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感情投资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给学生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感情投资,热爱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感情投资教学效果热爱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097
  目前,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视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而往往忽略了感情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些教师的专业和业务水平都不错,备课、上课也十分认真,平时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经常帮助学生补课。尽管如此,教学效果却总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承认,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
  其中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恐怕就是教师的感情因素。
  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给学生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教师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想要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除了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执著的爱,还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感情交流。那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师生间的感情,进行感情投资呢?结合教育教学体会,我认为在教
  听课效果不同?究其原因,听课教师应该“听”“看”“记”“想”“谈”,要将五个方面的要求有机地结合。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为此,以下五个方面,我们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谈看法。
  (一)听
  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说,“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处理新旧知识衔接的设计,引入新课的技巧是否新颖,采取什么样的教法,如何结课)、组织能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否合理,教学语言选择是否准确,教学活动安排是否顺畅)、调控能力(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节奏、教学氛围和时间是否拿捏得轻松有度)、教学机智能力(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是否能够机智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否能够激活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听”学生的发言提问次数和交流状态。教师教得再好,构思再巧妙,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课堂的效率也肯定会打折扣的。
  (二)看
  1.看教师。
  看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与课程改革相称,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梯度地设计教学活动,照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是否“放权”,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板画的技能,以及课堂程序是否科学。
  2.看学生。
  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与教师互动,是否与教师情感产生共鸣,是否善于和同学合作交流,有无创新意识。
  (三)记
  听课时需要及时记录课堂上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信息。主要从教学过程和教学优缺点两方面记录。
  1.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丰富,但不需要全都记录,应该有选择和针对性地记录。例如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手段的应用和板书的设计,知识拓展与练习的设计,教师的身体语言和及时评价等方面的记录,可以成为听课者日后教学设计的参考资源。
  2.教学优缺点。
  要抓住教学的闪光点,取其长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再优秀的教师,教学设计也会有瑕疵和待完善的地方,记录下来,便于评课和提醒自己。
  (四)想
  有效听课,教师表现绝不是“看客状态”,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走入课堂,融入课堂,表现在对教学课堂的观察、思考、研究。那么,听课时都该想什么呢?想授课教师的教学特色,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没有突破,注意点有没有着重强调。此外,还应该注意角色的转化,进入“授课教师” “学生”“学习者”的角色,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五)谈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听课和分析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参照和研究教师的经验,把个别教师的经验转变为集体的财富,进而用以丰富全校的创造性试验。”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感受;与听课学生坦诚交流,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对课堂的满意程度;与听课同伴谈谈本节课收到的启迪和所学到的经验。在信息交流和反馈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实现“一课多赢”。
  总之,听课是一门不断完善的艺术,希望身在一线的教师都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吸取营养,不断积累和成长,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瑞生. 关于同事互助听课制的探讨[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2]张伟. 课堂诊断:走向校本的教育科研变革[J]. 当代教育科学, 2009(8).
  [3]江晔,刘兰.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思辨的学问。有效的设问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提高设问有效性的关键是要选准恰当的切入点。本文以《儒学创始人孔子》一课(以下简称《孔子》)为例谈谈历史课堂中有效设问的五个切入点。  [关键词]历史教学切入点课堂有效设问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07  一、问在课堂导入时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有通过视
[摘要]问题情境是科学探究性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应依据科学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完成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探究性教学问题情境探究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11探究性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体验并领悟科学研究方
[摘要]书本和教辅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两个重要手段,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从以书为纲、以书为本、以书为根三个方面的教学案例论证书本比教辅重要。  [关键词]书本教辅基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68  5月,高三政治学科进入三轮复习,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选择是复习资料采用学校统一采购的教辅还是使用书本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无疑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结合多种教学资料、教学手段运用趣味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关键词]有效性趣味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07  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过程性评价日益受广大师生的关注,并且符合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可是对过程性评价的存在问题、实施方法、注意事项仍然是大家困惑所在。从个人教学实践出发,就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面临难题、实施方法、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若干想法。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面临难题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