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心灵家园——探究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美学风貌

来源 :学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e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以诗歌著称于世,在他不多见的散文中,以其美好的境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恬淡的诗境、淳朴的民俗、健康的人性,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彰显了陶渊明自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彰显了他的审美思想和人格魅力.
其他文献
姜夔词创作,以和歌为主旨,致使其词作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
近日,由河北省著名作家关仁山创作的长篇主旋律小说《信任——西柏坡纪事》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马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用,在我国石雕艺术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遗产.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中马的形象树立了大写意式浪漫主义精神的雕塑高峰,而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浮雕中
5月23日,湖北省石花酿酒公司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呈现一派节日景象。全国文学界高度关注的“石花杯”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典礼正在这里举行。
从结构主义角度看,《弗郎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这篇小说有多层叙事。麦康伯夫妇的狩猎故事和婚姻故事只是小说表层,小说的深层是关于人的灵与肉冲突的叙事,小说探讨的母
走进院落,坐着,又站起体验很久很久以前红军士兵的生活
"文革"主流文学遵循着"主题先行"的文学创作原则,导致了"文学主体性"的丧失.而在地下手抄本文学中"文学主体性"得到了回归,分别体现在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读者三个方面.
本文以萧红和端木蕻良为重点进行对比分析,对上世纪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的回忆性小说的创作进行比较解读,来回顾东北作家乃至东北人民在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之后对童年的记忆,来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流行音乐在现代社会里不可否认地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欣赏者的音乐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流行
张爱玲的作品氛围是荒凉的,但她的情感基调是怀旧的,也是颓废和没落的.这来源于她那曾经显赫的、繁华的而又在时代的大破坏中遭遇沉沦和没落的家世背景.张爱玲一方面在时代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