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建筑方案的设计要点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方案的总平面设计方法,从不同方面分别研究了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与推敲,最后结合实践经验,重点研究了建筑方案设计的多方面要点。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有必要首先确定其建筑方案。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指导建筑工程的进行,对施工效果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建筑方案的设计要注意其中的多项要点,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全面、优化的建筑方案。
二、建筑方案的总平面设计
1.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及竖向设计
通过分析人从哪里来以确定主、次出人口的定位范围。分析人、车、建筑物三者的关系,确定图的位置,图的形状,主要人流从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部位进入用地,这是做任何一项建筑设计首先要分析的内容,是一个事关建筑布局成败的第一关键问题。
总图出入口的设置除了做到图面布局的美观和满足城市规划退让距离的要求,还应满足消防规范对出入口数量、位置及大小方面的要求。出入口应尽可能设置于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能紧密连结的位置,并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设置,这样,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可以做到安全原则,满足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在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垃圾出口,减少垃圾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空间。基地内的道路应通过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道路设置应满足人车通行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回环曲折,缩小交通流线长度,这样,在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道路占地面积可以用于种植绿化,以提高项目环境品质。
2.做好图底关系分析
首先,把设计建筑的所有房间看成是一个设计要素,把室外人流集散活动区域和停车区域作为另外两个设计要素,这样,我们面对三个设计要素来考虑设计问题,就把矛盾简化多了,也抓住了这一设计阶段的主要设计矛盾。但是,这种图底关系的分析一定要在建筑具体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和前述已确定的两个出入口大致方位的前提条件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确定“底”上“图”的位置、形状。
3.注重场地的竖向设计
首先,控制场地的坡度与建筑各出入口连接道路的坡度,原始地形为坡地的要优化场地设计,尽量合理地运用场地高差关系减少土方量以降低建设成本。其次,沿海或者沿江地区的项目应该注意当地防洪标准,而平地项目应注意设置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的措施。
三、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与推敲
1.各层平面设计的同步
在设计中,部分设计因素需要将若干层次以及阶段结合在一起考虑,例如给排水系统类型的选择、卫生系统的设置、通风消防体系的设定等,这些是建筑内的外部环境。同时,建筑师更要关注建筑物的室内空间效果。因此,在对某一层面进行设计时,就必须同时考虑此层面上层或者下层甚至若干层的面积、平面布局、排污、通风等问题,只有做到相互调整、同步设计、整体把握,才能更好地满足设计目标的要求。
2.建筑设计与选型的同步
大部分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通常会按照各个房间的面积为依据来进行组合设计,最后导致空间大小的混乱,甚至功能区的不顺畅,所以在设计时务必要树立有关整体结构的概念。首先初步确定大致的功能布局,划分大致功能区后,要为这个平面框架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网,让建筑的功能部分与平面能够有效结合到一起。当然,这里并不是将已经建立的平面布局再一次打乱,而是要将不同房间的平面形态整合到更为合理的结构系统中,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最终形成更符合逻辑的平面布局。
3.设计方案的推敲
在方案设计的初期,设计师首先要对任务书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目标在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任务书的核心内容,然后才开始着手设计大框的搭建。在设计工作进行中,要同时考虑到项目的功能分析以及平面布局两大方面的内容。通过笔者自己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表明,设计人员在创作中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激情,这样在思维上、在创作灵感上才会不断得到激发,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纵观整个设计的过程,在方案设计工作的前期,在进行方案的构思和创建时,要尽可能采用“显性思维”—即随时将思维灵感用手稿记录下来的方式进行,然后通过手稿对灵感的捕捉来实现构思的深入与深化。
四、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
1.建筑方案设计的功能分析。建筑方案设计的功能分析指的是根据建筑设计的任务书,对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形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关系图,以便于后续的方案设计中,对建筑的细节进行控制。由于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关系系统图。建筑的分类也是根据它的功能进行区分的,比如对于医院、学校、商场等,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因此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建筑的功能进行分析,不能将医院设计成学校,不能将工厂设计成医院,对建筑的类型和功能进行分析之后,就要根据具体建筑的特征,对各个空间的功能和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最终的建筑方案。
2.建筑方案的形象设计。形象设计是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建筑形象的设计应该要和建筑的功能、可行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筑形象设计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保证建筑视觉。建筑化是将建筑方案设计转变为具体的建筑形状,建筑形象是由各个建筑空间构成的,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的类型来确定具体的建筑形象,使人能感受到建筑形象之美。第二,保证建筑形式要统一。建筑形式不能天马行空地进行发挥,一般说来,一类建筑都有大致相同的建筑形式,任何一种建筑,都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定位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
3.建筑方案设计的成本控制。建筑方案设计时,除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具体的形象之外,对建筑成本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建筑成本进行控制首先要保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建筑方案设计时的成本要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控制,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影响建筑质量。成本控制包括人力成本以及物资成本的控制,人力成本的控制,需要根据建筑的要求确定具体的人力需求,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物资成本的控制,同样要根据建筑实际需求进行建筑材料、設备等方面的采购,加强采购流程的控制,防止物资成本的浪费。
4.建筑方案设计要细致。当前,很多建筑方案设计,都关注建筑的效果和风格,有时候只注重建筑的立面效果,对实际情况有一些忽视,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可操作性会降低,甚至会造成施工图设计的困难。因此在施工图的设计中,要尽量考虑到任何问题,比如对于演出建筑、医疗建筑、学校建筑等多种建筑都要做到无障碍设计,考虑到残疾人员对建筑物的使用,这就是一个细节问题,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建筑细节进行细致的考虑,尽量满足建筑需求。
5.建筑方案设计要符合国家规范。任何一个建筑项目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都要保证满足相应的规范,这也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一个重要保障。比如,各个建筑参数要按照国家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设置,对于具体的建筑,应该要结合当地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保证具体的建筑施工能满足质量、美观等多方面的要求。
五、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方案设计要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建筑方案的设计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多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良好整合是得出理想化建筑方案的前提和条件。有关人员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以得到最合适的建筑方案。
参考文献:
[1] 林斌.建筑方案的设计要点及过程[J].广东水利水电.2011(05):88-89.
[2] 魏洪南.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6):55-56.
[3] 周纲.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浅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4):39-42.
[4] 黄鹚.建筑施工图设计[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51-252.
[5] 谢伟,史志攀.浅谈建筑设计优化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2(20):66-68.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有必要首先确定其建筑方案。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指导建筑工程的进行,对施工效果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建筑方案的设计要注意其中的多项要点,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全面、优化的建筑方案。
二、建筑方案的总平面设计
1.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及竖向设计
通过分析人从哪里来以确定主、次出人口的定位范围。分析人、车、建筑物三者的关系,确定图的位置,图的形状,主要人流从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部位进入用地,这是做任何一项建筑设计首先要分析的内容,是一个事关建筑布局成败的第一关键问题。
总图出入口的设置除了做到图面布局的美观和满足城市规划退让距离的要求,还应满足消防规范对出入口数量、位置及大小方面的要求。出入口应尽可能设置于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能紧密连结的位置,并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设置,这样,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可以做到安全原则,满足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在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垃圾出口,减少垃圾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空间。基地内的道路应通过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道路设置应满足人车通行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回环曲折,缩小交通流线长度,这样,在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道路占地面积可以用于种植绿化,以提高项目环境品质。
2.做好图底关系分析
首先,把设计建筑的所有房间看成是一个设计要素,把室外人流集散活动区域和停车区域作为另外两个设计要素,这样,我们面对三个设计要素来考虑设计问题,就把矛盾简化多了,也抓住了这一设计阶段的主要设计矛盾。但是,这种图底关系的分析一定要在建筑具体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和前述已确定的两个出入口大致方位的前提条件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确定“底”上“图”的位置、形状。
3.注重场地的竖向设计
首先,控制场地的坡度与建筑各出入口连接道路的坡度,原始地形为坡地的要优化场地设计,尽量合理地运用场地高差关系减少土方量以降低建设成本。其次,沿海或者沿江地区的项目应该注意当地防洪标准,而平地项目应注意设置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的措施。
三、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与推敲
1.各层平面设计的同步
在设计中,部分设计因素需要将若干层次以及阶段结合在一起考虑,例如给排水系统类型的选择、卫生系统的设置、通风消防体系的设定等,这些是建筑内的外部环境。同时,建筑师更要关注建筑物的室内空间效果。因此,在对某一层面进行设计时,就必须同时考虑此层面上层或者下层甚至若干层的面积、平面布局、排污、通风等问题,只有做到相互调整、同步设计、整体把握,才能更好地满足设计目标的要求。
2.建筑设计与选型的同步
大部分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通常会按照各个房间的面积为依据来进行组合设计,最后导致空间大小的混乱,甚至功能区的不顺畅,所以在设计时务必要树立有关整体结构的概念。首先初步确定大致的功能布局,划分大致功能区后,要为这个平面框架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网,让建筑的功能部分与平面能够有效结合到一起。当然,这里并不是将已经建立的平面布局再一次打乱,而是要将不同房间的平面形态整合到更为合理的结构系统中,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最终形成更符合逻辑的平面布局。
3.设计方案的推敲
在方案设计的初期,设计师首先要对任务书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目标在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任务书的核心内容,然后才开始着手设计大框的搭建。在设计工作进行中,要同时考虑到项目的功能分析以及平面布局两大方面的内容。通过笔者自己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表明,设计人员在创作中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激情,这样在思维上、在创作灵感上才会不断得到激发,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纵观整个设计的过程,在方案设计工作的前期,在进行方案的构思和创建时,要尽可能采用“显性思维”—即随时将思维灵感用手稿记录下来的方式进行,然后通过手稿对灵感的捕捉来实现构思的深入与深化。
四、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
1.建筑方案设计的功能分析。建筑方案设计的功能分析指的是根据建筑设计的任务书,对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形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关系图,以便于后续的方案设计中,对建筑的细节进行控制。由于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关系系统图。建筑的分类也是根据它的功能进行区分的,比如对于医院、学校、商场等,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因此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建筑的功能进行分析,不能将医院设计成学校,不能将工厂设计成医院,对建筑的类型和功能进行分析之后,就要根据具体建筑的特征,对各个空间的功能和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最终的建筑方案。
2.建筑方案的形象设计。形象设计是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建筑形象的设计应该要和建筑的功能、可行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筑形象设计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保证建筑视觉。建筑化是将建筑方案设计转变为具体的建筑形状,建筑形象是由各个建筑空间构成的,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的类型来确定具体的建筑形象,使人能感受到建筑形象之美。第二,保证建筑形式要统一。建筑形式不能天马行空地进行发挥,一般说来,一类建筑都有大致相同的建筑形式,任何一种建筑,都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定位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
3.建筑方案设计的成本控制。建筑方案设计时,除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具体的形象之外,对建筑成本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建筑成本进行控制首先要保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建筑方案设计时的成本要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控制,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影响建筑质量。成本控制包括人力成本以及物资成本的控制,人力成本的控制,需要根据建筑的要求确定具体的人力需求,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物资成本的控制,同样要根据建筑实际需求进行建筑材料、設备等方面的采购,加强采购流程的控制,防止物资成本的浪费。
4.建筑方案设计要细致。当前,很多建筑方案设计,都关注建筑的效果和风格,有时候只注重建筑的立面效果,对实际情况有一些忽视,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可操作性会降低,甚至会造成施工图设计的困难。因此在施工图的设计中,要尽量考虑到任何问题,比如对于演出建筑、医疗建筑、学校建筑等多种建筑都要做到无障碍设计,考虑到残疾人员对建筑物的使用,这就是一个细节问题,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建筑细节进行细致的考虑,尽量满足建筑需求。
5.建筑方案设计要符合国家规范。任何一个建筑项目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都要保证满足相应的规范,这也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一个重要保障。比如,各个建筑参数要按照国家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设置,对于具体的建筑,应该要结合当地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保证具体的建筑施工能满足质量、美观等多方面的要求。
五、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方案设计要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建筑方案的设计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多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良好整合是得出理想化建筑方案的前提和条件。有关人员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以得到最合适的建筑方案。
参考文献:
[1] 林斌.建筑方案的设计要点及过程[J].广东水利水电.2011(05):88-89.
[2] 魏洪南.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6):55-56.
[3] 周纲.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浅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4):39-42.
[4] 黄鹚.建筑施工图设计[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51-252.
[5] 谢伟,史志攀.浅谈建筑设计优化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2(2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