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对太原市各大高校大学生2009年网上消费情况抽样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进行对基本情况(频次模块分析)和深层次情况(Pearson Correlation 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SPSS 大学生 网上消费 分析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243-02
在当今信息科技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消费对大家来说不再陌生。所谓网上消费是指用户为完成消费而在网上虚拟的消费环境中浏览、搜索相关商品信息,从而为消费决策提供所需的必要信息,并实施决策和购买的过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09年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网民数量比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网民数量的增长带动和了网上消费的发展。而在网上消费的大军中,与网络接触频繁的大学生的比例不容忽视。与其他群体的网上消费相比,大学生网上消费具有其独特性。大学生群体尚未进入社会,绝大部分没有独立、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使得大学生在网上消费时要求产品低价格;由于大学生对时尚潮流比较敏感,产品的靓丽外观、最新功能对其会有比其它群体更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使得他们观念较新,思想开放,很容易接受新事物,网上消费、一些新产品在大学生中推广并被接受比较容易;一些产品学习方面的功能会吸引大学生群体。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09年对太原市各大高校大学生网上消费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和SAS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统计分析系统) 、BMDA (Biomedical Programs ,生物医学程序)并称为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三大统计软件。SPSS 目前已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工、农、林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该抽样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12月20日至2009年12月30日,针对大学生在2009年一年内网上消费情况设计问卷,共发放问卷2000份,在太原市各大高校随机发放。
1 基本情况,利用SPSS软件的频次分析模块统计数据
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如表1: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下列结果(仅用语言描述,就不在一一列表了):
结果显示,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占12.6%,来自中小城市的占39.6%,来自农村的占47.8%;对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分析中得出,平均每周的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下的占81.9%,3~8小时的占12.1%,8~12小时的占3.8%,14小时以上的占2.2%;拥有网上消费经历的学生占39%,无网上消费经历的占61%;对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的学生。
(1)消费项目(可多选)主要集中在书籍音像制品(73.24%)、注册会员(42.25%),其次是服装鞋帽饰品(26.76%)、下载收费音乐(26.76%)、在线观看收费电影(25.35%)、网上充值(23.94%)。
在实际问卷调查中,某些问题允许选择的答案是多个,也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会被同时选中,针对这种多选项问题,利用普通的频数分析会比较麻烦,需要手工进行一些额外的计算。为此,SPSS专门设计了一个子菜单Multiple Response 方便这种变量的统计分析[2]。
(2)而选择网上消费的主要原因是省时省力(43.2%),其次是价格便宜(23.5%),当地买不到(20.5%),其他(12.8%)。
(3)平均每次消费金额在50元以下的占35.20%,在50~100元的占45.10%,100-500元的占15.5%,高于500元的占4.2%。
(4)选择网上消费前所考虑的因素最多的是产品质量(32.5%),其次是商家信誉(27.0%),支付的安全性(25.7%),产品价格(10.8%),其他(4%)。
而在实际消费后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中安全问题仅占到9.86%,也就是说,虽然“支付的安全性”是大学生选择网上消费前考虑的较多的因素,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机制的不断健全,大学生真正的网上消费后遇到的安全问题仅占9.86%,遇到最多的还是产品质量和卖家信誉问题。
(5)对网上消费的满意度测量结果是,很满意占4.2%,比较满意占49.3%,一般占42.3%,不太满意占1.4%,很不满意占2.8%。总的来说,大学生对网上消费还是比较满意的。
(6)对没有网上消费经历的学生来说,没有选择网上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感觉不安全占33.33%,对质量不放心占30.6%,不会操作流程或认为程序比较麻烦的占20.56%,其他占15.51%。基于这些原因,这些学生中想要尝试网上消费的仅占27.6%(如表2)。
2 深层次情况,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 进行相关分析
2.1分析影响网上消费经历的因素
以“拥有个人电脑情况”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进行列联分析,利用SPSS得到卡方检验的结果如表3。
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 Q=61.501,P=0.0000,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拥有个人电脑情况”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
用同样的方法对“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及“学生来源地”分别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进行列联分析,得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学生来源地”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2.2 分析影响网上消费满意度的因素
由表4可知,“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前考虑问题”的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68,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认为“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前考虑问题”没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而“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后遇到的问题”的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认为“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考后遇到的问题”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如表4)。
3 结论和建议
3.1 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是必要的
从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9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是3小时以下,只有2.2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是14小时以上,而高校既是知识密集的地方,也是电脑普及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大部分学校为了便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人都建有内部的局域网,校园网站可以24小时全天候开放服务,而且网络使用费用很便宜,但是为什么大学生上网的时间会那么短,原因可能就是由于高校没有较多的先进实验室,学校的网速不是很快,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网上消费。
3.2 进行网上消费便捷性的宣传
从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过网上消费经历的占39%,而没有过网上消费经历的占61%,说明大学生对网上消费不是很了解,网上消费在大学生中还不是很普及,而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教师客户群是稳定的消费群,是别人无法复制的。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和消费倾向,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左右,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是开展网上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大力宣传网上消费是可行的。
3.3 采取有吸引力的价格策略,提高网上购物的信誉度和满意度
虽然商家采用各种手段来减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但价格在消费心理上仍占一席之地。网络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促销费用,使产品价格下降成为现实,而网上销售可以省却中间商,顾客可以直接向生产者订货,从而也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支出,这也是网络营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调查统计数字表明,45.10%的同学所能接受的网上购物交易费用在50~100元。这说明在校大学生消费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网上购物的价格较为敏感。因此,开展网上消费的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以吸引大学生消费者。
3.4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应引起高度关注
从没有网上消费经历的人群中看出,33.33%的人对安全问题不放心,30.6%的人对质量问题很关注,说明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影响网上消费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展网上消费的企业要在质量上把好关,大力关注安全隐患。
3.5 简化网上消费流程
在没有网上消费经历的被调查者中,20.56%的人认为流程麻烦或者不会流程,这说明开展网上消费的企业的网站用户体验做的不是很好,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感受,说明创建简化的消费流程让消费者上网消费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
[2] 郭志刚等.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俊英.特殊消费环境下的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情况析构——从上海周边大学城内大学生看现代大学生消费情况[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42.
关键词:SPSS 大学生 网上消费 分析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243-02
在当今信息科技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消费对大家来说不再陌生。所谓网上消费是指用户为完成消费而在网上虚拟的消费环境中浏览、搜索相关商品信息,从而为消费决策提供所需的必要信息,并实施决策和购买的过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09年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网民数量比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网民数量的增长带动和了网上消费的发展。而在网上消费的大军中,与网络接触频繁的大学生的比例不容忽视。与其他群体的网上消费相比,大学生网上消费具有其独特性。大学生群体尚未进入社会,绝大部分没有独立、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使得大学生在网上消费时要求产品低价格;由于大学生对时尚潮流比较敏感,产品的靓丽外观、最新功能对其会有比其它群体更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使得他们观念较新,思想开放,很容易接受新事物,网上消费、一些新产品在大学生中推广并被接受比较容易;一些产品学习方面的功能会吸引大学生群体。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09年对太原市各大高校大学生网上消费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和SAS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统计分析系统) 、BMDA (Biomedical Programs ,生物医学程序)并称为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三大统计软件。SPSS 目前已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工、农、林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该抽样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12月20日至2009年12月30日,针对大学生在2009年一年内网上消费情况设计问卷,共发放问卷2000份,在太原市各大高校随机发放。
1 基本情况,利用SPSS软件的频次分析模块统计数据
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如表1: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下列结果(仅用语言描述,就不在一一列表了):
结果显示,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占12.6%,来自中小城市的占39.6%,来自农村的占47.8%;对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分析中得出,平均每周的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下的占81.9%,3~8小时的占12.1%,8~12小时的占3.8%,14小时以上的占2.2%;拥有网上消费经历的学生占39%,无网上消费经历的占61%;对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的学生。
(1)消费项目(可多选)主要集中在书籍音像制品(73.24%)、注册会员(42.25%),其次是服装鞋帽饰品(26.76%)、下载收费音乐(26.76%)、在线观看收费电影(25.35%)、网上充值(23.94%)。
在实际问卷调查中,某些问题允许选择的答案是多个,也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会被同时选中,针对这种多选项问题,利用普通的频数分析会比较麻烦,需要手工进行一些额外的计算。为此,SPSS专门设计了一个子菜单Multiple Response 方便这种变量的统计分析[2]。
(2)而选择网上消费的主要原因是省时省力(43.2%),其次是价格便宜(23.5%),当地买不到(20.5%),其他(12.8%)。
(3)平均每次消费金额在50元以下的占35.20%,在50~100元的占45.10%,100-500元的占15.5%,高于500元的占4.2%。
(4)选择网上消费前所考虑的因素最多的是产品质量(32.5%),其次是商家信誉(27.0%),支付的安全性(25.7%),产品价格(10.8%),其他(4%)。
而在实际消费后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中安全问题仅占到9.86%,也就是说,虽然“支付的安全性”是大学生选择网上消费前考虑的较多的因素,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机制的不断健全,大学生真正的网上消费后遇到的安全问题仅占9.86%,遇到最多的还是产品质量和卖家信誉问题。
(5)对网上消费的满意度测量结果是,很满意占4.2%,比较满意占49.3%,一般占42.3%,不太满意占1.4%,很不满意占2.8%。总的来说,大学生对网上消费还是比较满意的。
(6)对没有网上消费经历的学生来说,没有选择网上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感觉不安全占33.33%,对质量不放心占30.6%,不会操作流程或认为程序比较麻烦的占20.56%,其他占15.51%。基于这些原因,这些学生中想要尝试网上消费的仅占27.6%(如表2)。
2 深层次情况,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 进行相关分析
2.1分析影响网上消费经历的因素
以“拥有个人电脑情况”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进行列联分析,利用SPSS得到卡方检验的结果如表3。
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 Q=61.501,P=0.0000,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拥有个人电脑情况”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
用同样的方法对“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及“学生来源地”分别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进行列联分析,得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学生来源地”与“拥有网上消费经历情况”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2.2 分析影响网上消费满意度的因素
由表4可知,“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前考虑问题”的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68,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认为“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前考虑问题”没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而“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后遇到的问题”的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认为“网上消费满意度”与“消费考后遇到的问题”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如表4)。
3 结论和建议
3.1 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是必要的
从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9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是3小时以下,只有2.2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是14小时以上,而高校既是知识密集的地方,也是电脑普及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大部分学校为了便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人都建有内部的局域网,校园网站可以24小时全天候开放服务,而且网络使用费用很便宜,但是为什么大学生上网的时间会那么短,原因可能就是由于高校没有较多的先进实验室,学校的网速不是很快,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网上消费。
3.2 进行网上消费便捷性的宣传
从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过网上消费经历的占39%,而没有过网上消费经历的占61%,说明大学生对网上消费不是很了解,网上消费在大学生中还不是很普及,而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教师客户群是稳定的消费群,是别人无法复制的。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和消费倾向,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左右,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是开展网上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大力宣传网上消费是可行的。
3.3 采取有吸引力的价格策略,提高网上购物的信誉度和满意度
虽然商家采用各种手段来减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但价格在消费心理上仍占一席之地。网络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促销费用,使产品价格下降成为现实,而网上销售可以省却中间商,顾客可以直接向生产者订货,从而也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支出,这也是网络营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调查统计数字表明,45.10%的同学所能接受的网上购物交易费用在50~100元。这说明在校大学生消费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网上购物的价格较为敏感。因此,开展网上消费的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以吸引大学生消费者。
3.4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应引起高度关注
从没有网上消费经历的人群中看出,33.33%的人对安全问题不放心,30.6%的人对质量问题很关注,说明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影响网上消费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展网上消费的企业要在质量上把好关,大力关注安全隐患。
3.5 简化网上消费流程
在没有网上消费经历的被调查者中,20.56%的人认为流程麻烦或者不会流程,这说明开展网上消费的企业的网站用户体验做的不是很好,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感受,说明创建简化的消费流程让消费者上网消费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
[2] 郭志刚等.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俊英.特殊消费环境下的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情况析构——从上海周边大学城内大学生看现代大学生消费情况[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