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工期时间较长、涉及方面较广且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的复杂工程,其施工技术与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做出不同的方案与计划,并且在施工的前期必须要加强各种安全防患,比如地基的稳定性与防水性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些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水利施工技术以及灌浆施工的应用一定要科学化与合理化。本文就针对水利施工技术以及灌浆施工的应用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施工技术;灌浆施工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灌浆技术是一项非常繁复庞杂的施工技术,它其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复杂的子结构系统,若想更好地应用灌浆施工技术,就需要科学与合理地优化与分析其建立系统的机制。尤其是我国的地质情况相对复杂,这就更需要尽力发挥出灌浆技术的优势,从而使水利工程趋利避害。
一、灌浆施工的主要应用过程
1、前期准备
在灌浆技术进行施工应用前,先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建设周期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与气候条件等因素,以此来确定整体的灌浆施工方案及工艺。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环境的变化以及需要处理的问题等来对施工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更完善需求。再者,安全问题是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必须要保证灌浆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尽可能地将其落实到每位员工。
2、步骤分析
2.1、钻孔
工作人员在进行钻孔环节时,应当保证孔的垂直性,尽量预防孔倾斜的情况发生。在打孔的过程中,应该分段进行打孔,尽可能地让孔的倾斜度保持在固定的小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不同的水利工程对钻孔的要求不同以及施工场地的岩石层渗透性和质地硬度的不同,其打孔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工作人员在打孔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程的标准进行,不能随性而为。
2.2、冲洗
为了更加提高灌浆施工的质量,工作人员在钻孔完成之后,还需要利用高压水枪对钻孔进行喷射,以达到将钻孔清洗干净的目的。另外,除却需要清洗钻孔以外,工程中的裂缝也需要清洗干净,这样才能够方便后期工程的施工。当然,若想最大限度地保证钻孔的清洁程度,还可以通过多孔清洗、单孔清洗等多种清洗方式来对钻孔进行清洗。
2.3、压水
对施工现场的地层渗透性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与了解是压水工作的关键性前提。工作人员需要在前期对地层情况进行仔细勘探,然后深入分析其测量结果,从而进一步了解浆液浓度和灌浆干料与地层渗透性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全方位的渗透实验来推动压水工作的全面进行。在实验中,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之前钻孔的压力来促使水源流入孔壁,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渗流参数进行计算;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实施压水实验的方式是自上而下分段式进行的。针对灌浆压力方面的问题,下面会有具体讲述。
2.4、灌浆
在灌浆的实际施工之前,灌浆的顺序以及灌浆的方式这两个问题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深思考虑并做综合性分析的。现阶段的灌浆方式主要有循环式灌浆方式和纯压式灌浆方式两种,其中又因为循环式灌浆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浆液的流动性,能够使颗粒沉淀有效降低,大大提高灌浆的质量,所以此灌浆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
2.5、封孔
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灌浆施工中,常见的封孔方式是在灌浆工作全部完成之后,由工作人员采用压力灌浆封孔的方式将钻孔进行逐一封闭。用这种封孔方式进行封孔相对来说较为严密和安全,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灌浆压力的重要性
地层的结构、钻孔的深浅、灌浆的需求、地质的条件以及有无压重和注浆方式等都对灌浆压力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因为这其中有一些影响因素非常不容易确定,所以在进行注浆之前,工作人员通常都会通过压水实验来具体确定其施工参数。
灌浆压力的优点在于,其对于比较细小的裂缝具有着独特的解决方式,并且它能够使灌浆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使每个裂缝能都够得到充分的灌注。
而灌浆压力的缺点在于,它比较容易造成浆液的扩散,尤其是在缓倾角的地质较为软弱时,更容易引发岩层的活动。一般情况下,针对这个问题,就要求进行灌浆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好灌浆施工的技术,必须要学会根据不同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工前的详细分析,更还必须要提前做好进行灌浆施工的控制工作,这其中包括具体参数的选择以及灌浆的方式等等。
三、灌浆施工的必要注意事项
1、浆液浓度必须要控制好
在灌浆施工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对裂缝的吸浆量进行定期检查,而后根据其吸浆量的变化情况,对浆液的浓度进行及时和正确的调整,而不应该在整个灌浆施工过程之中只保持着一种浆液浓度。通常情况下而言,浆液的浓度越低,其流动性就会越好;然而这同时也会使得灌浆的范围有所扩散,从而造成在收缩时容易发生水泥结石与岩石裂缝面脱开的情况,进而导致其防渗性与固结质量大大降低。反之,浆液的浓度越高,其流动性就会越差,从而使得浆液无法灌入较为细小的裂缝之中;但是这样的好处却是能令浆液在固结时有所收缩,从而可以较好地与裂缝面进行结合,使得其防渗性与固结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遵循浆液从稀逐渐至浓的规律,将其浓度的变化尺度准确地掌握好,以便更好地进行施工。
2、对于突发事故必须要妥善应对
在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当中,很多突发事故都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这些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做到妥善应对。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有地面抬动、灌浆中断、冒浆和申浆以及绕塞反浆等。其中在发生灌浆中断时,应该及时采取清洗钻孔或是扫孔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求尽快恢复灌浆施工的工作。而在恢复了灌浆施工以后,工作人员要采用与之前施工时级别相近或相似的浆液来进行灌注。如果是出现了冒浆的情况,则应该尽快采取嵌缝、低压、浓浆、表面封堵、限流限量以及间歇灌浆等措施来进行冒浆处理。再就是发生申浆的情况之时,如若是其钻孔具备有灌浆条件,那么就可以进行同时灌注处理;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就应当及时将钻孔堵住,直到灌浆施工结束。总之,无论是发生了何种突发事故,工作人员都应当及时查明其事故原因,并尽快对事故进行处理,必要时还应暂时停止灌浆施工工作,以保证安全第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也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关乎我国国民生计的重大工程之一,其对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工作与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当今时代,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国家只有对水利工程有着绝对的重视,才能够使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保障。而水利施工技术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正大大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因此,如何才能够更加完善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让其能够在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运作,是一件非常值得有关专家深思与探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朱录才. 灌漿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 2011(03)
[2]陈飞. 浅析水利施工中水库灌浆施工工艺[J]. 科技风. 2009(21)
[3]董炜,周升舟.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 2010(11)
[4]万兆龙.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分析[J]. 科技资讯. 2009(28)
[5]林志平. 议灌浆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 2007(11)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施工技术;灌浆施工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的灌浆技术是一项非常繁复庞杂的施工技术,它其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复杂的子结构系统,若想更好地应用灌浆施工技术,就需要科学与合理地优化与分析其建立系统的机制。尤其是我国的地质情况相对复杂,这就更需要尽力发挥出灌浆技术的优势,从而使水利工程趋利避害。
一、灌浆施工的主要应用过程
1、前期准备
在灌浆技术进行施工应用前,先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建设周期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与气候条件等因素,以此来确定整体的灌浆施工方案及工艺。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环境的变化以及需要处理的问题等来对施工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更完善需求。再者,安全问题是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必须要保证灌浆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尽可能地将其落实到每位员工。
2、步骤分析
2.1、钻孔
工作人员在进行钻孔环节时,应当保证孔的垂直性,尽量预防孔倾斜的情况发生。在打孔的过程中,应该分段进行打孔,尽可能地让孔的倾斜度保持在固定的小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不同的水利工程对钻孔的要求不同以及施工场地的岩石层渗透性和质地硬度的不同,其打孔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工作人员在打孔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程的标准进行,不能随性而为。
2.2、冲洗
为了更加提高灌浆施工的质量,工作人员在钻孔完成之后,还需要利用高压水枪对钻孔进行喷射,以达到将钻孔清洗干净的目的。另外,除却需要清洗钻孔以外,工程中的裂缝也需要清洗干净,这样才能够方便后期工程的施工。当然,若想最大限度地保证钻孔的清洁程度,还可以通过多孔清洗、单孔清洗等多种清洗方式来对钻孔进行清洗。
2.3、压水
对施工现场的地层渗透性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与了解是压水工作的关键性前提。工作人员需要在前期对地层情况进行仔细勘探,然后深入分析其测量结果,从而进一步了解浆液浓度和灌浆干料与地层渗透性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全方位的渗透实验来推动压水工作的全面进行。在实验中,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之前钻孔的压力来促使水源流入孔壁,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渗流参数进行计算;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实施压水实验的方式是自上而下分段式进行的。针对灌浆压力方面的问题,下面会有具体讲述。
2.4、灌浆
在灌浆的实际施工之前,灌浆的顺序以及灌浆的方式这两个问题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深思考虑并做综合性分析的。现阶段的灌浆方式主要有循环式灌浆方式和纯压式灌浆方式两种,其中又因为循环式灌浆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浆液的流动性,能够使颗粒沉淀有效降低,大大提高灌浆的质量,所以此灌浆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
2.5、封孔
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灌浆施工中,常见的封孔方式是在灌浆工作全部完成之后,由工作人员采用压力灌浆封孔的方式将钻孔进行逐一封闭。用这种封孔方式进行封孔相对来说较为严密和安全,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灌浆压力的重要性
地层的结构、钻孔的深浅、灌浆的需求、地质的条件以及有无压重和注浆方式等都对灌浆压力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因为这其中有一些影响因素非常不容易确定,所以在进行注浆之前,工作人员通常都会通过压水实验来具体确定其施工参数。
灌浆压力的优点在于,其对于比较细小的裂缝具有着独特的解决方式,并且它能够使灌浆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使每个裂缝能都够得到充分的灌注。
而灌浆压力的缺点在于,它比较容易造成浆液的扩散,尤其是在缓倾角的地质较为软弱时,更容易引发岩层的活动。一般情况下,针对这个问题,就要求进行灌浆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好灌浆施工的技术,必须要学会根据不同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工前的详细分析,更还必须要提前做好进行灌浆施工的控制工作,这其中包括具体参数的选择以及灌浆的方式等等。
三、灌浆施工的必要注意事项
1、浆液浓度必须要控制好
在灌浆施工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对裂缝的吸浆量进行定期检查,而后根据其吸浆量的变化情况,对浆液的浓度进行及时和正确的调整,而不应该在整个灌浆施工过程之中只保持着一种浆液浓度。通常情况下而言,浆液的浓度越低,其流动性就会越好;然而这同时也会使得灌浆的范围有所扩散,从而造成在收缩时容易发生水泥结石与岩石裂缝面脱开的情况,进而导致其防渗性与固结质量大大降低。反之,浆液的浓度越高,其流动性就会越差,从而使得浆液无法灌入较为细小的裂缝之中;但是这样的好处却是能令浆液在固结时有所收缩,从而可以较好地与裂缝面进行结合,使得其防渗性与固结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遵循浆液从稀逐渐至浓的规律,将其浓度的变化尺度准确地掌握好,以便更好地进行施工。
2、对于突发事故必须要妥善应对
在进行灌浆施工的过程当中,很多突发事故都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这些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做到妥善应对。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有地面抬动、灌浆中断、冒浆和申浆以及绕塞反浆等。其中在发生灌浆中断时,应该及时采取清洗钻孔或是扫孔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求尽快恢复灌浆施工的工作。而在恢复了灌浆施工以后,工作人员要采用与之前施工时级别相近或相似的浆液来进行灌注。如果是出现了冒浆的情况,则应该尽快采取嵌缝、低压、浓浆、表面封堵、限流限量以及间歇灌浆等措施来进行冒浆处理。再就是发生申浆的情况之时,如若是其钻孔具备有灌浆条件,那么就可以进行同时灌注处理;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就应当及时将钻孔堵住,直到灌浆施工结束。总之,无论是发生了何种突发事故,工作人员都应当及时查明其事故原因,并尽快对事故进行处理,必要时还应暂时停止灌浆施工工作,以保证安全第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也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关乎我国国民生计的重大工程之一,其对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工作与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当今时代,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国家只有对水利工程有着绝对的重视,才能够使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保障。而水利施工技术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正大大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因此,如何才能够更加完善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让其能够在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运作,是一件非常值得有关专家深思与探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朱录才. 灌漿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 2011(03)
[2]陈飞. 浅析水利施工中水库灌浆施工工艺[J]. 科技风. 2009(21)
[3]董炜,周升舟.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 2010(11)
[4]万兆龙.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分析[J]. 科技资讯. 2009(28)
[5]林志平. 议灌浆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