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不锈钢藕状多孔结构的选区激光烧结制备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制备金属藕状多孔结构技术——选区激光烧结,着重说明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并利用此制备技术成功获得了藕状多孔试样。利用SEM分析了316不锈钢藕状多孔试样的微观孔隙特征,并测定其孔隙率,结果表明其孔径大小分布均匀(2-4μm),平均孔隙率约为60%,孔隙贯通性良好;初步探讨了选区激光烧结制备316不锈钢藕状多孔结构的成形机制。
其他文献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a(SCC—DV-Xa)方法计算了吸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54H64中加入吸热型金属Cr,Mn,Fe,Co,Ni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V51M2H64中H的
以硝酸钇、硝酸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结合法合成了钇铝石榴石(Y3Al5O12,YAG)超细微粉。用X射线衍射仪(D/Max-2550V型)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确定前驱体和不同温度处理的粉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电场热处理条件下,合成了晶粒度为50~60nm的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一种掺N的TiO2薄膜。光催化实验表明:在可见光催化下,掺N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催化活性
将柿竹园铅锌矿破碎球磨,进行煅烧、除硫,经浓盐酸酸洗、过滤,实现了有价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分离,通过控制不同的pH值,分别得到铁和铅锌的氢氧化物,再往滤液中加入NH4HCO3,钙以CaCO3的
分别采用相同纯度(99.9%)和粒度(〈45μm)的球形和屑状Mg粉与无定形B粉,按照MgB2化学计量比均匀混合后,在1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块。并在650,700,750,800和850℃温度下进行固态烧结反应制
采用氮等离子体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结晶紫溶液降解实验等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对ACF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