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和谐班集体的创建和有效管理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主题,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小学低年级班级,创设一个师生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和谐班集体,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心理的健康、良好人格的形成,从而顺利地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为此,笔者从以下四点谈谈小学低年级和谐班集体的创建和有效管理的体会和做法。
  一、关爱学生,使生心凝聚。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只有七、八岁,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始终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甘做园丁,播撒爱心,让每颗幼苗都茁壮成长。
  1.利用课间,主动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特别热情,也很依赖老师,经常会围着老师转,此时把学生叫到自己身边,和他们聊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下,把握好教育的契机,自然而然地提出对他们的一些要求,收到的效果会更好。2.换位思考,给学生宽容的爱。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种宽容的爱。遇到问题,老师首先冷静,多做换位思考,才能处理好问题;其次,要真正从关心、爱护、帮助的角度出发,才能让学生接受老师,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当孩子犯了错误自己怒气升腾时,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孩子,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们一样?如何教育才是最佳途径?这样,孩子们的调皮捣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等,都变成了可以理解的行为,从而冷静地处理,尽量少出现冲动的表现。3.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作为表扬的契机,让孩子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在平时,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将孩子们的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记在心里,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对学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坏毛病多的孩子,也要想办法表扬他们,这比批评有效果;对勇于改正错误的同学一定要在集体中郑重地表扬,让大家都明白有错就改的行为和思想是难能可贵的。4.对特殊生要特别关爱。如对相对动作慢、反映慢的同学,老师应给予特别的关注,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在班里给他们难堪,只让他们自己的今天跟昨天比,只要有细小的进步,就让全班为他们鼓掌、加油,让他们感觉到全班都在帮助他,并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到心的深处。”老师付出一份爱,收获的则是几十份纯真的爱,集体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从而在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获得双赢。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都要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想方设法地开展工作。首先,低年级的学生爱模仿。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在各个方面做好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有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到;其次,孩子的行为有反复性。对此,可采取比赛、竞争、评比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第三,从细小着眼,点滴入手,让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步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培养小干部,发挥骨干作用。学生是班集体管理中的主体。过去那种“保姆式”的管理已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管理的主人,实施民主、人性化的班集体管理,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建设好一支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因为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骨干力量。由于低年级孩子的行为能力都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我在班内搞了“班干评比”活动。班干的表现都在同学的眼皮底下,所以全由同学来夸他们的工作,哪个班干被夸的越多,谁就评个优秀,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积极性极高,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要注意树立小干部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树立他们的威信。对于付出的学生,班主任不要认为理所当然,老师的沉默也许会浇灭学生工作的热情,要知道,一句赞许,会暖在学生心头,拉近师生的距离,鼓起学生的干劲。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进班级和谐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班级充满活力和生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班集体健康发展。如根据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开展讲故事、猜谜语、朗读、写字比赛等活动;根据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特点,进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再如,以讲笑话、诗歌朗颂、谈天说地、灯谜活动、才艺展示、百科知识竞赛、唱歌等形式开展一周一次的班会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个集体就像一艘船,载着学生越过江河湖海,驶向理想的彼岸。创建和谐班集体是教育的需要,时代发展的必然,班主任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班集体,并以有效的管理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东怡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差异,分类建组  实验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真正学好并掌握一门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抓好学困生的转化是关键。下面就如何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他们渴望进步,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成绩不理想。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
期刊
当前中国粮食储备主体包括政府和社会,但其中主要依靠政府储备.社会储备式微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同时也增加政府财政压力.伴随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在“藏粮于民”背景和全球化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粮食储备格局,应适当缩减政府储备,提高社会储备.对此,应明晰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权责分配,积极发挥社会储备在现有粮食储备中的作用,并加强政府对社会储备的监管和调控权,保障粮食储备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在研究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投身于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改实践中,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教师要把问题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精心设
期刊
以糙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压制备糙米重组米.选取水分含量、喂料速度、挤压温度和螺杆转速作为试验因素,以α化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研究确定糙米重组米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水分含量24%、喂料速度15 kg/h、挤压温度110℃、螺杆转速140 r/min.对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糙米重组米进行理化分析,所得成品具有一定蒸煮性,感官品质、复水时间、复水率及α化度均符合方便米饭相关标准.
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这对新时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双循环”格局对于跨境电商贸易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将会改变全球供应链结构和形态,我国跨境电商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探讨双循环格局下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策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