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是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并不能完全达到该目标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笔者15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 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05-01
  前言
  数学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包括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准确判断的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学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普适性的技术。数学科学在提高民族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高中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跨入数学科学领域的基础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工作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制约学生数学水平提高的因素。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方面的引导不到位。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不需要自主探索,排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的学生,形成了非常强的依赖性,等待教师解决问题,很少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下,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直接对学生传授解题方法,未能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方面进行有效引导。
  2.教学过程重视应试知识的灌输,忽视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数学方面的特点和基础,是指那些在数学教育的影响下所发展起来的创造、归纳、演绎和数学建模能力的总和。长期以来,以单纯的应考为目的应试教育,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这种单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迫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进行应试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意识薄弱,数学技能缺乏,数学应用能力弱。
  3.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师以考试成绩为唯一导向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手段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加上本身数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学效果差,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阻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教学改进策略
  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将学生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
  2.重视数学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数学方面的特点和基础,是指那些在数学教育的影响下所发展起来的创造、归纳、演绎和数学建模能力的总和。数学素质大致有以下四个表现特征:数学意识、数学语言、数学技能、数学思维。数学意识和技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应用的意识、解决生活中必须的数学问题的技能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由之路。
  数学素质的养成是数学教学应重视的问题,应试知识的过度灌输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用数学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质的养成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意识。
  3.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理论知识、教学手段、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形势。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尽快适应“教”与“学”地位的互换,真正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身份转变为引导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第二,教师要承认和接受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充分尊重,并以此作为教育与教学的前提,通过自身的变革,寻求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去迎合学生的需要;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性学科。教师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时,可以联系现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现代的数学课堂教育就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中不断进步。同时数学教学可适当引入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除传授必要的应试知识外,还应引导学生树立系统科学的数学意识,使学生成长为独立思考能力强,数学素质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顺燕.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4(1).
  [2]杨跃鸣.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及若干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2(4).
  [3]戴圩章.中学数学教学四步导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8).
其他文献
我国电厂早期引进的2台600MW机组为西屋MOD-Ⅱ型DEH系系统,其主机为W2500小型计算机,DEH操作在几块硬操盘上实现,以单色CRT数据监视.引进厂利用机组大修机会,对1号机组控制系
本文旨在研究两种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培养物(Complex-Probiotic Cultures,CPC)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生理及排泄物氨逸失的影响。选择120头体重在6.75±0.11kg的23日龄健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PCV)是无囊膜的单股环状DNA病毒的一种,包括猪圆环病毒I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II型(PCV2)两个基因型,其中猪圆环病毒II型具有强的致病性,
伴随着生物学、发酵工程等基础学科和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高效、强特异性生理功能的生物酶制剂已成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焦点,其生产使用规模也不断扩大。针对生物制品安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7-01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作业、笔试成绩都不错,但上课不喜欢发言,口语很糟。有的学生口头输出能力差,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多种影响交际能力的因素。一是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仅限词汇、语法知识点的梳理,学生的课堂活动主要还是听讲、记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介绍了数学语言在初中学生中的能力特点,分析了数学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排除数学语言障碍,改善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 语言 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7-01  数学语言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工具之一,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好这一基本技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3-01  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是句型转换中的基本句型之一,也是英语初学者所需掌握的一种基本句型。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英语教学中总结的一般疑问句相关转换规则。  我初步将一般疑问句练习中的句子分为三大类:  一、含有be动词(amisarewaswere)的句子。  在此类句子中,可将be动词调到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和高度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在体外保持未分化状态无限增殖传代。目前已建立了多种动物和人的ESCs系。昆明系小鼠是我国生物
【摘要】数学的学习,就是思维活动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题”则是点燃思维运动的火花,是认知结构得以不断建构与发展的源泉。课堂提问角度的拓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与深入,并能提高课堂效率,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彰显出“灵动”的气质。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角度 拓展 灵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