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与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较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由多种因素引起,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约20%的AP患者可转化为坏死型.因此早期确诊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AP的诊断中实验室诊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常用的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IP)影响因素较多,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甚理想,现在国外及国内对胰蛋白酶原-2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的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认为在AP时尿中胰蛋白酶原-2含量明显升高,检测尿中胰蛋白酶原-2可用于AP的早期诊断.为了比较AMY、LIP和胰蛋白酶原-2在AP时的诊断作用,我们特
其他文献
Barrett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主要并发症,是食管腺癌的前体病变。由于进展期食管癌的预后很差,因此早期发现重度异型增生和癌非常重要。当前的治疗规范建议对Barrett食管
目的对正常血压伴持续微量白蛋白尿(MAU)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以观察联合应用缬沙坦(valsartan)和苯那普利(benazepril)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100例2型糖尿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细胞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改变,以及各种不同抗癫痫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97例原发性癫痫患
心肌酶假性升高的原因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溶血对生化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使生化检验项目产生一定的升高或降低,并随着溶血的严重程度对结果的影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