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在体育课堂中得到无形的渗透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我们的初中体育课堂中也不得不注重学生德育的渗透。由于体育特殊的学科特性,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学生德育的载体。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 初中体育;德育;渗透;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68-01
  德育是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有时候比单纯的对他们进行德育效果要好的多。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1 在体育课堂的纪律部分渗透德育
  体育课堂中的纪律是每个学生必须要严格、认真遵守的。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也是德育是一部分。为了更好的渗透德育,笔者在常规的体育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纪律要求。比如,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要是违反了课堂纪律笔者课下就会去找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让学生了解违反课堂纪律的危害性。又如,笔者还要求学生在每节课上课铃响之后都自觉迅速的站好队列,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难做到。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利用快速集合的相关游戏和队形队列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通过多次的练习,学生就可以在每节课上课铃响之后快速的站好队列。再如,笔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要求学生进行热身跑,每次热身跑的时候我都要求学生不能插队,并且要按照整齐的队形队列进行跑步,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学生的跑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纪律性,德育得到了有效的渗透。
  2 在体育课堂的游戏部分渗透德育
  体育游戏是初中生比较喜爱的体育教学内容,因此选择体育游戏进行德育渗透是一个明智之举。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迎面接力”的游戏活动时,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学生跑的快,有的学生跑的慢,还有的学生把接力棒掉在了地上。这时输了的学生便会产生很多抱怨:“你怎么跑那么慢啊”、“都怪你,要不是你把接力棒丢了的话我们肯定赢了”……听到同伴的抱怨,那些同学都会感到特别委屈。此时,我会对那些对同伴进行指责的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要求他们不应该埋怨自己的同伴。对那些跑的慢或者丢棒的同学进行鼓励,给他们以信心。这样无形中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就得到了培养,德育也得到了很好的渗透。
  另外,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难免也会发生一些错误,这时候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些错误,而是要及时准确的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进行篮球的“四角传球”游戏的时候,由于这个游戏规则有点复杂,因此笔者就带领学生先做一些准备练习:教会学生进行传接球和弧线跑的方法,并且把每个动作都做以细致的分解练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对游戏动作进行了解和掌握。即使是这样,仍然不能避免有个别同学出现错误,针对这样的错误,笔者会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讲解和认真的动作示范,给予学生继续进行游戏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游戏不能停止,停止的话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挫伤。当学生成功的时候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赞赏。无形中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渗透德育。另外,还必须要求游戏参与者严格执行游戏规则,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与观念,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做到胜不骄,敗不妥。
  3 在体育课堂的教学部分渗透德育
  3.1 目标引导法
  目标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和自觉进行品德锤炼的最基本方式。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既要有育体目标,又要有育心目标。每堂课教师都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如中长跑教学,既要向学生提出掌握跑技术与呼吸方法的学习目标任务,又要向学生提出战胜困难,克服“极点”,磨炼意志品质的目标任务。学习目标设置科学合理,明确具体,针对性强,指导作用就越大。
  3.2 随机渗透法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时候是偶然的、突发性的,有些是潜在的、隐性的,具有不可预料、不可把握的特点,而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这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巧抓时机实施德育教育。
  学生在集体或个人的活动中,会反映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和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从学生的语言、态度、行为中及时发现各种思想的苗头和情绪,有的放矢地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将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当体育课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时,教师可通过语言的激励和自身表率作用,促使学生在恶劣天气下完成教学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炎热的夏天上课,常有些女同学,一有机会就到树荫下去练习,针对此种情况,及时进行“日光浴”对人体的好处和“健康美”的教育,这样转变学生的思想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又如在接力跑的过程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这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
  4 结语
  总之,体育教育工作应充分地开发体育学科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并结合体育教育的特点,通过多层次、多渠道,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施教于学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亲身感受德育教育,加深对体育活动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体育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从而更加重视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陈疆.浅谈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J].成才之路,2007(33)
  [2] 丁利荣.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音体美,2008(23)
  [3] 赵湘,李云清.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7(15)
  [4] 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一、分步实施,培养班干部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骨干,精心选拔、培养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最佳途径。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从实践中逐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