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CT技术定量观察和测量C3~7双侧椎小关节的形态及角度来探究椎小关节不对称性(FT)与颈椎间盘突出症(CD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25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1例单一节段颈椎间盘后外侧突出型患者作为CDH组,另选取同时期50例无颈椎间盘突出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颈椎CT横断位扫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测量C3~7节段双侧椎小关节角度,将左右两侧的小关节角度差大于7°定义为FT,FT记录为左右两侧小关节矢状角度差值的绝对值.结果 CDH组中C3~4节段突出9例、C4~5段19例,C5~6段51例,C6~7段22例,存在FT的分别为8、12、37、14例.在C3~4、C4~5、C5~6和C6~7节段,CDH组比对照组有更多的椎小关节不对称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2、<0.001、0.001).在C3~4、C4~5、C5~6和C6~7节段,CDH组的椎小关节不对称性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48、0.001、0.018).在CDH组,在C4~5、C5~6和C6~7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侧的椎小关节角度明显大于未突出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32、0.023).结论 在C3~7节段,FT与CDH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在C3~7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中FT发生率明显大于无颈椎间盘突出者,且双侧椎小关节角度差值比无颈椎间盘突出者更显著,在C3~4节段,椎间盘突出侧与健侧椎小关节角度无显著性差异,而C4~7节段椎间盘突出侧小关节角度明显大于健侧.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SCL-90各因子分均值与全国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以及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岗位和对轮休制度承受程度是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
目的 分析心脏重症监护室(CCU)及肿瘤内科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CCU及肿瘤内科行PICC患者188例,其中发生PICC相关血栓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另152例未发生PICC相关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PICC后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结果 PICC带管患者血栓发生率为19.14%(36/188),其中无症状血栓发生率为77.78%(28/36),有症状血栓发生率为22.23%(8/36).年龄大于
目的 通过对卒中中心建立前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分析,探讨建立卒中中心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因出血性脑卒中来院治疗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各60例,卒中中心建立后为观察组,卒中中心建立前为对照组,对所抽取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的条件下,从抢救介入时间,患者的窒息率、死亡率、血肿扩大率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抢救介入时间,患者的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死亡率及血肿扩大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