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PT、APTT、FIB、INR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2016年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以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患者孕龄分为早孕组(孕0~12周)、中孕组(13~30周)与晚孕组(〉31周)。对比早孕组、中孕组与晚孕组PT、FIB、APTT、INR水平;研究组和对照组PT、FIB、APTT、INR水平。结果:研究组不同孕期患者凝血功能比较,PT、APTT随孕期增加呈下降趋势,FIB、INR随孕期增加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