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坚持“破堵、扩容、提质、创新” 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推进教育“争先进、当标兵、建高地”的关键环节,从规划用地、资金投入、学位建设、师资队伍、保教质量等方面统筹施策,积极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聚力资源破堵,保障建设用地和财政投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指导各地根据适龄儿童入学需求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和项目建设。按照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的“四同步”原则,深入开展配套园治理,指导各地聚焦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全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完成率达93.64%。积极争取中央学前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省财政学前教育专项资金预算额度,全省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从2017年的85.2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5.06亿元,年均增长21.15%,高于全省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幅8个百分点以上。建立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拨款制度,2020年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最低标准达到400元,比2019年提高100元。
  聚力学位扩容,着力增加普惠性资源。优先利用街道腾退空间、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空余用地、省追加的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等富余公共资源举办公办幼儿园。加强公办乡镇(街道)中心园和村级园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破解村(居)集体办幼儿园事业单位登记难问题。全省建成1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乡镇比例达95%以上,建成规范化村级幼儿园的行政村比例达80%以上。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指导各地将公办幼儿园学位建设列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积极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园、扩班增容、小区配套园治理、公办园回购转制等多种途径增加供给。2020年,通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新增公辦园515所,改扩建公办园625所,回收回购和转制新增公办园1590所,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9864所。
  聚力办学提质,不断提升保教水平。建立常规化教研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市和县区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员队伍和教研责任区制度,切实指导幼儿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优质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结对帮扶,推广有价值的实验研究成果。启动“学前教育科学保教示范工程”,编制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资源体系框架,对照框架分层分类开展示范性项目培育,2020年全省立项培育7个市县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和127个幼儿园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通过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对全省幼儿园、小学及社会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促进幼儿园科学保教。
  聚力机制创新,健全学前教育支撑体系。拓宽合格幼儿教师培养渠道,2016年以来新设置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3所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嘉应学院等10所高校新设立学前教育专业,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实施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地区教师政策,将幼儿园纳入政策实施范围。完善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对象扩大到农村公办园在编在岗教职工,2018年达到每人月均不低于1000元。通过生均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推进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长期保育人员发放从教补助。深化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单独制定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明确将幼师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提高至8%,在特级教师和南粤优秀教师评选中向幼儿园教师倾斜。大力实施“强师工程”,分层分级分类开展幼儿园教师、园长培训。设立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成立广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广东省学前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建立健全教育行政主导与专业学术支持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服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很有必要,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标实施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的低效、无效现象还有存在。为了构建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积累教师丰富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我校开展了“小学有效
【摘要】国防教育事关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问题。初中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国防素质的第一场所和重要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为例,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做法,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与国防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国防教育;初中历史;渗透  国防教育是唤起人民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的教育,事关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问题。《中华人
本报综合消息 6月22日,二十国集团(G20)教育部长视频会议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政府破解教育贫困、保障教育连续性、推进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陈宝生表示,中国政府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全球疫情期间,中国教育部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实现了50多万所学校、2亿多名在校生、2200多万名教职工“停课不停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时千年仍被世人所传诵。统编版教材中,古诗选篇的有增无减更说明国家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小学古诗词“唱演法”是怎样提出的、古诗词“唱演法”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异同、“唱演法”课堂的形式及范例、“唱演法”课堂的成效四方面阐述小学古诗词“唱演法”教学。这种教法可以引导学生读中学、学中唱、唱中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人文
【摘要】积木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游戏之一,深受幼儿的喜欢。已有研究表明,积木建构游戏对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显著的作用,本研究在已有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选择“积木”这一载体,在积木建构游戏中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探索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中班)幼儿在经过一年的积木建构课程后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笔者提出积木建构游戏“五步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科作为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学生不断探索和思考,养成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基本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个人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作简单概述,再提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首任校长丁井文生平大事记  1931年毕业于河南艺术师专,当过数载美术教师。  1938年在民族危亡之际,组织抗日游击队任连指导员。  1939年奔赴延安。  1940年在延安鲁艺美术系学画。  1949年随中央机关进京,曾为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家庭美术教师。  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被任命为院办主任、人事处长,继而先后出任美院国画系主任、美院附中校长。  1951年与王式廓合画
摘 要:介绍在VC 6.0开发平台上。运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通过实例进行具体详细说明。  关键词:串口 通信 MSComm  中图分类号 TP36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3-0046-02    1 建立应用工程    打开Visual C ,建立一个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在对话框中添加控件,用ClassWizard为相应控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深度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把现代化信息技
【摘要】学生接受教育是成长的标志,小学教育作为成长教育的初始阶段十分重要,在此阶段最核心的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这就要求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小抓起,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本文以小学为阶段分析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教育;道德观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强,所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使他们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