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中的情感魅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希望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到情感的满足、个性的张扬,让学生对音乐课保持喜欢、向往的状态。音乐课也是师生们共同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天地。音乐课应该让音乐教师快乐,学生个性活泼,师生情感和谐,在音乐天地里徜徉,共建和谐课堂。
  一、激发学生情感,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总之,就是要让学生有情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爱心,发展良好的情感价值观。教师要研究学生情感,了解学生情感,及时捕捉情感信号,不断优化情感环境,用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1、走近学生,让学生有快乐感
  学生在音乐课上首先要找到快乐,其次才是知识。在音乐课上教师首先要学会笑,把快乐和阳光带给学生。其次要结合教材和教师自身的风格有意识的创造快乐的气氛,让学生觉得音乐课是快乐的。只要是和音乐有关,与孩子的快乐有关,我们都要尝试。比如学完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后,我问学生:你们愿意用哪一种形式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学生三人一组、五人一群,争着上台表演,有的演小品,有的歌表演,个个都很积极,把自己投入到快乐的音乐活动中,我在他们的笑脸中感受着他们的快乐。
  2、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有轻松和自由感
  “留点时间给我们自由”这是学生给我的小纸条上的话。自由是孩子们最大的快乐。我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想要的自由。原来他们指的是自由组合,自由表演,更多的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孩子们爱唱、爱跳、爱玩,希望在音乐课上找到轻松自由的空间。音乐课是最适合不过的环境。留一点时间,让他们尽情的展现自己,或唱歌,或吹竖笛合奏曲,或自由组合表演节目。也许质量不是很高,但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我,情感得到宣泄,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锻炼,这种形式值得提倡。
  3、体验作品,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
  情感体验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思维活动,激活情感心理,通过音乐的艺术魅力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焰,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去真切的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真正陶醉在音乐的情感中。《在老师身边》真切地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和少年儿童的远大志向。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快乐,再声情并茂的朗诵歌词,然后伴着歌曲的旋律深深的体会歌曲的内在情感,激起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达到这一课的情感教学效果。
  4、以音乐课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在音乐课上我们要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情感,为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而努力。在合唱,合奏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歌曲处理时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在介绍音乐家的成长过程时,和学生一起学习他们思想的闪光,精神之高尚、意志之坚强。比如莫扎特虽然一生贫寒,但他的音乐却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带给我们清新的气息和阳光般的温暖。贝多芬在人生的逆境中创作了惊世之作,在作品中表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精神对学生有很大的震撼,在音乐课上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二、拓展教学内容,创设多彩的学习天地
  1、引进优秀的影视歌曲
  现代小学生的业余生活与影视分不开,他们尤其喜欢当前流行的电视剧、影片里的歌曲。的确,一些儿童故事片、优秀动画片的主题歌适合当代儿童的审美观和情感发展需要。作为音乐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接受优秀作品。如《动画城》里的主题歌旋律生动,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头曲、片尾曲不仅好听而且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学生唱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受到了团结、勇敢的精神的教育,引进古典、戏曲知识的欣赏和熏陶。在课堂上引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和文化品位,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如在六年级欣赏现代京剧《智斗》后,我安排学生多听了一些经典戏曲片段。如豫剧《誰说女子不如男》等。尽可能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课后让学生寻找一些古典乐曲,提高对古典乐曲的认识,陶冶宁静的性情。这些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信息的来源,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学生作为个体,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认识基础,独特的兴趣爱好。一旦抓住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能推动其发展,成为学生的动力资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真正喜欢的音乐,然后结合教材,增加辅助内容,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喜欢。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许多经验也是教学资源。音乐课要为开发学生自身潜能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在音乐的环境中自己去感觉、体验、感悟。
  3、扩大教学空间
  “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充满魅力的天地”要使音乐教育保持一种开放状态,那么就要有意识地把音乐课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音乐氛围。比如轻松优美的下课铃音乐,课间有选择的播放一些优美的乐曲或思想健康的歌曲,定期开展音乐活动和文艺演出,让音乐无处不在。
  三、变化课堂策略,呈现丰富的教学形式
  音乐课不应该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模式,要从“灵活”二字入手,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音乐知识。
  1、在活动中接受知识
  音乐知识要服从于音乐审美的需要。它的讲授应尽可能结合演唱、演奏、鉴赏进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一定的情境、设计一些游戏,结合音乐活动来传授音乐知识。比如有的学生在吹竖笛是经常会把高音re’和下加第一间的re混淆。我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观察两个音位置的不同,记谱方法的区别,还让学生编故事记住这两个音的演奏方法。有一个学生说,他们是孪生兄弟,有一天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哥哥在帽子上做了个记号,说话时声音高一点(吹奏re’)弟弟声音低(吹奏re),请小朋友们记住了。这样一来,吹错的同学大大减少了。
  2、在欣赏中渗透音乐知识
  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应发挥音乐教学的优势与特点,把知识性、思想性渗透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抓住音乐中的音高、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等基本要素,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不但在音乐形式方面获得审美愉悦,同时也能充分地体验音乐的内涵,运用想象去追求音乐所表现出的形象和意境,达到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情感培养和能力培养。如在欣赏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从音响感知入手,逐步展开想象、联想,然后结合音乐速度的变化,理解作品表现的情绪、内容。即从倾听到动情,从动情到理解。使学生逐渐从低层次的倾听到情绪感受再向高层次的理解作品的内部结构发展。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曲的基本主题和曲式结构,最后再了解作者、所用乐器等知识。把知识融入欣赏教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音乐知识技能,淡化了纯粹知识技能教学的痕迹。
  音乐以其博大的情感魅力,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美化着学生的行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重视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让我们帮孩子找一片属于自己的“音乐睛空”,让他们在这片晴空里徜徉,让我们未来的接班人,不仅成为高智商的专门人才,更要成为情感丰富、爱心四溢的创造者!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反思,体会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正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羊水栓塞、脂肪栓
在新形势千变万化、新情况层出不穷、新挑战接踵而至、新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扎实优良的作风把我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即如何以优良的作风来创先争优,是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的。  一、关于创先争优和优良作风的内涵理解和关系处理  ㈠关于对“创先争优”的理解  “创先争优”,可以分两个层
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就是从听的角度测试考生接受语言并获取语言交流中核心信息的能力。听力题作为高考英语试题的第一题,处理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考生的自信心,而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于能否做好听力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训练中,正确把握整体听力测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做整体听力测试题。  一、抓紧浏览材料,预测话题内容   在听考试之前应该抓紧时间空隙,迅速扫视听力材料中的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演变过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小学生所接收的新鲜事物也不断增加,心智也更早熟思想更活跃,因此对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再仅追求课本知识的简单授课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生生物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浓
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想让他们认真听讲,教师必须讲究教学技巧。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犹如一个个小故事,把无趣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中,每一个习题都能用一个小故事表达出来,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受学生喜爱。故事教学有着它独特的特性。  首先,故事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幼儿园的小朋友自从进
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新教学形式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更是挑战.为更好地培养新时期教育需要的高素
摘要: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这么一个普遍问题: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社会实践;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大胆创新,把思想政治课上“活”。  关键词:思想政治活动课重要性功能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