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皮肤饥饿”的男孩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压力;自残;初中生;个案辅导
  小楠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一天接到同事姜老师的电话,说他的侄子小楠在我市某初中读初二,不好好学习,现在嚷着要转校,否则就不念书了,家里人问为什么也不说,反正就是不想在这个学校读了。家里人没有办法,请我帮忙和孩子聊聊。我告诉他我这里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保证孩子是自愿过来的,否则辅导将不会产生效果。
  第二天下午,小楠在父母和叔叔的陪同下来到了辅导室。小楠穿了一身运动服,很瘦,脸色不太好,头总是低着,很羞涩。我请他们四人坐下并给每人倒了杯水,询问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小楠一直没有说话,都是爸爸在回答。然后我请同事带着小楠在心理活动室随便看看,向小楠的父母了解了小楠的一些具体情况。小楠家在农村,从小学开始离开家在市里寄宿上学,父母都是农民,后来父母经营了一家粮食收购站,经济条件渐渐好转,现在已经是镇上最富裕的家庭。父母越来越忙,本来就不太懂教育的他们更加顾不上关心教育孩子了,只是在经济上尽量满足小楠提出的各种要求。父母认为小楠提出转校是因为小楠太不懂事了,为什么别人都能在这个学校读下去,而只有他受不了呢?看得出来,小楠的父母也很担心和着急,但是他们更多的是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与父母聊过之后,我问小楠:“你是想要父母陪着还是想和老师单独聊一聊?”小楠看了爸爸一眼,小声说:“还是我自己吧。”于是我把小楠带到了个体辅导室。
  看到自己的血往外流,感觉心里
  舒服了很多
  小楠表现得很紧张,拘谨地坐在椅子上,低着头。面对小楠这样的来访者,首先一定要尽量消除他这种极度紧张感,否则很难建立起有效的咨访关系。于是我微笑着对小楠说:“小楠,你这双红色运动鞋真漂亮,我也想给我弟弟买一双呢!”曾经有一篇文章说过,遇到那些怕生紧张的孩子可以先夸夸他们的鞋子,这样孩子就会顺着你的视线一起朝下看,不会被你这个陌生的脸吓到和感到尴尬,而是有一个他们可以安心看着的东西,这样他们就能渐渐习惯你的声音和存在。这招确实奏效,小楠的神情稍稍放松了一点。
  我微笑着用尽量柔和的语气对小楠说:“小楠,老师想和你正式认识一下。”我伸出右手:“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是这里的心理老师,你可以叫我金老师,现在该轮到你作自我介绍了。”小楠伸出右手与我握手,我感到他的肢体很僵硬,他小声说:“我叫小楠,现在读初二。”
  接着我让小楠说说现在上学的感受。为了打消他对我之前与他父母了解情况所产生的顾虑,我说:“刚才我向你的爸爸妈妈了解到了你的一些情况,但是我还想听你说说,不是我不信任他们,不相信他们的话,而是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他们可能只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现在老师想听你说。”这句话让小楠很受用,他并没有排斥,而是慢慢地讲起了他的经历。
  小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父母,在市里住宿上学。起初的时候还因为想家哭了好多次,后来渐渐就不想家了。回到家里和父母也说不上多少话,起初是因为爸妈忙,后来自己也不想和他们交流了,父母问一句就说一句。小学毕业升初中时他想上四中,但是父母从亲戚朋友那儿听说,他现在就读的学校管理比较严格,认为严厉一点好,就强制他选择了这所学校。该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的要求异常严格,小楠说同学们每天写作业到很晚,他最晚的时候写到半夜一点多。有几次因为太困了没有写完,老师就罚写,导致更晚才能睡觉,然后白天上课就很困,但是又不敢睡,所以特别难受。在与同学的关系上,由于小楠性格比较孤僻,在上初中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甚至几乎没有跟同桌说过话。试想在这样一种高压环境下,再加上小楠从小的家庭背景,他内心承受的是怎样一种煎熬。
  在讲述中小楠特别平静地挽起袖子,让我看他左臂上的伤疤,我看到他胳膊上有或新或旧、或深或浅的七八道伤痕。较早的伤疤是较浅横向的,越新的伤疤越深,最近一次的是纵向的大约十厘米长一条较深的疤痕。通过这一道道疤痕可以推断出小楠内心的变化过程,起初也会害怕,只是试探性地割伤自己,后来对自己的伤害越来越严重。在看到这些伤疤的那一刻,我极力掩饰我的震惊和心疼,以免小楠尴尬。我轻轻抚摸小楠的胳膊,问他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他说:“就是在我心情非常压抑的时候躲在厕所割的,看到自己的血往外流,感觉心里好像舒服了很多。”原来小楠身体的疼痛与心里的痛苦比起来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根据小楠的情况,我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
  来,让我抱抱你
  小楠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行为问题,是因为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导致的性格缺陷以及过重的学业压力。小楠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缺少亲人朋友的关怀,从小楠在辅导过程中情绪和肢体的紧张程度看,我猜想他可能患有“皮肤饥饿症”。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的温血动物一生下来就有被触摸的需求。如果这种需求被剥夺,个体就会丧失欲望,导致生长迟缓,并会产生不正常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皮肤饥饿症”。
  我对小楠说:“老师非常理解你现在的这种感受,而且也很佩服你,你是一个非常坚强的男孩,你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心里这么难受,却没有伤害别人也没有让父母担心,而是自己承担下来,你很了不起。但是老师能感受到,你现在心里很累也很难过。”我摸摸小楠的头说:“来,让老师抱抱你吧。”我拥抱着他,轻拍他的头和肩,感觉到他很僵硬,对我的拥抱无所适从,这是皮肤饥饿症的典型表现。
  请你爱自己,用更积极的方式减压
  我带小楠来到音乐放松室,借助音乐放松椅和放松训练指导语帮他做了30分钟的放松训练,做完之后小楠说感觉舒服多了。我对小楠说:“每个人都有感觉压力大的时候,我也是一样,所以我们都要学会一些处理压力的方法,比如刚才做过的放松训练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然后我让小楠说说他还知道哪些放松方法,小楠说,可以听听音乐或者写日记。我表示赞同,并且告诉他还可以通过运动,以及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等,这些都是比较积极的减压方式。   接着我对小楠说:“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宝贵和独一无二的是什么吗?”小楠困惑地看着我,我摸摸他的头说:“就是你啊,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小楠了,所以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和独一无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所以我们要学会爱自己,以后不要再伤害自己了,好吗?感觉压力大的时候用我们刚才说的方法试试。”小楠点点头。
  喜欢跳街舞?好,加油吧!
  有研究表明,培养积极兴趣可以提高自信,转移学业压力。在谈话中,我询问小楠有什么兴趣爱好,小楠说他喜欢跳街舞,并且特别羡慕那些会弹吉他的同学。我表示赞同,并且对他说:“我也特别羡慕那些能歌善舞、有特长的同学。记得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学院里举行迎新晚会,我看着台上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得到大家的赞美,心里特别羡慕,那时候心里特别后悔自己为什么就没有培养一项特长呢!唉,真是‘特长到用时方恨无啊’……”我告诉小楠希望他能够坚持自己的兴趣,并且多多练习,以后有机会向我和其他人展示展示,小楠笑笑说“好”。看到小楠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我的心里也轻松了许多,小楠正在一点点敞开自己封闭的内心。
  为了孩子,请你们作出改变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一个孩子如果出现问题,那么从他的原生家庭中一定能够找到根源。小楠很小就离开父母,对父母的依恋感在尚未得到巩固时就被剥夺,导致小楠缺乏安全感,与父母的关系比较淡漠,渐渐形成了孤独的性格。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可知,小楠在6~12岁学龄期由于缺少家长的陪伴和关注,没有从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形成自信的人格。家长只是在经济上满足小楠的需求,而没有在精神和心理层面给予小楠应有的关怀。在出现问题之后,家长只是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于孩子不懂事、意志力薄弱,而没有在更深层次上寻找原因和对策。对于小楠出现自残的行为,家长也只是隐约知道,并没有太在意。
  小楠的问题如果想要得到彻底解决,仅仅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必须作出积极改变。我向家长描述了小楠的行为问题和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小楠父母听了之后非常动容。因为他们都是在困苦的生活中长大的一辈,以为只要给孩子好的条件,孩子就会很幸福,没有意识到孩子也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他们说,自己那么辛苦去赚钱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甚至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他们将后悔莫及。
  小楠的父母决定暂时让小楠休学,带着小楠去外地游玩,希望能够增加与孩子的沟通,能够真正走进小楠的心里,打开他的心锁。我建议父母尤其是与小楠关系较好的母亲在合适的时机多抱抱、抚摸孩子,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另外,我还建议家长鼓励、支持孩子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参加街舞社团,在专业机构学习街舞、吉他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又可以增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对小楠的改变和成长会有好处。
  咨询结束后,我把小楠一家送到门口,对小楠说:“小楠,今天你对金老师说了很多你内心的秘密,我要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所以再给老师一个拥抱吧!”我抱抱小楠,并且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接着说:“那你有没有什么想对老师表达的呢?”小楠说:“我也要谢谢您。”我说:“那好,请你也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吧。”小楠先是向我鞠了一躬,我笑着张开双臂,小楠走过来再一次拥抱我,这次的拥抱我明显感到小楠的身体不那么紧张和无所适从了。
  一个月之后,小楠的父亲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带着小楠去外面玩了十多天,然后回到家里让小楠陪着他们工作,并且为小楠报名了一个街舞班,有时间就让小楠去学习,现在的小楠比以前爱笑了,与父母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现在,他已经联系好了小楠最初想去的四中,准备让小楠转校过去。我对小楠的爸爸表示,很高兴小楠有这样的转变,但是也请他们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因为小楠问题的成因多种,而且时间较长,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改变也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彻底完成的,这需要有利于小楠成长的环境和相应的时间,所以请家长有耐心、有信心,陪着孩子一起渡过难关,共同成长。小楠的爸爸说,为了孩子,他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无论多难。
  【个案思考】
  以前我曾接触过几例具有自残行为的个案,但是像小楠这样严重的还是第一次。在辅导过程中,随着小楠的心门渐渐打开,我愈发强烈地感受到小楠内心的压抑和痛苦。这样一个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看起来很早懂事,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但是在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他是那样孤单和无助。过早离开父母使他忘记了有困难可以向父母求助;孤僻害羞的性格使他意识不到可以找同伴求援;学校管理的严苛使他无法将老师当成可以倾诉的对象。在偌大的世界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找不到可以宣泄的出口,所以只能选择伤害自己。
  小楠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这里我想着重分析家庭因素。随着工作经验不断积累,接触案例不断增多,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在以往的辅导经验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父母性格组合或者养育方式。
  第一,父亲懦弱,母亲强势。这种家庭类型对男孩子的影响尤为突出,孩子容易表现出性别角色混乱、不自信、优柔寡断的特点。因为对男孩来说,父亲是他潜意识中模仿的对象,而父母角色过度异位会使男孩无所适从。
  第二,父亲过于强势甚至具有暴力倾向,母亲忍让。在这类家庭中成长的男孩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消极表现:一类男孩容易产生同父亲类似的暴力倾向,且性格暴躁、缺乏耐心;另一类男孩则完全相反,表现出恐惧、懦弱、易退缩、意志力薄弱等特点。对于女孩来说,则容易表现出畏首畏尾、自卑、多疑、孤僻等性格特征。
  第三,过早离开父母,寄宿求学。此类型的男孩子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他们更容易出现男女生交往过密的情况,而且一旦陷入其中很难自拔,因为在潜意识中他们或多或少将对方当成自己依恋的“母性形象”,一旦关系破裂,对他们的打击巨大。除此之外,还易出现孤僻、自卑等问题。
  第四,从小离开父母,由祖父母一辈照顾。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更易出现叛逆心理,与父母关系更为紧张。
  第五,父母工作过于忙碌,对孩子缺少陪伴。此类家庭的孩子易出现孤僻、冷漠、自卑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在了工作上,对孩子的陪伴越来越少,隔代抚养现象日益普遍,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孩子必须建立和形成的性格特征或行为习惯,很多时候一旦错过这一关键期,孩子形成的问题将是不可逆的,用再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难以弥补。所以,请父母们切勿大意,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培养快乐和谐、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最为重要的。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第五中学,通辽,02800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心理剧;适应;梦想;成长  【剧情简介】  新疆同学娜迪热,带着父母的嘱托和期待迈进内高班,初入内高班时怀着雄心壮志,来到内高班后却产生了心理落差、孤独感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学习上的压力亦让她感到失落。在身边一群热情的新疆同学的帮助下,她克服困难,不断努力并获得了进步。考上清华大学的师姐的来信给了她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她决定坚定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奋进。  【心理剧技术】  对比、转变、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微教育”;知心情怀  小学阶段是学生观念形成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潜伏期和初发期,需要从根本上加以关注和矫正,才能防微杜渐。威海市鲸园小学以“治未病”的工作理念,剖幽析微,关注学生心理细微处的需求,通过“心育微课程”“智力微训练”等方式,给学生以最明确有效的指导,深入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家校微培训”,提升教育者的心育能力。  一、心育
张岩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是一位年轻有为、具有专业知识和人文情怀的校长。他提出了以人为本、从“心”育人理念,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张校长在教学上打造了南岗“百花教研”文化品牌,在德育上创建了“德蕴心香”的教研氛围,即德育和心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德育心育相融合的教研新途径。  在张岩炜校长的带领下,进修学校建立了区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教研;成立了区心育工作
摘要:二胎来临之际,如果大孩正处于三至五年级,正是情绪张扬、个性凸显之时,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大孩的心理预案与合理引导,大孩就容易做出一系列错误的行动。这时班主任不仅应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更应对家长的观念意识给予正确的导向,以入户家访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深入交谈,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综合表现,同家长一同深入剖析解读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错误信念,并协同家长一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行动计划。最终,班主任借
〔摘要〕生涯教育,是连接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的教育。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构建一到九年级生涯教育目标体系,细化生涯教育内容,可以为干部教师实施生涯教育提供依据;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生涯教育,丰富了学生生活,提高了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树立目标的意识,并转化成了每天的实际行动,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生涯教育;体系;九年一贯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
〔关键词〕家庭环境;冲动;霸道;改变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近年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不禁让人担忧。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孩子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固的。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深入
〔关键词〕生命教育;抗击疫情;心理班会;初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8-0014-03  【活动背景】  爆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14亿人的心,每天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让人们感受到恐惧和焦虑。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都投入这场抗击疫情、守护生命的战“疫”当中,“生命”这个永恒的话题也再次萦绕在人们心头。
刘玉梅,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育人者先自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始终注重个人的修为,坚持不懈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并学以致用。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求隆隆烈烈,脚踏实地,一直致力于学生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校长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导航员和引领者,她与全体教师一道结合学校现状,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家长学校建设,将学校、社区、家
〔关键词〕从众现象;情境因素;实验研究  一、引言  在学校课堂里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学生:“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了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清楚了。”是真的清楚明白了吗?也许未必,说不定其中还有一些学生顺了大流,人云亦云呢。这就是“从众现象”(conformity)。心理学家梅耶(Myers)将其定义为个体在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Franzoi将其定义为对知觉到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生成;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4-0077-02  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也越来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父母的抱怨却越来越多,有的说孩子总是听不进去父母的管教,有的抱怨孩子越来越不懂事,怎么说都不听,有的说现在和孩子好好说句话怎么这么难。专家调查研究发现,我国70%的家庭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