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对改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来源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改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8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3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康复组在出院和康复3个月后,功能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早期康复组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是96.43%,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明显改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独
其他文献
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的重要因素。由于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的不同,对献血的心理状态反应也不同。无偿献血通常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安全性。但由于献血者在献血前通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特别是首次献血者,由于其没有经验,常常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且对供血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1]。
雌激素的基因组效应主要由核受体ERα和ERβ介导,但两者也少量分布于细胞膜上。近年来发现一种新型膜型雌激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又称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R30能与雌激素或其衍生物结合,诱发特定的生物学效应或拮抗雌激素的生理作用。GPR30主要参与调节雌激素的快速非基因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生长、抵抗凋亡,也发现其参与雌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乳腺、子宫、卵巢、心血管系统等组织器官均有GRP30表达,部分肿瘤组织或细胞高表达GR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