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管理由两部分组成:职业教育行政管理和职业学校管理。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国家的职业教育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领导关系和工作方法等;各类职业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执行、监督等;职业教育结构与发展;职业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免、考核、调配与培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和教育评价等。
  
  形成和谐服务化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职业教育本身是一种就业教育,它需要直接与社会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但是都忽略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人为的造成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大系统的割裂,最多只考虑到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各种要求,职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应做出的变革等。从这个角度讲,职业教育管理也很难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要真正使职业教育管理工作高效率地发挥作用,也就是使职业教育能够自我推动,自我拉动,自我趋同。
  第一,建立和谐的目标体系。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共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阶级的行为准则,而忽视了对个人价值及幸福的追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脱离了社会现实和思想实际。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倡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促进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后一种功能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正如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入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我们的职业教育的目标要达到的目标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第二,建立职业的教学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客观存在的认知规律,大学职业理论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教育实行单向的灌输方式,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这种简单、形式的教育思想治标不治本,无法达到教化的目的,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第三,做到职业性的服务体系。当前,就业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最大难题之一,就业关系到每一位学子,被数百万的家庭所牵挂。为此,将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视野中,从改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率的出发点为毕业生相共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校园中因此而产生的思想对立、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建立相应的解决机制和心理疏导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展资助育人功能其次,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形式,承担起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健康,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培养学生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真善美的统一。
  
  形成自主化特征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指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的组成,管理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个职业教育管理的运行原理。以往,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忽视部门的独立运转作用,只强调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并没有真正看到职业教育与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要求职业教育管理机制走向自主协同化。
  
  形成整体形态化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
  
  由于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就业教育,是与社会的就业需求密切相关的。因此,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院校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既有职业教育的管理共性,又带有自身院校的鲜明特色。职业教育不断向社会输送各种应用型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的种类、特点、层次、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构成与需求,而社会中应用型人才构成与需求又直接作用于职业教育工作。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中将工作的起点着眼于整个社会而不是自身,将工作的终点归结为将一批批毕业生输送到社会,实质上是破坏了职业教育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因此,这要求职业教育管理向动态连续化发展。这要求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呈现出动态连续发展的状态。社会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与社会这个复杂巨系统的联系点,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面对社会的日益多样的需求和快速的发展,必然带来职业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调整、重组,正是这种和适应社会系统的主动对接,推动着职业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和职业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的动态连续发展。
  总之,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是职业教育管理框架的表现,管理机制指出了职业教育管理的动态运转机制,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整个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也要随之不断的变革与调整,这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