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启示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较传统的智力因素论及认知理论更具有教学的指导作用。在进行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生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变革传统教学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教育者需要根据教育对象在智能方面的组合,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以体现,潜力得到发掘。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中生物;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一元智能发出了挑战,冲击着唯分数论的教育观点。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鼓励和全面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使其能够得到彰显。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主心骨,只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体现教学的意义和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一,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应该涵盖多个层次,不仅要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提升,还需要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出发。第二,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先预测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独特智能,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专长,在合适的机会、合适的课程中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组织各种活动,考虑学生智能组合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教学。此外,课堂教学的实施还需要从教材本身出发,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只有使用合适的方法,才能更加简单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中体现个体差异性的初衷,可以在多元化教学策略下得以实现。
  语言智能是指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说明、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问答游戏、对话、讨论、辩论与交流、野外实习、社会调查问卷、专题研究报告等活动,鼓励学生多渠道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语言进行生物思维的能力。例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生长素的发展史研究,都可以让语言逻辑性较强、情感豐富的学生来叙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
  逻辑数学智能是指能够计算、量化及考虑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在遗传学中存在较多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特别是公式的推导。例如,遗传平衡定律的公式及应用,可挑选几位数学逻辑较强的学生到讲台上担任“小老师”的角色,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特长,也是其他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同时可以引导班级内的良性竞争。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形、图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对于视觉空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模型,将生物现象以模型教学的方式呈现出来,鼓励学生用简笔画和图片作为自己掌握生物知识的方式和途径,鼓励学生开发智力完善知识体系,适当进行模型制作和画图能力的评比。例如,减数分裂的过程是大多数学生认为的难点,也是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展示减数分裂过程,可以加深其对减数分裂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三大遗传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减数分裂的教学不仅可以用制作模型的方法来开展,还可以让学生饰演染色体,在教室中开展模仿细胞行为的活动,在开展这一活动前,教师可选出几位“导演”,让“导演”选出自己的演员,为其他观众上演一场关于减数分裂的好戏。在活动中,“导演”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得以充分体现,演员们的体能智能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主要思想就是希望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能够展示学生的各种智能。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一旦掌握并认同了这些差异,通过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使学生焕发出来的发展潜能和自信力量将是十分巨大的。每位学生都有他们的独特之处,教师应该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多元化智能理论对新课改下的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我们应该将该理论付诸实践,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李凌雁.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版),2009(12).
  [2]段爱峰,厍文颖.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建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与科技的有效结合,通过微课的有效应用,能够使教学活动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在了解微课的基础上,对其应用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10  作者简介:汤碧
“双创时代”,互联网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好选择。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的认知及创业倾向的具体情况,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多角度地寻求解决方法,特开展此项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调查方法及分析工具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二手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保证研究内容真实有效,笔者从被调
摘 要:文章分析了凝聚态物理学这一学科的历史沿革和它在当代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集中分析了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提出凝聚态物理学在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解释清楚凝聚态物理学的概念,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内容。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  中图分类号:O469 文献标识码:A  一、凝聚态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1.凝聚态物理学的起源  凝聚态物理学的前
一、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变化  1.形式  传统乡镇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比如,以前经常看得见的文化活动就是在乡镇公开放映电影,让群众共同参与,当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越来越高,电视、广播逐渐普及,人们通过这些传媒介质就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这就让传统乡镇文化活动显得过于单一,不能满足现代乡镇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所以乡镇群众文化
中国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在深化教育的职业内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及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职业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在反思中前行,重视通识教育,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健康,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已逐渐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1]。  为解决职业院校开展通识课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课程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