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偏氟乙烯膜上的辐照接枝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子加速器(EB)预辐照接枝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了PVDF-g-PMMA膜。研究了辐照剂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溶剂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接枝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反应初期接枝率随着单体质量分数的增大迅速增加,当单体质量分数达40%时,增加缓慢;单体质量分数达70%时,接枝率最高;从40℃开始接枝率缓慢上升,至60℃时陡增,之后接枝率基本不变;醇类是接枝反应很好的溶剂。用FT-IR、DSC分析了接枝物的组成及热性能。接枝膜
其他文献
以2-氯苯甲醛与2,4-二氯苯乙酮缩合形成α,β不饱和酮,然后和水合肼关环形成3-(2,4-二氯苯基)-5-(2-氯苯基)吡唑结构骨架,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2,4-二氯苯基)-5-(2-氯苯基)-4,5
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负载金属氧化物的方法进行改性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孔结构、扫描电镜性质表征,采用热分析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污泥吸附剂在
用柠檬酸法合成一系列Ni-Ce氧化物(Ni1-xCex-O,x为0.00~1.0),并通过XRD、TP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助剂Ce的加入对NiO物相和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这类催化剂在甲烷低温催化燃烧过程
建立了体液中卡托普利的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分析法,并用于血清、尿液中卡托普利含量的测定。对电泳介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采用3.0mm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2种不同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给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和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外加偏置电位和电解液的性质对纳米TiO2膜的界面结构和
通过Monel合金电极上硝基苯(NB)直接电还原合成对氨基苯酚(PAP)。实验发现,反应初期PAP产率接近Cu-Hg电极;随反应进行,PAP产率缓慢降低,500h以内可稳定在70%以上;随反应的继续进行,PAP产
以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TiO2能够有效催化降解溶液中的DBP,去除效率80.1%。降解过程中体系酸度发生明显变
以Co(Ⅱ)为模板,通过邻苯二腈在SnO2纳米颗粒表面直接原位合成酞菁钴(Co(Ⅱ)Pc)/SnO2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RD、TG-DTA、UV-Vis和FT-IR等测试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材料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