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红高粱家族》的葛氏译本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本文尝试从词汇、句子等符号层面和意境、文化等模糊层面对《红高粱家族》葛氏译本进行深入剖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原著的审美构成和文本特点,着眼于译者如何在翻译中推进审美再现,如何处理语际转换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读者领略中英版本的不同美感,缩小跨文化的认知差异,为今后莫言作品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莫言;葛浩文;翻译美学
  【作者简介】梅蕾,女,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通讯作者)林静,女,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硕士导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一、引言
  自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作品的曝光度便迅速提升。万方数据库显示,2012年至2017年《红高粱家族》的葛氏译本研究共有78项,从目的论、关联理论、翻译策略等多个角度对《红高粱家族》的中英文本进行分析。但截止201年,还没有作者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对其展开研究。
  二、《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以抗日战争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描写了“我的爷爷”土匪司令余占鳌率领武装抗击日军以及他和“我的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是一部兼具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情怀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三、翻译美学
  本文将《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作为审美客体进行剖析,下面介绍审美客体的定义及构成。
  翻译的审美客体 。翻译的审美客体(TAO)就是译者要翻译加工的原文。TAO的审美构成分为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系统可分为语音层、文字层、词汇层、句段层。非形式系统即情与志,意与象,象征手法也包含其中。
  1.形式系统。形式系统的第一层为语音层,基本单位是音位(phonemes)。在英语中诗歌节奏是以轻重构成,一轻一重为抑扬格(iambic),著名的十四行诗Sonnet便是五步抑扬格,即一行包含五个抑扬格。2.非形式系统。非形式系统也叫作内在形式系统,即“情”“志”“意”“象”。无论是寓情于景、借物言志还是以象释意,所用的手法都是隐喻和象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四、《红高粱家族》译本的审美剖析
  根据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笔者将《红高粱家族》葛氏译本的审美分析划分为三部分:符号美、意境美、文化美。
  1.符号美。a.我们村里一个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对我说:“东北乡,人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女中魁首戴凤莲,花容月貌巧机关,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前……”
  An old woman of ninety-two sang to me,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bamboo clappers: ‘Northeast Gaomi Township, so many men; at Black Water River the battle began;Commander Yu raised his hand, cannon fire to heaven; Jap souls scattered across the plain, never to rise again; the beautiful champion of women, Dai Fenglian, ordered rakes for a barrier, the Jap attack broken ...’
  这段话根据快板的音律所作,快板是中国的传统说唱艺术,以节子掌握节拍,以竹板辅助和烘托气氛,因而译者在前面稍加解释“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bamboo clappers”。译文气势上有所减弱,节奏也更加迟缓,很难体会到原著中老太太自豪而高涨的情绪。
  b. 青天哟--蓝天哟--花花绿绿的天哟--棒槌哟亲哥哟你死了--可就塌了妹妹的天哟--。
  A blue sky yo – a sapphire sky yo – a painted sky yo – a mighty cudgel yo – dear elder brother yo – death has claimed you – you have brought down little sister’s sky yo –.
  这是女人悼念亡夫时唱的哭丧歌,具有山东小调的特点,曲调婉转悠扬。译者选择了异化的处理策略,保留了歌曲的节奏,甚至能够感受到上扬的音调。
  小说中最出彩的莫过于修辞格的使用,体现了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运用语言的张力。
  c.破篷布上,漏出几颗鬼鬼祟祟的星辰。(拟人)
  Stars winked slyly through holes in the tattered tarpaulin above him.
  “鬼鬼祟祟”通常形容人的动作,作者将闪烁的星星其拟人化,描绘夜空中寥寥几个星星若隐若现的场景。
  d. 像不像余司令?是余司令下的种子。
  豆官,我想你娘。豆官,我要吃你娘那两个插枣饽饽。
  “A lot like Commander Yu, isn’t he?”“Commander Yu’s seed.”
  “Douguan, I miss your mom.”“Douguan, I feel like nibbling those date-topped buns of hers.”
  這是余司令的下属故意激怒豆官时所说的话,“种子”指代的是“子女”“插枣饽饽”指代女人的乳房。这句话中的借代通俗易懂又不乏想象力,译者采用了直译,让外国读者也能直接感受到汉语的特色和表现力。   e.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
  A bright round moon climbed slowly in the sky above the solemn, silent sorghum fields, bathing the tassels in its light until they shimmered like mercury. Among the chiselled flecks of moonlight Father caught a whiff of the same sickly odour, far stronger than anything you might smell today. Commander Yu was leading him by the hand through the sorghum, where three hundred fellow villagers, heads pillowed on their arms, were strewn across the ground.
  这段文字的重点在用词。“明月冉冉升起”译者译作 “climb slowly”,将明月的动作拟人化;“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译作 “bathing the tassels in its light ”,不仅描绘出高粱沐浴在月光下的感觉,更用tassels指代高粱穗子,赞其拥有流苏一般的纤长柔顺;“叠股枕臂”被译作 “ heads pillowed on their arms”属于直译,但作者描述的是300多具尸体堆叠的场景,并非是头枕在手上的含义,译为“stack in folds”效果更佳。
  2.意境美。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还有非形式系统,即“情”与“志”,“意”与“象”。
  奶奶软疲疲地随着父亲转身进屋。刚刚进屋,就听到从东南方向传来一阵浪潮般的喧闹,紧接着响了一枪……父亲现在趴的地方,那时候堆满了洁白的石条和石块……去年初夏的高粱在堤外忧悒沉重地发着呆。遍野的高粱都在痛哭。父亲和奶奶听到那声枪响不久,就和村里的若干老弱妇孺被日本兵驱赶到这里。
  Father took grandma by the hand and led her inside. She followed meekly. They’d barely stepped inside when they heard waves of commotion from the southeast, followed by the crack of rifle fire…Shortly after he and Grandma heard the gunfire, they were herded over to the dike, along with a number of villagers – elderly, young, sick, and disabled – by Japanese soldiers.
  小说中不断出现时空切換,表明莫言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采用了常规叙述、倒叙、插叙、预叙等多种叙事方式让读者穿梭在不同的时空中,紧张而不忍释卷。但原文的交叉叙述、时空交错对英语读者可能构成阅读障碍。因此,译者调整了叙述方式,将插入的回忆片段移到本段的后半部分,尽量将故事的时空关系常规化。
  奶奶注视着红高粱,在她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像魔鬼,时而像亲人……它们红红绿绿,白白黑黑,蓝蓝绿绿,它们哈哈大笑,它们嚎啕大哭,哭出的眼泪像雨点一样打在奶奶心中那一片苍凉的沙滩上。
  She gazes at the sorghum, and through the dimness of her vision the stalks turn crafty and surpassingly beautiful, grotesque, and bizarre. They begin to moan, to writhe, to shout, to entwine her…They are red and green, they are black and white, they are blue and green; they are laughing heartily, they are crying pitifully. Their tears are raindrops beating against the desolate sandbar of her heart.
  这个片段是“我奶奶”临死前眼中的红高粱景象。这里的高粱嗜血成性,丑恶肮脏,正是对日本侵略者罪恶行径的真实写照。葛浩文在翻译本段时没有过多改写句式,因为S V1 V2 V3 V4的句式在汉英中都适用,这种整齐的主谓宾重复句型形成多组对仗和排比,有助于增强气势,升华情感。
  3.文化美。莫言的作品中蕴含着浓烈原始的地域文化。以下列举了《红高粱家族》中一些负载文化信息的词句和译文。
  挂彩 wounded,拤饼 fistcake,留下买路钱 Nobody passes without paying a toll,你好大的命 The heavens have smiled on you,心急喝不得热粘粥 Greedy eaters never get the hot gruel.
  只有少数采用了直译,其余的都尽量同上下文结合,文化色彩都未流失。如拤饼的翻译是自创新词,名字中又暗含渊源;许多俗语早有前人译过,但葛根据语境来选定翻译策略,保证译文的忠实贴切。   北斗勺子星--北斗主死,南斗簸箕星--南斗司生,八角玻璃井--缺了一块砖,焦灼的牛郎要上吊,忧愁的织女要跳河……都在头上悬着。
  the ladle of Ursa Major (signifying death), the basket of Sagittarius (representing life); Octans, the glass well, missing one of its tiles; the anxious Herd Boy (Altair), about to hang himself; the mournful Weaving Girl (Vega), about to drown herself in the river……
  为了减少文化障碍,方便阅读,葛将原文中的北斗星、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都翻译为外国读者熟悉的星座名称:北斗星属于大熊星座(Ursa),南斗位于人马座(Sagittarius)。
  轿夫抬轿从街上走,迈的都是八字步,号称「踩街」……步履不齐的不是好汉,手扶轿杆的不是好汉,够格的轿夫都是双手卡腰,步调一致,轿子颠动的节奏要和上吹鼓手们吹出的凄美音乐……轿子走到平川旷野,轿夫们便撒了野,这一是为了赶路,二是要折腾一下新娘。
  As the bearers carried their load down the path, their feet left a series of V imprints known as ‘tramples’ in the dirt. It was unseemly to ‘trample’ with an uneven cadence or to grip the poles, and the best bearers kept their hands on their hips the whole time, rocking the sedan chair in perfect rhythm with the musicians’ haunting tunes…When the sedan chair reached the plains, the bearers began to get a little sloppy, both to make up time and to torment their passenger.
  葛采用意譯,将“八字步”译作“V imprint”,更生动地描绘了踩街的步伐和姿势。但是将“撒野”译为“sloppy”则很难表现出轿夫故意戏弄新娘时放肆的姿态,“折腾”一词在英文中也很难找到形象的表达,由此可以体现出文化的部分不可译性。
  五、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红高粱家族》本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而译者葛浩文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大部分审美信息的再现,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1.在形式系统层面,由于汉英文字-语言系统大不相同,节奏在英译时很难找到对应,尝试套用目的语中常见的格律来代替;韵即使不能对应,也要尽量保留原文的音韵美。2.在非形式系统层面,中西方的作家都十分重视寓情于景、借物言志,这要求译者足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作品的主题思想,充分思考哪些部分可以改写或省略,甚至稍加解释帮助读者理解。3.在文化层面,考虑到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有些片段需要改写,但这不代表迎合外国读者的口味而放低本国文化的姿态,中国作品在国外不受欢迎是因为译者无法连通中西文化,不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这需要作家、译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
  本文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审美客体,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为《红高粱家族》英译研究开拓一个全新的视角,相信未来翻译美学的文本研究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修订本[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刘宓庆,章艳. 翻译美学理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莫言.红高粱家族[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各行业之间,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往来都愈发密切,当今时代逐渐进入电子商务的时代环境,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是当今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条件,也是必然需求。因此,在如今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商务英语的翻译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既是为了保证世界各国家之间的往来,也是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商务英语翻译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
【摘要】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交网络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大学英语教学已不再采用单一化教学模式,微课逐渐走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本文主要对微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微课;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应用  【作者简介】李灏(1989.07.25-),女,汉族,河北人,长沙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  在当前的信息化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英语核心素养。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拓宽了小学英语教材范围,促使学生能够在更加突出能力培养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坚实的英语基础。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养成在终身发展过程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我们基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框架,有效引入英语绘本作为校本教材,促使学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
【摘要】英语戏剧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有趣而高效的新方法。通过英语戏剧表演,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英语文化素养获得提升,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团队意识获得培养。  【关键词】英语;戏剧;语言能力;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王霞,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教材的语言素材应该尽可能取自英语国家真实使用的语言,如图书、杂志等各种语言媒介中使用的材料。”戏剧艺术正是一门综合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然而随着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通过电视、音像、网络信息、书刊杂志等教学资源,必然会激发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英语绘本具有优美的文字、多彩的图案、丰富的意境,能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本文主要通过讲述英语绘本的特点、英语绘本在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和运用英语绘本等等,进一步说明合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事物如微博、微信、微新闻等层出不穷,在改变及优化人们认知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微课作为教育领域的新兴事物,在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工具。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为切入点,针对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对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课
【摘要】“答中外記者问”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专业学生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目的论,分析张璐在翻译答中外记者问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时所采取的口译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张璐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特定的受众以及翻译的目的选取增译、转译、减译等策略,从而到达传递信息以及政策解读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口译;答中外记者问  【作者简介】刘琦琪(1990-),女,汉族,吉林省长春人,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
【摘要】机场运营安全是近年来不断加强重视的一个课题。因此,首次创建一个有关机场运营安全系统的双语语料库有益于加强对机场运营的管理。本文以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对以机场运营安全为导向的英汉平行语料库中数据的检索、分析,汇总出民航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由于被动语态在民航英语中的广泛应用,并与汉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被动语态在民航英语中的翻译存在不小的难度。该研究结论有
【摘要】语言和文化相互关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培养必不可少。而目前的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教师和学生将语言技能的提高作为首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将以情境建构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英语精读课上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及其文化导入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升语言学习兴趣,以促进语言学习效果。  【关键词】精读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评定标准也越来越高,掌握英语已经成为当前学生的必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英语学科中部分核心素养比较适合在跨学科教育理念下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延伸、跨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等方面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跨学科;中职学生;核心素养;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宋海霞,南京新港中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