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远征一次次把观众的视线引向那些人们遮掩、回避、视若无睹,却深刺在许多家庭脏腑内的问题
冯远征长得颇有些“特点”,一眼就可以从人群中认出来。瘦,高,窄条脸,脸上的线条透出几分阴郁;一双细长、善良的眼睛像会说话,一瞪起来却大得惊人,疯狂、凶险、恐惧,令人“瘆得慌”。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剧本送到过几个男演员手里,被好几个理想人选拒绝了,他们认为接这种片子会“自毁形象”。冯远征看了本子却激动不已,“剧本拿出来时我就心跳,我说太好了。我觉得中国还没有这样的电视剧。看完剧本我的脑子里就出现很多画面,我开始想象这个人物。见张建栋的第一面,我就跟他说安嘉和不是坏人。他接触前面几个男演员的时候,他们说这坏人我没法儿演。我跟他们不一样。一开始没想到它能火成那样,能影响那么多人。我就觉得这是个好片子,然后我就铆足了劲儿去演。拍到一半时,我神叨叨地找到制片人,跟他说,你呀,赶紧去找妇联,让妇联宣传,这片子肯定火。”
令剧组意外的是,这一年11月21日被国家定为“反家庭暴力日”,此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正在全国热播。电视剧和“反家庭暴力日”互相宣传,制造了一个社会热点。
一时间,很多人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是家庭暴力,突然意识到了原来自己正在承受家庭暴力或是实施家庭暴力。演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后,冯远征和梁丹妮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联聘为“保护儿童,制止暴力”的形象大使。不过成功地扮演一个凶残的施暴者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多人都认为安嘉和这个人太“瘆得慌”,后来再看冯远征的片子,不管他演什么都“瘆得慌”。
“变态你一人,幸福千万家”
《女人心事》、《爱了散了》、《错爱》、《死去活来》,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风暴过去后,冯远征又出现在一系列家庭伦理剧中。这些家庭多半是“问题家庭”,要么是无性婚姻,要么是第三者插足。最近上映的电影《非诚勿扰》中,他又“先走了一步”,出演一个同性恋者。
为什么总演“问题男人”呢?冯远征说,“其实只不过这几个戏刚好赶一块儿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写一个女人跟这个跟那个搞外遇,观众一定不能接受,那就只有男演员来承担了。没办法,那就承担呗,谁叫你是干这个工作的。”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许多人知道了什么是家庭暴力,《爱了散了》让许多人知道了什么是ED(Erectile dysfunction,性功能障碍)和无性婚姻。这些问题、这个人群久已有之,只是之前没被广泛关注,没有人去正视。冯远征查过资料,仅重庆一个城市就有30万男性患ED。他给记者计算:这其中如果有10万人结婚,就有10万个无性婚姻家庭。北京有100万ED患者,如果其中三分之一的人结婚,就有三四十万无性家庭。
惊人的数字,让冯远征体会到责任。“我接这个戏的时候,可能比演安嘉和时更成熟了一些。我知道拍这样的戏是有责任感的。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个戏。并不是说要了解无性婚姻者的私生活,而是说,如果你看了这个戏,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你需要去爱护他、关心他,不能冷嘲热讽。比如,冯远征有ED了,人们的反应是,‘噢,感冒了。’用这样的心态看待这群人,他们的心态可能就平和一些。”
在生活中,冯远征温柔和善,与同为演员的妻子梁丹妮相敬如宾。他身上还保留着一丝孩子式的天真的小习惯,比如,接电话时听到对方说起好玩的事儿,会跟卡通片里的人物一样嘿嘿嘿嘿地傻笑起来,声音听起来有点“嗲”。他有一些特殊癖好:编筐、刷油漆、擦皮鞋……像个手艺人。问他为什么爱擦皮鞋,他能聊出一大堆擦皮鞋的门道。
对于媒体戏称其为“问题男人专业户”,冯远征一笑了之。他给记者讲了个故事,“特别有意思。有一人给我发短信说,‘看了《爱了散了》,你又演了一变态男人。变态你一人,幸福千万家。’看完我笑了,想了想,我回复说,‘对!谢谢你。’”
冯远征长得颇有些“特点”,一眼就可以从人群中认出来。瘦,高,窄条脸,脸上的线条透出几分阴郁;一双细长、善良的眼睛像会说话,一瞪起来却大得惊人,疯狂、凶险、恐惧,令人“瘆得慌”。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剧本送到过几个男演员手里,被好几个理想人选拒绝了,他们认为接这种片子会“自毁形象”。冯远征看了本子却激动不已,“剧本拿出来时我就心跳,我说太好了。我觉得中国还没有这样的电视剧。看完剧本我的脑子里就出现很多画面,我开始想象这个人物。见张建栋的第一面,我就跟他说安嘉和不是坏人。他接触前面几个男演员的时候,他们说这坏人我没法儿演。我跟他们不一样。一开始没想到它能火成那样,能影响那么多人。我就觉得这是个好片子,然后我就铆足了劲儿去演。拍到一半时,我神叨叨地找到制片人,跟他说,你呀,赶紧去找妇联,让妇联宣传,这片子肯定火。”
令剧组意外的是,这一年11月21日被国家定为“反家庭暴力日”,此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正在全国热播。电视剧和“反家庭暴力日”互相宣传,制造了一个社会热点。
一时间,很多人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是家庭暴力,突然意识到了原来自己正在承受家庭暴力或是实施家庭暴力。演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后,冯远征和梁丹妮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联聘为“保护儿童,制止暴力”的形象大使。不过成功地扮演一个凶残的施暴者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多人都认为安嘉和这个人太“瘆得慌”,后来再看冯远征的片子,不管他演什么都“瘆得慌”。
“变态你一人,幸福千万家”
《女人心事》、《爱了散了》、《错爱》、《死去活来》,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风暴过去后,冯远征又出现在一系列家庭伦理剧中。这些家庭多半是“问题家庭”,要么是无性婚姻,要么是第三者插足。最近上映的电影《非诚勿扰》中,他又“先走了一步”,出演一个同性恋者。
为什么总演“问题男人”呢?冯远征说,“其实只不过这几个戏刚好赶一块儿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写一个女人跟这个跟那个搞外遇,观众一定不能接受,那就只有男演员来承担了。没办法,那就承担呗,谁叫你是干这个工作的。”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许多人知道了什么是家庭暴力,《爱了散了》让许多人知道了什么是ED(Erectile dysfunction,性功能障碍)和无性婚姻。这些问题、这个人群久已有之,只是之前没被广泛关注,没有人去正视。冯远征查过资料,仅重庆一个城市就有30万男性患ED。他给记者计算:这其中如果有10万人结婚,就有10万个无性婚姻家庭。北京有100万ED患者,如果其中三分之一的人结婚,就有三四十万无性家庭。
惊人的数字,让冯远征体会到责任。“我接这个戏的时候,可能比演安嘉和时更成熟了一些。我知道拍这样的戏是有责任感的。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个戏。并不是说要了解无性婚姻者的私生活,而是说,如果你看了这个戏,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你需要去爱护他、关心他,不能冷嘲热讽。比如,冯远征有ED了,人们的反应是,‘噢,感冒了。’用这样的心态看待这群人,他们的心态可能就平和一些。”
在生活中,冯远征温柔和善,与同为演员的妻子梁丹妮相敬如宾。他身上还保留着一丝孩子式的天真的小习惯,比如,接电话时听到对方说起好玩的事儿,会跟卡通片里的人物一样嘿嘿嘿嘿地傻笑起来,声音听起来有点“嗲”。他有一些特殊癖好:编筐、刷油漆、擦皮鞋……像个手艺人。问他为什么爱擦皮鞋,他能聊出一大堆擦皮鞋的门道。
对于媒体戏称其为“问题男人专业户”,冯远征一笑了之。他给记者讲了个故事,“特别有意思。有一人给我发短信说,‘看了《爱了散了》,你又演了一变态男人。变态你一人,幸福千万家。’看完我笑了,想了想,我回复说,‘对!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