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积极地自主学习,获得独立判断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的知识。本文将直接从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出发,阐述与分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优势,并提出可行性较强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达到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的变化,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课程目标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它倡导主动探究问题,学习新知识,进而解决问题。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实行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探究,积极地搜集科学信息,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合作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贯彻与落实教育方针。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剖析,以求全面培养人才。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研究模式或讨论模式所进行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或实验,学生自主地收集研究资料,并解决学术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与成果。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实践的主体,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探究过程中的教学环境建设,建立一个民主、积极的探究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性学习带来的益处,以便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高中物理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优势
物理实际上是一门繁杂的科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一定要让让学生提出疑问,自己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并做出解释,最后反复实践得出结论。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答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产生科学的思想意识。同时,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适用范围相当广,完全可以贯穿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方法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
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必须有教师在身边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设计方案,并教会他们怎样去完成探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及学习成绩的差距适时地加以引导,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找到研究方向,并针对不同的研究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与要求,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探究活动。
2.引导学生探究性地了解物理概念
在研究物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能建立自己的物理学习框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物理探究与学习。每个人认识事物的基础不同,对事物所代表概念的认识也不同。物理就是教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物理学即通过大量的实验与观察,归纳、总结出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并加以区分形成概念,进而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了解物理教学的具体概念,并正确地引导学生。
四、通过穿插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与物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时刻与外界保持着联系,物理的出现就是为了人类社会能够有更好的生活,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必须多学多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从外界学习,并不断地与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有意识地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消除单一学科学习时的乏味,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学科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建立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因此探究性学习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忠良,王晓燕.关于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33(12):33-35.
[2]朴瑞波.试析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5(12):117-121.
[3]柳小伟.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66(22):88-92.
[4]黄菊娣.运用探索性教学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一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63(32):54-57.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课程目标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它倡导主动探究问题,学习新知识,进而解决问题。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实行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探究,积极地搜集科学信息,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合作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贯彻与落实教育方针。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剖析,以求全面培养人才。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以研究模式或讨论模式所进行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或实验,学生自主地收集研究资料,并解决学术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与成果。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实践的主体,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探究过程中的教学环境建设,建立一个民主、积极的探究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性学习带来的益处,以便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高中物理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优势
物理实际上是一门繁杂的科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一定要让让学生提出疑问,自己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并做出解释,最后反复实践得出结论。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答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产生科学的思想意识。同时,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适用范围相当广,完全可以贯穿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方法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
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必须有教师在身边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设计方案,并教会他们怎样去完成探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及学习成绩的差距适时地加以引导,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找到研究方向,并针对不同的研究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与要求,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探究活动。
2.引导学生探究性地了解物理概念
在研究物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能建立自己的物理学习框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物理探究与学习。每个人认识事物的基础不同,对事物所代表概念的认识也不同。物理就是教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物理学即通过大量的实验与观察,归纳、总结出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并加以区分形成概念,进而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了解物理教学的具体概念,并正确地引导学生。
四、通过穿插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与物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时刻与外界保持着联系,物理的出现就是为了人类社会能够有更好的生活,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必须多学多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从外界学习,并不断地与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有意识地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消除单一学科学习时的乏味,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学科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建立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因此探究性学习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忠良,王晓燕.关于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33(12):33-35.
[2]朴瑞波.试析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5(12):117-121.
[3]柳小伟.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66(22):88-92.
[4]黄菊娣.运用探索性教学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一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63(3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