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HTML CSS网页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HTML CSS网页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创新举措和改革效果。
  关键词:HTML CSS;网页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193-02
  1概述
  随着Web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越来越成为人们浏览信息的一个重要媒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站的开发。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就业方向中一条以HTML5为方向的就业领域正在不断地扩大,比如:Web前端开发工程师、HTML5开发工程师、Web APP开发工程师等岗位。
  以Web前端开发工程师为例,这是一个很新的职业,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用户体验,前端开发的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一职业开发技术包括三个要素:HTML、CSS和JavaScript。
  2课程简介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是网页制作的基础语言,是每个前端开发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内容。《HTML CSS网页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核心课,2012年起设置,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其中包括HTML标签,基本的语法、说明,CSS样式的属性等内容,是一门知识点多、应用面广、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记事本编写HTML和CSS代码来实现网页设计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HTML文档结构,掌握HTML基本语法,掌握常用HTML标签的使用,学会使用CSS设置网页元素的样式,为后续的Web开发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有:HTML文档结构、常见网页元素、表格的使用、层的应用、框架的作用、表单的使用、网页模板、用CSS设置字体与颜色、用CSS实现文本排版和DIV与CSS样式的定位技术。
  教学对象为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一新生,生源上既有普高生、三校生,也有文科生、理科生,地域上来自五湖四海,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建议安排在多媒体机房,安装极域软件,可以监控学生电脑,方便教师广播操作演示,也可以广播学生屏幕。
  3改革创新的举措
  3.1课程教学重点解决问题
  《HTML CSS网页设计》自2012年起设置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开设。经过了三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客观原因:新生第一个学期因报道、军训等事宜,大约少一个月,故教学时间紧张,很多教学内容只能相应压缩或减少,因课时紧张,无法真正实施分层分级教学,项目化教学,很多难点、细点只能舍弃;
  2)教学方法:基本采用的是案例驱动等教学法,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还是教师教授、学生被动聆听的方式,没有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项目和任务设置过于简单,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满足就业要求,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 教学团队: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高校到高校,并没有在企业实践过,缺乏真实的网站开发经验,只能照本宣科,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差;
  4) 使用教材:目前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按照相关知识点罗列,重点难点不明确,没有结合实际应用项目,实践操作性不强;另一种是项目开发类教材,介绍几个简单、虚拟的网站,与企业真实开发项目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实际应用,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5)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也有明显差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疲于应付,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与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网页制作过程中缺乏创造力。
  3.2教学改革方法
  教学方法将从组织安排、课程项目设置进行改革,从企业引进实际的网站开发项目,从实际的应用需求出发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再细化到任务,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将网页设计基础、HTML语言、CSS样式表等知识点融入实际设计中,使学生能掌握网站前端开发过程中必学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项目开发的水平。
  教学内容预计包括12个项目,26个任务,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进阶篇。基础篇,使学生学会使用HTML设计网站的基本页面,掌握网站发布与推广的方法;提高篇,使学生能够通过CSS实现网站的整体表现上的美化与优化,从而改善网站的整体视觉效果;进阶篇,使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动作脚本进一步提升网站的灵活性和交互性。
  3.3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
  考核成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平时课堂表现与考勤20%,平时实践作品40%,期末小型网站项目40%。此次课堂教学改革中,考虑将所有同学的实践作业发布到课程网站平台,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登录平台进行打分,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展示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学生作品,进行讲评,这种作业评分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作业得分的透明度和客观性。
  4教学效果
  通过改革,进一步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其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新的作业评价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搞活课堂气氛,使每位学生在专业技能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课程改革后预计能达到以下目标:
  1) 提高了学生的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及专业素养,为后续相关课程及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2)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人才,在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还能通过参与相关企业的项目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5结束语
  《HTML CSS网页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方面对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将来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不够;创造能力不足,思维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也能改变以往传统的成绩评价不能很好地衡量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弱;教学方法和内容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就业等问题。可以在计算机类各个专业基础课程中推广,适合实践类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秀玉.探讨高职“网页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J].西昌学院学报,2014(12):87-89.
  [2] 仲静.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7698-7702.
  [3] 鱼明.基于CDIO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教学刊,2015(1):33-36.
  [4] 郑慧君.CDIO模式下的ASP.NET课程教学改革[J].软件导刊,2015(2):163-164.
其他文献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入世后出现的影响之后,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用人制度,激励机制,人才培养环境等几方面的可行性建议,对高校强化师资队伍有一定的帮助.
以山东省为研究区,选择偏差校正随机森林BRF(Bias-correctedrandomforest),支持向量回归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和Cubist模型三种机器学习方法融合多影响因子模拟3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3,以期为精确监测山东地区干旱提供一种方法。将2001-2017年23个站点的SPEI-3值作为因变量,多源遥感数据包括降水量、地
一、常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一)立枯病1.为害症状。在苗期发生,幼茎或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2.发生规律。病菌在土中或病残体中越冬,在土壤
摘要:Web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广、新技术层出不穷,且对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及沟通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要求高,引入基于项目和任务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以项目贯穿知识体系、以任务去凝练知识点,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Web技术;教学模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84-
摘要:办公自动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教学交互性。基于此教学实际,本文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理论在该课程上的应用与实践。以实际办公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资源为环境的任务教学模式。通过编写配套教材、制作配套课件和学习网站,构建任务驱动教学环境。该文主要对办公自动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活动,以及环境构建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  关键词:办
摘要:为了快速认定心理异常学生,做到及时疏导和治疗处理,该文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数据为依据,经过主成分分析,形成作用表达式,以此验证学生是否有问题。  关键词:心理异常;主成分分析;症状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179-02  Abstract: To quickly identify students of
摘要: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进行微课教学的尝试和实践,微课逐渐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同时,微课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与终身学习。在思品课教学
摘要: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该文先阐述了目前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我院实际教学,介绍了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和有关问题的相应对策,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39
以春小麦品种“吉春34”为材料,2016-2017年在南京进行了3期分期播种试验(S1,2016年12月16日播种;S2,2017年1月13日播种;S3,2017年2月19日播种),研究不同播期春小麦开花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