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湾混养鳜鱼是在不影响原有产量的前提下,清除库湾中的低质鱼类,为市场提供优质商品鳜鱼,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笔者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在一个200亩的网拦库湾内进行鳜鱼混养试验,增产鳜鱼245千克,新增产值14700元。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 库湾条件。库湾面积200亩,每年1月份退水,可排干。库湾底部为良田,较为平坦,且水质肥沃,青虾、餐条等资源相当丰富,库湾拦网采用聚乙烯网片,网目4厘米。
2. 养殖方式。库湾内以投放花鲢为主,不投饵,适当混养鳜鱼。
3. 种苗来源。①花鲢来自本县池塘培育,平均规格为0.25千克/尾,投放时间为2010年5月,水库水位升至正常水位时投放,亩投5千克,共投1000千克。②2010年5月从江西调进规格为100克/尾的鳜鱼种500尾,放入库湾内养殖。
二、试验结果
2011年1月排干水捕捞,共捕获花鲢4680千克,平均个体重1.4千克,销售收入46800元;捕获鳜鱼245千克,平均个体重0.7千克,销售收入14700元;其他鱼类400千克,收入1640元,总计收入63140元,扣除成本21000元,获纯利润4214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分析与讨论
由于与大库相通,库湾内的餐条、青虾等小杂鱼虾资源相当丰富,非常适合混养鳜鱼等名贵肉食性鱼类,既清除了与花鲢争食的餐条等野杂鱼类,又增加了库湾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了库湾资源,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好项目。但笔者认为库湾混养凶猛肉食性鱼类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库湾必须可以排干,否则对放养的鳙鱼种造成极大的危害。据测定,凶猛鱼类食物中鲢、鳙鱼占40%左右,从而会造成鳙鱼种成活率极低。
2. 库湾放养的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因为鳜鱼可捕食占其体长60%~70%、体高小于其口裂的任何鱼类,而且鳜鱼的生长速度快,在饵料充足的环境条件下,当年繁殖的种苗,年底体重可达0.5千克。随着鳜鱼个体的增长,对其他鱼类的潜在危害也增大,因此,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大,一般以2龄以上为宜,体长比鳜鱼放养规格大1倍以上。
3. 库湾混养的鳜鱼种宜大,这样鳜鱼种捕食餐条等野杂鱼类的能力强,成活率高。若库湾直接放入3~4厘米的夏花鳜鱼,则成活率只有10%左右;而套养15厘米左右的鳜鱼种,成活率可达70%左右,且放养大规格的鳜鱼种,养成的个体都在0.7千克左右,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4. 大规格鳜鱼种最好能就地培育,降低成本和风险。因为大规格鳜鱼种既难购买到又售价高,同时也不便于运输,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库湾内先用网箱培育,即每平方米放养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50~100尾,待鳜鱼长至15厘米左右时放入库湾中养殖,这样可大大提高鳜鱼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在本试验中,干库时仍捕获野杂鱼类400多千克,因此,还可增加鳜鱼放养数量。建议混养鳜鱼的数量可增加为5尾/亩左右,这样就能较充分地利用库湾内的饵料鱼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库湾养殖的经济效益。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永安市畜牧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366000)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 库湾条件。库湾面积200亩,每年1月份退水,可排干。库湾底部为良田,较为平坦,且水质肥沃,青虾、餐条等资源相当丰富,库湾拦网采用聚乙烯网片,网目4厘米。
2. 养殖方式。库湾内以投放花鲢为主,不投饵,适当混养鳜鱼。
3. 种苗来源。①花鲢来自本县池塘培育,平均规格为0.25千克/尾,投放时间为2010年5月,水库水位升至正常水位时投放,亩投5千克,共投1000千克。②2010年5月从江西调进规格为100克/尾的鳜鱼种500尾,放入库湾内养殖。
二、试验结果
2011年1月排干水捕捞,共捕获花鲢4680千克,平均个体重1.4千克,销售收入46800元;捕获鳜鱼245千克,平均个体重0.7千克,销售收入14700元;其他鱼类400千克,收入1640元,总计收入63140元,扣除成本21000元,获纯利润4214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分析与讨论
由于与大库相通,库湾内的餐条、青虾等小杂鱼虾资源相当丰富,非常适合混养鳜鱼等名贵肉食性鱼类,既清除了与花鲢争食的餐条等野杂鱼类,又增加了库湾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了库湾资源,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好项目。但笔者认为库湾混养凶猛肉食性鱼类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库湾必须可以排干,否则对放养的鳙鱼种造成极大的危害。据测定,凶猛鱼类食物中鲢、鳙鱼占40%左右,从而会造成鳙鱼种成活率极低。
2. 库湾放养的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因为鳜鱼可捕食占其体长60%~70%、体高小于其口裂的任何鱼类,而且鳜鱼的生长速度快,在饵料充足的环境条件下,当年繁殖的种苗,年底体重可达0.5千克。随着鳜鱼个体的增长,对其他鱼类的潜在危害也增大,因此,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大,一般以2龄以上为宜,体长比鳜鱼放养规格大1倍以上。
3. 库湾混养的鳜鱼种宜大,这样鳜鱼种捕食餐条等野杂鱼类的能力强,成活率高。若库湾直接放入3~4厘米的夏花鳜鱼,则成活率只有10%左右;而套养15厘米左右的鳜鱼种,成活率可达70%左右,且放养大规格的鳜鱼种,养成的个体都在0.7千克左右,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4. 大规格鳜鱼种最好能就地培育,降低成本和风险。因为大规格鳜鱼种既难购买到又售价高,同时也不便于运输,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库湾内先用网箱培育,即每平方米放养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50~100尾,待鳜鱼长至15厘米左右时放入库湾中养殖,这样可大大提高鳜鱼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在本试验中,干库时仍捕获野杂鱼类400多千克,因此,还可增加鳜鱼放养数量。建议混养鳜鱼的数量可增加为5尾/亩左右,这样就能较充分地利用库湾内的饵料鱼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库湾养殖的经济效益。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永安市畜牧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3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