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移位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wj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ET)移位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76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病情分为不完全型肠梗阻组(34例)、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25例)、完全型肠梗阻伴绞窄组(17例),并以同期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检查不同时相点患者的WBC、ET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0.5 h WBC和ET分别为(6.8±1.8) ×109/L和(10.8±1.8)ng/L.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患者入院8 h WBC为(10.6±2.3)×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5).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患者入院0.5、4、8hET分别为(16.9±1.6)、(19.1±1.7)、(23.6±2.3)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2.314,2.625,P<0.05).完全型肠梗阻伴绞窄组患者入院0.5 h WBC及ET分别为(16.8±2.7)和(38.8±2.7)×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4.556,P<0.05).34例不完全型肠梗阻患者和42例完全型肠梗阻患者中分别有2例(6%)和41例(98%)ET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684,P<0.05).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患者在入院8h内ET高于对照组者24例(96%),WBC高于对照组者3例(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206,P<0.05).结论 完全型肠梗阻存在ET移位,机械性肠梗阻患者ET升高较WBC升高的时机早,ET升高可作为积极手术治疗的指征。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胆管梗阻性损伤后的病理学改变,为胆管修复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家犬梗阻性胆管损伤模型,将60只家犬按照梗阻时间的长短分为胆管梗阻5 d组(BDL5组),胆管梗阻10 d组(BDL10组),胆管梗阻15 d组(BDL15组),胆管梗阻20 d组(BDL20组)和胆管梗阻30 d组(BDL30组),每组12只.由于对照组的取材不影响后期实验,即将BDL5组同时作为对照组.动态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12 h前患者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无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行腹部立位X线片及腹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经抗感染和支持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且腹痛范围加大,程度加重伴呕吐、发热.2010年10月9口收入我院.体格检查:腹肌紧张,伴压痛、反跳痛。
期刊
目的 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应用于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以gastric cancer、gastric carcinoma、FTS、fast track surgery、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胃癌、快速康复外科等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右上腹不适伴发热10 d于20l0年2月26日入院.2010年1月16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不适,伴发热,体温38℃.无腹痛,皮肤、巩膜无黄染,无恶心、呕吐等.发病以来患者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患者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未行相关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60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24例)和开腹组(278例).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肿瘤标本的近端和远端切缘长度、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
为了解《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刊发论文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及其在医疗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价值,评估期刊学术质量,请作者将所发表论文的科技成果获奖证明(包括新设备、新工艺等专利证书或成果鉴定书)复印后邮寄至本刊编辑部,或将证书扫描后的电子版发至本刊邮箱:digsurg@263.net。
期刊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接下来,就有了时间、空间、空气、大地、欲望、探索和生长、。探索和生长是通向未来的双轨,我们在各自的人生与专业探索中不知不觉地成长,慢慢地走向未来。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是辆列车,晃晃荡荡地载着我们。将这数十年的人迹,写成了一首不绝的叙事诗。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经口抵钉座置入系统( OrVilTM)在胃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8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先在腹腔镜下完成全胃切除+ D2淋巴结清扫术,辅助切口取出全胃标本后,应用OrVilTM完成食管空肠吻合.分析患者术中、术后和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全胃切除+小切口辅助Roux-en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阵发性上腹痛5h伴呕吐,于2010年12月4口在当地医院就诊.腹部B超检查:上腹部探及一大小为10 cm×5 cm的液性暗区,透声尚可;胆囊显示欠清楚,胆总管不扩张.腹部CT平扫:肝裂稍下方见一囊性包块,局部贴近肝右叶,界限不清,大小约12 cm ×6 cm;胃窦受压,右上腹肠管受压移位,十二指肠受推挤向后移位;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体积正常,其内末见结石.2010年12
期刊
目的 探讨特利加压素控制肝癌肝切除术后腹腔积液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符合标准的5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研究组予以特利加压素和白蛋白治疗,对照组予以呋塞米和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切除术后腹腔积液量、尿量和肾功能、电解质平衡、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