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kou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言语实践中阅读教学设计就是指语文教师秉承言语实践的阅读教学体现,遵循言语实践教学的规律,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选择科学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整体过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言语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在言语实践视域下,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突破单一应试的枷锁,着重体现学生的参与度和适应力,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语文教学目标;第二,其中心目标应该是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第三,将语文教学目标转向学生“语感”、“能力”以及自我监控管理的“元认知能力”。言语实践概念融入语文教学中,为优化语文教学目标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言语实践中阅读教学设计就是指语文教师秉承言语实践的阅读教学体现,即在分析具体阅读教学环境基础上,遵循言语实践教学的规律,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选择科学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整体过程。所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言语实践概念,教师必须科学设置阅读目标、深层次挖掘阅读内容、选择有效性评价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科学设置阅读目标
  言语实践观照下的语文阅读中,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是因为科学的目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利用科学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励和诊断,贯穿学生的阅读全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根据言语实践观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水平和兴趣点,科学设置阅读目标,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语文阅读的重要作用。
  现以苏教版初中语文“苏州园林”为例,在本篇课文阅读目标设置中,某教师充分体现出了深入钻研学情、以生为本的方法,将学生的阅读目标设置为“每个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基本结构特点”、“每个学生结合课文和课前关于《苏州园林》的预习开展‘我在苏州园林看到某处风景’的言语实践活动”和“每个学生参与苏州园林文化的交流讨论,初步激发出学生对我国建筑技艺的崇敬之情和民族自信心”,每一个学习目标都与学生切实相关,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责任心,在学习任务的驱使下,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开展课文阅读,就可以为阅读目标的完成提供充分的保障。在阅读目标中为学生指出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学生诱发方向的启发性阅读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着力点,对开阔学生思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缺乏科学、合理的阅读目标,无法对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形成正确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内容、结合学生学习水平,科学设置阅读目标,在阅读目标上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原则,指出学生阅读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确阅读学习的着力点,这对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深层次挖掘实践教学内容
  阅读内容性质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层次挖掘实践教学内容,可以真正弄清阅读内容的含义,对学生全身心参与语文阅读实践活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实践阅读教学内容。
  现以“国宝——大熊猫”为例,初中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相比小学生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简单地照本宣科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充满活力,教师引导学生对是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层次挖掘。教师提问:“学生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吗?”学生立刻做出肯定的回答,教师继续进行提问:“大熊猫有什么显著的特征呢?”学生对“显著特征”稍作思考回答:“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逐步将内容引入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同学们找找文章中是如何描写大熊猫的特征,都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描述的,怎样突出了主题‘国宝’?”通过问题层层剖析教学内容,诱导学生深层次思考和分析阅读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阅读实践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选择有效性评价方式
  言语实践观照下的语文阅读中,单一模式的评价方式,会制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言语观照重要作用的体现。初中语文阅读在言语实践视域下,教师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形成科学的评价,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以“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为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也明白了阅读内容中主人公爱国的种种体现。在课堂小结中,教师以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优化评价方式,让学生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读后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初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让学生以短篇作文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查阅学生的作文,就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教学内容的阅读情况和学习情况。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意见和观点的重视,充分激发出了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选择有效性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意见受到别人的重视,有利于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对实现言语实践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华山.言语实践:语文教学的自赎与新生[J].江苏教育研究.2011(28)
  [2]韩鑫.生活化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02)
  [3]李海林.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J].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4]黄慧.语文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4)
  [5]蒋光明.语文教学评价的内涵、功能、理念和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其他文献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小学  【摘 要】 示范教学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历来是解决技术传承的利器,在美术学科也不例外。 那么何为有效示范呢?本文通过对课堂示范教学的观察与思考,总结美术课堂有效示范应该具备示范直观生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多样整合、适度留白、抛砖引玉、积极创新的特点。  【关键词】 有效示范;直观性;主动参与;适度留白;创新;关系  从古至今,在美术教学中示范教学始终是一种重要的教
我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开心地住在一起,非常快乐。  爸爸、妈妈、我,到底先写谁呢?哈哈!当然要先写爸爸了,谁让他是一家之主呢。我的爸爸是一个建筑工人,他呀,每天下班都是乐乐呵呵的。爸爸的头发是卷卷的,我看到爸爸的头发就想玩上一玩。嗯?你问我爸爸头发为什么这么卷?是烫的吗?告诉你吧!他呀,是天生的。  说完了爸爸我再说说妈妈吧。我的妈妈小小的眼睛,淡淡的眉毛,非常漂亮。我的妈妈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小学生害怕写作、不愿意写作,写出的作文语言干涩乏味、内容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生活。面对这种状况,语文教师通常也束手无策。要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通过仔细研读教材课文以及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再通过积极思考和组织素材,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 作文教学;阅读  对于
当前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对阅读行为越来越不重视,学生在阅读上安排的时间本就十分稀少,加上繁杂的学习任务以及教学规划上没有明确的阅读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日渐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建设的重要阶段,是养成学习、思考习惯以及建立个人审美体系的重要时期。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及精神层次的提升与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而且是一种必然存在的互促关系。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在这一阶段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激发,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每一篇文章中的独特美感,从阅读过程中收获更多,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
许多低年级的数学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口算教学的教学思路较清晰,比较容易教,在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学生算理、算法的指导,平日里题也没少做,但就是准确率低。学生呢,做口算态度不端正、审题马虎,计算马虎,计算不细心,简单计算也频频出错,验算检查不耐烦,计算结果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这些坏习惯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下降。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打下坚持基础,终身受益。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我认为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在“玩”中学习,实现“寓教于乐”;采用鼓励法增强兴趣,从创设情境中激发兴趣,从创新教学中培养兴趣等四个方面,来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与激发;方法探究  赫尔巴赫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在语文学习上,赫尔巴赫的“自我活动
数学作业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最直观地反映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里,其传统数学作业均是以书面练习为主,这种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