的季节。
尽管最终我并不知道EV150的司机选择了哪家充电站,但起码我明白一件事,对于一台电动车来说,充电是每天都会困扰车主的一项烦恼,而且随着电动车的不断增加,充电问题正变得愈发棘手。这是现阶段汽车厂商无法解决或提升的技术难题,电动车的续行里程是与电池容量划等号的,车越小,像Smart电动版,顶破天就只能跑145公里;而像特斯拉Model S那样的庞然大物,因为有一套容量巨大的18650钴酸锂电池,再搭配不同的驱动组件,自然就可以跑出400-613公里的路程。
与内燃机汽车不同的是,电动车的“燃料补给”并不是那么方便,在换电池策略还不成熟的状况下,充电是目前最稳妥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就得浪费一些时间在漫长的充电上。不过还算走运的是,时下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间接地推动了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App,电动车的在线资讯和充电桩查询任务该如何完成?我们日常的通勤任务因为电动车的加入而变得更加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充电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特斯拉个案
特斯拉车主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可能拥有一些财富,但未必能透过钱解决充电问题,在安装充电桩的问题上仍然得看楼盘物业公司的脸色。所以,特斯拉车主通常会加入一些车友会或微信群,与其他车主一同分享充电设施,解决同车型伙伴的燃眉之急。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有车主在全国展开挑战,比如从北京开车去上海,从敦煌开车去拉萨,一路上就通过车友会组织分享充电桩,最终抵达目的地。
对特斯拉车主而言,烦恼并不随着车价的高企和舒适的享受而变少。相反,无法安装充电桩也为他们带来了现实的选择:1.要么选择超级充电站,以北京为例,主城范围内有38座,截止2016年7月,全国共100座超级充电站;2.要么选择高效充电站,壁挂式适配器:380V 80A电流,充一小时电补充100公里里程;3.要么用家用220V电源,充一小时仅补充50公里里程。
不过根据特斯拉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90%以上车主已经安装了家用充电桩,而近400多个超级充电桩和13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也已经覆盖大半个中国,雄心勃勃的特斯拉计划用密集的充电网络为车主打造了一个便捷的使用环境。
到底建了多少充电设施
但是特斯拉终究只是个案,它的发展现状虽然有示范作用,但是由于其充电接口与国产电动车并不兼容,所以它更多时候显得有些孤立。要知道在中国,廉价的入门级电动车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符合国产电动车使用的充电标准才是正道沧桑。
来自北京市政府的消息显示,到2020年,北京市将建43.5万个充电桩,私人自用车领域要达到一车一桩的状态,也就是说相比现在的充电桩数量要翻20倍。北京市政府理想的状态是每900米就有一个充电桩,五环内包括通州、亦庄等地的覆盖半径要小于0.9公里。
事实上在2015年的夏季,北京市政府宣称已经累计建好了8300个充电桩(含社会公用),其中自建桩比例超50%。而50%的充电桩在四环路以内,60%以上布局在五环路以内,基本形成了服务半径5公里的快速补电网络。尽管充电桩有很多了,但是在白天高峰期充电仍然需要排队,等待时间少则半小时,长则一两小时。
为了让车主合理利用社会充电桩资源,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分布图”,为此还建立了一个“e充网”,在网站(http://www.evehicle.cn)上可实时查询充电桩地址和状态,非常好用。
被现实打败
在传统汽车厂商大力推广电动车的当口,我们《汽车之友》杂志时常也会接到许多电动车的试车邀请,而其中也免不了把试驾车领回编辑部测试的状况。于是如何充电便成了大问题。我们编辑部位于北京主城区西南部的总部基地,在周边分布有普天、国电和特来电充电桩。在比亚迪借给我们的腾势电动车上则有普天和国电两张电卡,因为普天充电站位于北京汽车博物馆内,充电当天正值博物馆周一闭馆休整,所以我便开车前往国电充电桩充电,无奈,在等待了将近20分钟也没有空位后,我便开车找到永旺商城底下车库的特来电充电。
在编辑部附近这三家充电站中,北汽麾下的特来电费用最高,电费为1.33元/度,然后服务费为0.8元/度,综合算每度电2.13元。相比而言,普天充电站高峰时期每度电也仅为1.0044元(平:0.695元/度,谷底:0.3946元/度),服务费则同样是0.8元/度;而国家电网的费用与普天一致,但问题在于工作时段根本排不上队。
选择特来电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方便,下载一个App,然后用支付宝往里面充值,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开始充电了。特来电的充电桩采用的是直流450V电压,这意味着给腾势彻底充满,也只需要花约么两小时。我是在电量还剩30%左右时,开着腾势来到特来电充电的,一直充到96%,花了65分钟,消费了75.08元钱,我几乎是在车上玩着手机度过的。电动车的电几乎满了,可手机的电却掉了,此消彼长,我承认电动车的黎明还未真正到来。
买电动车要有心理准备
关于纯电动汽车,抛开环保这个大面,从产经、政策、车主、二手车以及充电等大伙儿主要关心的问题,我们都已经作出了详细解读,助你充分思考。当然要不要在现阶段购买电动车还在于自己的实际需求,我们也只是希望你在购买之前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真到使用之后才后悔自己当初的考虑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