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表现出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利弊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领域,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从高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来看,人们对其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与弊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呈现的基本是板书教学,精彩的教学内容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图表或模型展示,凭学生自己去想象,不少学生望而生畏。而现代多媒体教学能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然后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2.大密度的信息呈现,拓展学生视野
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大信息量的知识传授,以图像动画代替语言的描绘,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极强的直观性、活泼性和教育性,速度快,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为学生积累信息提供了视野空间。
3.多样的信息转化,降低教学难点
生物学科细微、动态、抽象的特点,使得生物学知识信息不容易直接被学生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通过转换变成一种直观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让学生耳闻目睹、有身临其境之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1.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时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性风格传统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忽视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原则,很可能使多媒体在课堂上“喧宾夺主”,教师沦为放映员的角色。还有些教师自己不会制作课件,从网上下载一些软件简单拼凑,或干脆买现成教学软件,造成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自己的教学特长和风格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 。
2.多媒体模拟实验在实现课堂效果方面有诸多不确定性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模拟动画跟实际过程相比,给实验教学功能的实现增添了不确定性。有些生物现象原本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旦改为模拟动画,学生就失去了亲身参与操作、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有些模拟过程进行的很快,没有给出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使演示流于形式。所以如果一味地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可能会使学生养成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理解生命本质,不愿动手做的不良习惯。
3.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形象、直观,过程进行的过快,有时过分依赖多媒体展示,推理分析的任务基本上由多媒体按程序完成,学生就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淡化或放弃对问题的主动思考,造成思维能力降低甚至封闭,进而抑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均衡性。
三、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几点思考
1.要把握好应用的尺度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能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但并不等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取代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学生实验。通过直接观察动植物的标本、切片、生活习性等,可能比观察图像、录像会更直观更清楚。因些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使用的尺度。
2.不能用多媒体技术取代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验中动态微观的过程或周期较长的过程进行宏观连续的模拟。但是让学生只观察录像和动画而不亲自动手做实验,以多媒体技术取代实验教学是不可取的,用多媒体制作出来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也会让学生产生怀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是有助于实验教学,但绝对不能取代实验教学。
3.注重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如果教育思想不更新,多媒体技术高强度的“灌输”,会成为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具。为此,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永远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总体上讲,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利大于弊,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才会极大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莉.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对策.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
[2] 王常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5。
(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第四中学 74520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利弊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领域,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从高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来看,人们对其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与弊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呈现的基本是板书教学,精彩的教学内容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图表或模型展示,凭学生自己去想象,不少学生望而生畏。而现代多媒体教学能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然后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2.大密度的信息呈现,拓展学生视野
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大信息量的知识传授,以图像动画代替语言的描绘,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极强的直观性、活泼性和教育性,速度快,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为学生积累信息提供了视野空间。
3.多样的信息转化,降低教学难点
生物学科细微、动态、抽象的特点,使得生物学知识信息不容易直接被学生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通过转换变成一种直观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让学生耳闻目睹、有身临其境之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1.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时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性风格传统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忽视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原则,很可能使多媒体在课堂上“喧宾夺主”,教师沦为放映员的角色。还有些教师自己不会制作课件,从网上下载一些软件简单拼凑,或干脆买现成教学软件,造成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自己的教学特长和风格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 。
2.多媒体模拟实验在实现课堂效果方面有诸多不确定性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模拟动画跟实际过程相比,给实验教学功能的实现增添了不确定性。有些生物现象原本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旦改为模拟动画,学生就失去了亲身参与操作、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有些模拟过程进行的很快,没有给出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使演示流于形式。所以如果一味地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可能会使学生养成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理解生命本质,不愿动手做的不良习惯。
3.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形象、直观,过程进行的过快,有时过分依赖多媒体展示,推理分析的任务基本上由多媒体按程序完成,学生就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淡化或放弃对问题的主动思考,造成思维能力降低甚至封闭,进而抑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均衡性。
三、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几点思考
1.要把握好应用的尺度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能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但并不等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取代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学生实验。通过直接观察动植物的标本、切片、生活习性等,可能比观察图像、录像会更直观更清楚。因些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使用的尺度。
2.不能用多媒体技术取代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验中动态微观的过程或周期较长的过程进行宏观连续的模拟。但是让学生只观察录像和动画而不亲自动手做实验,以多媒体技术取代实验教学是不可取的,用多媒体制作出来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也会让学生产生怀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是有助于实验教学,但绝对不能取代实验教学。
3.注重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如果教育思想不更新,多媒体技术高强度的“灌输”,会成为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具。为此,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永远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总体上讲,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利大于弊,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才会极大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莉.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对策.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
[2] 王常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5。
(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第四中学 74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