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极具不平等性,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也屡遭绿色壁垒的侵害。如何应对绿色壁垒,促进出口贸易,是我国贸易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绿色壁垒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从国际背景来看,下列因素促进了绿色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1.全球环保问题,全球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世界二次大战后,各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全球环境问题也日益加重。在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达到极限时,开始对人类进行可怕的报复。面对自然环境日益严厉的报复,国际社会掀起了强劲的环保浪潮。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
  2.合理借口,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使绿色壁垒的实施找到了合理借口。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新的国际焦点。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代价之一即是环境恶化,特别是自由贸易,则被看作是加速环境恶化的因素。各国因此而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环境法规和贸易政策,希望通过政府对贸易进行一定的干预,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事实上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二者之间本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甚至冲突,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理的贸易自由化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相反在环保方面,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同时,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扩大的贸易市场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资源。
  3.法律依据,GATT和WTO中的有关规定为绿色壁垒的实施提供了合法性。在关贸总协定成立之初,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尚未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严惩人们的环保意识才逐渐提高。1972年11月,在GATT中设立了一个“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日渐激化。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保护国内市场,一些国家用国内环境法规或措施作为保护的手段;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的加剧,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强烈呼吁,国家不得不制定涉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各个环节的环境标准和措施。1994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成立一个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协调贸易措施与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展因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是绿色壁垒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特别是出于资源保护和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和贸易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而日趋尖锐化。发达国家利用这种由于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环境标准,一方面,加紧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初级产品,同时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更加恶化;另一方面,又极力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条约机制紧密挂钩,把环境问题作为新的贸易壁垒,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其在国际多边经济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这种以“环境保护”名义在国际贸易中引入所谓“环境条款”,借以歧视乃至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的做法使绿色壁垒迅速发展。
  
  二、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秉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
  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力武器,我国关于环保的国内法虽然对治污有一定的作用,但应对绿色壁垒还远远不够,环保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应仅仅是单纯的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还应该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甚至消费过程进行监控,
  促使企业节约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使之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推动我国贸易的发展。另外要坚决贯彻“污染补偿支付”和“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谁污染谁买单,使环境成本内在化。此外,我国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严格遵守公约,并使国内立法与相关公约互相呼应。
  2.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作为WTO成员国,在面对绿色壁垒损害我国贸易利益的事件时,我国要依据WTO规则与有关方面进行磋商,或向相关组织提出抗辩。这就要求我国能利用WTO的透明度原则积极收集各国的绿色壁垒信息和相关国家对抗绿色壁垒的案例,总结别国经验,一方面为我国应对绿色壁垒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帮助我国制定有效的绿色措施和制裁手段,善于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绿色壁垒纠纷案,在磋商、调停无效的情况下,我国也可根据WTO有关规定实施贸易报复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国还要培养熟悉WTO机制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企业服务,改变我国企业过去在国际贸易战中消极、不应诉的被动观念,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3.建立环境标志制度,构筑绿色环境标准
  环境标志已成为商品“走出去”的通行证,我国也应切实考察建立环境标志制度的可行性,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使国内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能得到相关认证,而对进口商品实施该制度既可以进一步保证进口商品的品质,又可以为我国增加相关收入。同时,我国还要用相关法律来保障该制度的实施,以确立其权威性、可靠性,构筑绿色保障体系,保护国内绿色产业。
  4.开发绿色产品,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危害小或无危害,以及可回收利用的产品。我国企业必须实施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对绿色产品进行专业化研究,使之真正有利于生态环境,注意节约资源,同时考虑回收利用,并要结合国情和消费者承受能力来确定绿色产品的“绿度”,不可盲目追求绿色而使商品成本过高失去市场。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并集中表现在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面对不利局面,我国要积极利用WTO机制中的特殊待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合理设置自己的绿色保护屏障,以保护和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民间投资已占据我国0DP半壁江山,当被寄予“后金融危机时代拉动中国经济新引擎”厚望的中国民间资本,在缺乏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的背景下成为“泡沫幕后黑手…‘炒作大王”时,如何为这一数量庞大但方向迷惘的社会资金找到更加有效的投资出路,正成为考验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新课题。  关键词:民间投资;转型    一、民间投资宏观运行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特点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民间投资的波动
从铁路局物资供应段的实际工作出发,探讨铁路“局管段供”物资采购、仓储管理环节中的若干方法策略,旨在对现行铁路物资供应段的管理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对参加铁路物资站段物资
消防水箱是设置在建筑物最高部位,依靠重力自流向消火栓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用来扑救初期火灾(十分钟)的供水设施,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笔者对消防
(一) 前言    安全,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永恒主题,同时,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真正成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而危险源辩识事故隐患监控是其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现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与学习体会,对其现状与展望,试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高度重视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普查辩识和监控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金融业各种因素的影响,金融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制约着金融业的发展,因此防范金融风险是发展金融业的首要问题。
大家知道,饮用水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在农村,当饮用河、湖、塘,井水时,在没有水质检测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水质的好坏呢?这里介绍凭眼、鼻、舌等感官直接判断水质好坏
在发供电企业电气事故中,因人为引起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仍时有发生,除了造成发供电设备的中断供电外,还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在<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明确规定:"发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