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近年来,跆拳道这一体育项目发展非常的快,而且其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跆拳道,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体。实践中可以看到,除专门的体校或者跆拳道馆开设了跆拳道课程和训练计划,普通高校涉猎甚少。本文将对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跆拳道课堂 设置 研究
  一、高校设置跆拳道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跆拳道内容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可选择。对于跆拳道课程而言,其不仅包括技术与应用、竞赛规则以及裁判法和竞赛组织等理论知识,而且还包括基本姿势、步法、腿法以及拳法和实战比赛等竞技内容,其内容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跆拳道也成为专项体育运动,并且使得教学更具专业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现代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师资、教学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灵活设置课程,学生的选择性会更大。
  第二,相对安全、实用。较之于传统的散打、拳击等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跆拳道更加注重踢腿艺术。由于这一体育运动项目规则之限制,加之全身道具以及服装提供保护,使其安全性更高,因此比较适合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从实用方面来看,跆拳道是警察、保安甚至特种部队人员的重要训练项目,在全面培养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时代背景下,将跆拳道这项体育项目引入到高校,具有其可行性。
  第三,从跆拳道自身而言,其技术魅力非常的强,潜在的学习人群非常的多。对于跆拳道运动而言,其包括道馆式跆、竞技式两种,要求专业性的同时也兼顾着大众化及其可能性。跆拳道这项运动,紧张、激烈,尤其是踢、旋以及摆和劈等踢法,变化多样,进攻手段不拘一格,经常会有腾空的动作。在双方较量过程中,通常会富于戏剧性,而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跆拳道这项体育活动,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不仅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塑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带来的都是正能量。国际跆拳道联盟主席崔泓熙曾言,跆拳道的核心精神是礼、仪、廉、耻,讲究的是忍耐与克己,培养学员百折不屈的精神。在跆拳道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的是其基本的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这项体育运动的道德修养,强调的是忍耐、谦虚,而这些品格是当代青年人所缺乏的,对高等教育而言尤为重要。
  二、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几点认识
  (一)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因材施教
  在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高校的人才预测系统,多种渠道掌握第一手职业信息资料,对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深入的动态化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学习内容,从而使跆拳道课程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科学的职业观、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才能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完善场地、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的前提是要不断加强对高校内的跆拳道场地建设,同时加大相关配套设施投入力度,尤其要做好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在具体的跆拳道学习、训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需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尽量在垫子上竞技,最好有专门的头盔对头部进行保护。在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其他的活动对这门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免在跆拳道课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同时,还要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影响学习效果。在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营造快乐的氛围,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当多示范,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跆拳道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教,而且还要对跆拳道的内在精神进行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将二者集于一身。
  (三)教学要循序渐进,讲究层次的合理安排
  在高校开始跆拳道课程过程中,应当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要求为基础,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纳入到整体教学规划之中,设必修学分,使其能够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生涯。对于大一的新生而言,应当对其进行成才教育,以适应指导、思想教育为中心,使学生们能够充分了解专业与职业前景,从而明确个人的努力方向。大二、大三以及大四年级的学生,应当进行正确的职业思想教育,从择业观培养方面着手,从而使他们能够树立从基层开始工作的思想观念,并且引导他们根据个人的特点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
  (四)高校开始的跆拳道课程内容应当与市场需求接轨
  据调查发现,传统模式下的跆拳道课程开设、教学过程中,高校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更多地偏重于竞技跆拳道方面的内容,然校园环境条件受限,加之其自身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和实践环境,所以只有很少的学生在这项体育运动项目选择时,朝省队或者国家队等专业运动员方向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高校设置跆拳道课程以及学生选择时,应当走向市场,而不是单项选择,需要多元化;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免会因诸多不适应而被淘汰。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快速发展,跆拳道这种独具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已经走进了高校大学生的视野,我们应当辩证地去接受它,并且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此来为实现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程辉.高校跆拳道课程资源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
  [2] 聂锴,蒋成生,任平社.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跆拳道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7).
  [3] 佟秀春.当前我国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实践思路刍议[J].华章.2014(1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国内的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20世纪中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运动训练专业取得了繁荣发展,当前国内已经超过了80所高校开设了运动训练专业。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关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更是“脱颖而出”,成为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就国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归纳出宁海登山健身步道在使用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为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宁海 健身步道 调查 分析  本文通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以河南省城市弱势群体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对河南省城市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促进河南省城市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构建浓厚的群众体育文化氛围,强化社区体育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体育项目也被列入了新的体育比赛项目,这对传统的体育项目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开设更多的民族体育课程,丰富体育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面对当前所遇到的新型的挑战。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训练 分队式教学  毽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新时期我国高等专科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和发展对策问题。文章在分析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教学内容现状、教学方法现状以及学习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和发展建议,希望对我国高等专科院校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发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高等专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体育教学作为基础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升高。排球是一项集体性的团体竞技运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实施高中体育有效性教学,以此增加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有效性 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有效性教学指的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身心进步、参与兴趣以及社会适应程度,有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体育是中专院校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项目,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的有益探索。我国中专院校体育教学近些年来有诸多新进展,但互动体验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设备缺乏以及教学方法不得当等。互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