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在病程、年龄方面的分布特点,以及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五型,对临床资料进行调查,进行肝功能检测,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病程越长,中医证型多趋向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及瘀血阻络型(P〈0.05)。ALT、AST在湿热中阻及肝郁脾虚型明显高于其他三型(P〈0.05)。TBIL,DBIL值异常主要见于湿热中阻型,且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湿热中阻型及肝郁脾虚型
其他文献
骨折愈合后期普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往往出现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疼痛等症状。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功能锻炼、理疗等,虽有疗效,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而且在治疗
麻醉科是外科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承担院内各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麻醉科工作质量与患者预后及疗效密切相关。为了更好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只有不断加强麻醉科医
"气虚发热"是一种与气虚病因或证候相关的发热病证,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其病机理论涉及多方面因素。讨论方法:以相关中医理论文献为基础,立足不同角度分析各种"气虚发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