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的确定方法研究

来源 :导航定位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zhiji76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作业效率问题,本文基于精密单点定位结果时间序列的均值变化和方差变化提出了两种确定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的方法,并分别阐述了方法的原理。精密单点定位是将观测数据与相对应的卫星轨道、卫星钟差一并进行定位解算,得到定位结果时间序列。这种时间序列具有由非平稳逐渐收敛到平稳的特点,由非平稳到平稳所需的时间为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工程应用中,由于缺少收敛时间的确定方法,精密单点定位的观测时间往往长于收敛时间,达到数个小时甚至更久,存在的冗余观测使得作业效率较低。本文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对两种方法关于及时准确判断收敛时间方面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判断收敛,均值变化法的收敛时间稍长于均值变化法;但两种方法确定的收敛时间大都在30min级,不超过60min。均值变化法能收敛到dm级和cm级;方差变化法能收敛到dm级,但会出现m级的定位偏差。
其他文献
通过气液反应制备了纳米WO3光催化剂,并用紫外吸收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谱(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乙二醇加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建模机理,分析了该模型的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针对该原因构造了改进的背景值公式,使得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扩大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实例证明,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