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成为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融为一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教材本身具有优美的语言文本、生动的训练、丰富高尚的感情,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生的心灵和道德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在塑造学生品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准确把握教材实施德育教育
  语文课文对实施德育教育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中许多佳作,对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激发学生树雄心、立壮志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如《海伦,凯勒》一文,教学时先指导学生读文中选取的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海伦在失聪失明后,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海伦以她的实际行动向全世人证明了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残而不废!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让学生学习海伦的精神,明白面对挫折与不幸,我们始终应该做一个强者,做一个永远“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
  二、借用榜样力量影响学生的品德
  多数小学生经常会将名人领袖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运用榜样人物教育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样可以使榜样人物的形象深深刻在学生的头脑里。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力量。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时,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然后开始学习这篇《孔子拜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再次比较形象地了解到:孔子虽然是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却非常勤学好问,六十多岁还拜老子为师,可见孔子的谦虚、孜孜以求。于是勤学好问、孜孜以求的形象总是在学生脑海中,孔子成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从学生写读后感《读“孔子拜师”有感》这篇作文可看出: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榜样人物的力量很大,它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基本达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一篇好的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在教育时也必须使用不同的语汇与表达形式。
  在指导朗读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不同。选择与他们适合的材料。并为他们确定不同的标准。如慷慨激昂的,要多叫性格开朗、办事果断的学生来读:而感情平和的,则适合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来读:至于说明文,则由稳重、冷静的同学来读会更好。还要特别注意学生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男生适合读感情比较深沉的,女生则更适合读比较欢快的。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适当加以升华。
  四、利用生活联系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是生活的提炼,生活处处皆语文。如在《谈礼貌》一文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只讲大道理,只讲名人或伟人怎么做,要启发学生思考礼貌的重要性,并将礼貌细化成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内容去规范生活中的言行,如怎样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等等。这样将高难度的道德行为细化成生活中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即易做到又达到了课文的育人目的。还可引导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道德尺码去检验社会千姿百态的现象,明辩美丑是非,以次增强抗腐能力,使德育渗透卓有成效。此外,教师可组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包饺子、野外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和别人合作,亲身体验做家务的辛苦和乐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通过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写作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其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之有话可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们可以在读写的结合中让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更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在作文讲评时,不仅选优秀作文,还要找一些后进生的作文,挖掘其优点,通过表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可以说,德育伴随着写作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结语
  语文是小学课程中的基础课。天天接触。时时训练,对学生所产生的熏陶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和审美的情操。德育要从小抓起,要不间断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洪礼,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中外教学研究,2008
  [3] 郑会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J],当代创新教育,2009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成都行政区域内162名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其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两者是否有相关性,为神经性皮炎辨证论治与辨体论治相结合的新治疗
学位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中常规切除关节囊与修复关节囊两种处理关节囊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femoral neck fracture)Garden IV型
学位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现状 有效提问 学生提问  一、对政治老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据有关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目前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56%。这就是说,教学中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
背景:根据现阶段国情,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症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常见的疾病,造成了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发病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重视情感交流,思想熏陶,行为训练。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学好思想品德课,有利于广大学生增长知识,丰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学法指导 兴趣效率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志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程度,也正是教师这种
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s,EH)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它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靶脏器的损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国家,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高血压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运用和调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计算题是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基本是每年高考政治(或文综)的必考题,纵观全国各省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有计算题的影子。这类试题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题,经济生活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又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