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惊吓反应症一例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1例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

对2012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1例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的临床诊疗随访过程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以"过度惊吓反应症""hyperekplexia""startle disease""GLRB"为检索词查询CNKI、万方及PubMed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8月),对国内外GLRB基因突变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患儿女,1岁。出生后2 h在突然的外界刺激后出现过度惊跳及全身僵硬表现,并每天持续存在。患儿双胞胎妹妹于生后2 h也出现类似症状,7月龄时因一次持续全身僵硬导致窒息死亡。患儿体格检查示点鼻反射阳性。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基因突变分析揭示GLRB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第4内含子c. 298-1G>A(IVS4-1G>A)杂合剪切位点突变和第5外显子c. 347T>C(p. L116P)杂合错义突变,该错义突变为国际上未报道的新突变。其父携带GLRB基因IVS4-1G>A突变,其母携带GLRB基因L116P突变。末次随访年龄为5岁,一直口服氯硝西泮,未再出现明显惊跳及全身僵硬症状,智力发育基本正常,但性情胆小,走路时呈宽基底步态。文献检索共搜集到8篇(均为英文文献)报道39例GLRB基因突变确诊病例,加上本例资料共40例进行合并分析。所有病例均为新生儿期或宫内起病,均可由外界刺激诱发过度的惊吓反应及全身僵硬症状;其次可出现窒息(83%,20/24),摔倒(56%,15/27),斜视(42%,10/24)等表现。脑电图(13例检测者全部)及头颅影像学(90%,28/31)正常或存在与本病不相关或非特异性异常。28例共报道GLRB基因17种突变位点,其中GLRB基因M177R(9例)及IVS5+5G>A(5例)较常见。多数病例(82%,32/39)接受氯硝西泮治疗。经治疗后所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84%(32/38)症状完全消失或仅存在过度的惊吓反应。38例患儿中,智力、运动发育正常13例、落后25例。

结论

本例患儿具有过度惊吓反应症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对氯硝西泮有效的治疗反应,基因突变分析发现GLRB基因突变最终确诊本病。患儿双胞胎妹妹因未能得到及时诊治而死亡,提示早期诊断以及恰当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对Joubert综合征进行临床特点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对2015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临床疑为Joubert综合征的1例患儿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并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该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患儿 男,3月龄21 d,因咳嗽、气喘1月余就诊,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中脑似呈"磨牙状",查体发现手足均为六指畸形,四肢短小,视盘缺损、脉络膜缺损,内脏反位。基因检测发现定位于染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二线抗结核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耐药结核病的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发病相关因素,以出院时的治疗反应作为近期结局指标,了解二线抗结核治疗在儿童耐药结核病中的近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χ2检验用于组间比较。结果在443例结核病患儿中,耐药结核病例46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半乳糖血症(GAL)患病率、GAL基因谱分布及其临床表型。方法利用浙江省筛查中心数据库,统计2013年10月—2015年3月GAL筛查期间所有活产婴儿、新生儿筛查人数,回顾性研究经基因/酶活性检测确诊的GAL病例所有临床资料,分析基因分布及临床特点。结果GAL患病率1/189 857。其中GALⅠ型1例(患病率1/759 428),基因型为c.904+1G>T、c.687G>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