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觉得老

来源 :远程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们先来看一位先生的学术履历:1980年,60岁,创办学术期刊《电化教育研究》杂志;1984年,64岁,创办电化教育专业专科;1985年,65岁,创办电化教育系和电化教育专业本科;主编出版中国第一部富有影响力的电化教育学著作、高等学校教材《电化教育学》,后被台湾购买版权;1993年,73岁,领衔组织团队,获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75岁,主编出版高校教材《教育传播学》;1998年,78岁,主编修订出版《电化教育学》(第二版);2003年,83岁,领衔组织团队,获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84岁,与时俱进,提出电化教育的新发展是信息化教育,主编出版中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材《信息化教育概论》;2007年,87岁,领衔倡导在西北师范大学与中教科技合作建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活动站;同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2010年,90岁,主编修订出版《信息化教育概论》……
  这棵学界的常青树是谁?如果我隐匿具体的学术事功,不一定有人知道这位传奇的先生就是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一代宗师南国农教授。
  先生是一个“功、言、德、寿”神奇的结合。有人说,先生是史上最牛的博导,是身心和见识永葆常青的学者,其治学时间的跨度和深度,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让我们知道这世上真的有一种风采叫奇迹。
  都说“人过中年万事休”,“人生七十古来稀”,可为什么先生竟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和学术活力去证实“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都好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为什么先生竟能充满希望去体验“难得几度夕阳红”?奇迹的后面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不少与先生熟稔的人曾多次追问。先生总是略带羞涩地说,我这个人很随便,做人顺其自然,尽量淡化人生。至于长寿秘诀,先生笑日不足以道,哪有什么秘诀,顺其自然而已,我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呢!(有学界人士打趣地将先生不好的习惯概括为长寿之道:抽烟、喝酒、睡懒觉、从不锻炼,一时引为学界内外的趣谈)。长寿重在乐生,要学会“三个基本忘掉:忘掉恩怨、忘掉疾病、忘掉年龄”。朴素的言语,可谓“大音希声”。
  随便或顺其自然,就是顺乎性情,与己方便,身心平和;就是活在当下,乐以忘忧。与顺性的心境相比,还有什么更重要的长寿秘诀呢?活在当下是指关心此时此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任务情境,关注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现在”,立足和运筹“今天”,浸润于现在手头上的事,乐在其中。每个现在都是永恒。禅者的生活态度就是现在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掸者的人生真谛就是“此人!此时!此事!此地!”
  先生不喜欢大谈空谈什么人生目的和价值,而是实实在在做人、做学和做事。他热爱生活,在任何境况下都能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享受生命的愉悦,保持内心的平静,理智处事、随遇而安、广交朋友、冷观得失、笑对逆境。
  “三个基本忘掉”是一种旷达和超然的人生。亲历新旧时代的风风雨雨,先生的内心早已是“曾经沧海”。淡定从容、平易近人、幽默潇洒是先生的风格,举重若轻、人淡如菊、心清如水是先生的写真。相濡以沫,相守以死,不如相忘于江湖:放下恩怨的纠葛。超越疾病的忧烦,卸载年龄的包袱,在人生的旅程中,先生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理和青春的活力,表现出向前的人生姿态。
  向前的人生姿态,是世间最美丽的造型。96岁还在编舞的美国现代舞之母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是这样,100岁还在摄影的台湾著名摄影大师郎静山也是这样……多么令人感动的身影。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问其师别来状况,佛光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乐。”大智很惊奇地问:“师父,分别这二十年来,你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你老了呢?”佛光禅师淡然地说:“我没时间觉得老呀!”
  没时间觉得老,这是世界上最烂漫的忘我。著名的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是这样,一代才女苏雪林教授也是这样:李先生在耄耋之年依旧精神矍铄,神情俊朗,当人们问起他高寿时,他竟幽默地回答“年方九十”。当台湾学界朋友庆贺苏先生百岁寿辰时,苏先生一身大红夹袄,满面喜气,并不忘一再向诸亲好友和媒体强调“我哪有100岁,我今年才98哪!”多么可爱的回答。
  我常想,为什么大师的创造力能永续不断?这是不是与他们永远保持年轻有关?在他们心里,没有生命衰老的消极,也没有生命终结的惶恐,有的只是认真地活好每一天,活着一天就要实践生命的意义。活在当下,故而“不知老之将至”;因为热爱,所以“没时间觉得老”。
  至今,先生已有三个三十年,前三十年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中间三十年,人生低谷,静默无声;花甲后的三十年,雨后红日,老树新花,构成了一个“u”字型的人生曲线。我们惊叹,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事功,基本上都在花甲之年以后做的。谁说年龄是个问题?!如同今天的天才投资大师罗杰斯所说,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年龄与你想做什么事并不相干。这在先生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2010年8月2日。全国电化教育学界将为先生举办90大寿庆典。我以此文深深地感念先生的智慧人生,谨祝先生健康长乐。我相信,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人格和人生智慧必将惠泽一代又一代的学人。
其他文献
你是“年度人物”!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评选结果给地球人一个惊诧:“你!”《时代》解释说,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都是互联网内容的使用者和创造者。这个时代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是的,是你!你就是信息时代的主人,互联网时代为每个人营造了一个诗意栖居的世界。  回放历史,冷战时的现实主义思维是以国家为主角考虑问题,公权力的膨胀一度挤压了个人的存在价值
[摘要]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约而同地将创办远程开放教育机构作为缓解高等教育压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和印度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的崛起,中国和印度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也备受瞩目。本文通过比较中印两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体系结构,力求探索中国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中国;印度;远程开放教育;系统;自治权    作为世界上人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实施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资料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8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
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200例出现窒息的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心内科护理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风险,从而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影响的身体安全,对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不断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逆行感染(HP)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多发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胆石症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行
本文提出现代远程教育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之间存在着严重冲突,这是人们对现代远程教育提出质疑的根本原因。文章从人的自醒与自觉、学习环境、支持服务、学生自治、教学模式等
每天早晨,步入办公室。启动电脑之后,人们通常都会做些什么呢?登陆QQ,看看朋友们说了些什么;打开邮箱,检查一下今天有什么往来邮件要处理;访问“鲜果”、“抓虾”,查阅一遍自己订阅的博客和新闻有那些更新;转到Google日历,看看今天自己有那些事情在什么时候需要去处理;走进自己的博客,关注一下访客的留言,更新自己的博文;回到单位的主页,了解一下有无新的通知公文下发……处理完这些每日必须处理的事情,这个
异步答疑与同步答疑的区别在于时间的开放性,“异步”克服了远程教育由于师生时空分离导致的教与学分离的时间限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是保证答疑成功,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