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驱之志 耀火炬之光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一代伟人的故乡;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城市化进程的新亮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便诞生在这块交织着传统精神与现代气息的热土,也天然地继承并发扬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特质:她是当时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第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她是“园区特色”高职学院的先行者,她所探索的“中山火炬模式”享誉全国。
  火炬职院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成绩骄人。2004年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承载着中山高新区政府和人民的期盼挂牌成立;2009年9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学院获批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试点单位,成为广东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任务的三所院校之一。
  现在,走过十载春秋的火炬职院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节点——迎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验收。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火炬职院如何乘势而上,先行先试,让火炬之光更加闪耀,是火炬师生,尤其是学校的领导集体,要一起面临的课题。一年前,中山市目前唯一的法学教授、富有三十多年教育及管理工作经验的王春旭,带着“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出任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他承诺,将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开创“中山火炬模式”的新历史,更好地实现火炬职院人的人生价值。如今,任满一年的他,对自己的这个工作岗位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又有了更深的体验与认识。
  作为一个高校的领导,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在中山火炬职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走马上任,如何抓住学校发展的主线,这是王春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说,这不仅需要较强的洞察、分析、归纳、判断能力和深厚的专业背景,而且对所领导的学院,国家政策、法律层面上有什么规定以及学院性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在上任伊始,王春旭就确立了三个观察点:第一,在党委领导下确定、把握学院的大政方针、办学方向和整体规划;第二,要能担当,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学院的改革创新;第三,立足园区,服务园区,紧紧把握住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困扰于本科克隆版或本科压缩版的问题,为了从理念上厘清学院的发展路径,火炬职院从园区实际和职业教育的规律出发,以“高、新、特、精”作为学院发展的航标。王春旭反复强调,火炬职院的发展,一定要坚持理念根植于园区,并进一步丰富发展。学院十年以来逐步确立的以“高、新、特、精”为核心的理念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和课程建设理念、特色发展理念、社会服务理念等,在完整地坚持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丰富发展。对此,王春旭是这样理解的:
  一要坚持并发展以“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所谓“高”,主要指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人才培养规格要对应产业链需求的高端,具体体现为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高、就业的岗位层次高、专业对口率高和月薪收入高。
  二要坚持以“新”为核心的制度机制构建理念,致力实现“三个创新”:创新培养机制,进一步丰富完善学院特有的人才培养组合机制;创新服务机制,紧密配合园区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合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实训校区服务教学的功能,争取整合整个工业园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教育联盟,实现由局部产业化运作向集团化发展转变。
  三要坚持以“特”为核心的特色发展理念,致力做到“四特”:专业特设,立足园区建立专业和课程,并适时优化;模式特创,继续完善独创的“火炬模式”的自身体系;文化特有,致力形成蕴含中山本土元素和时代特征鲜明的“园区大学”特色文化;路径特辟,根据学院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努力开辟出一条创业型、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四要坚持并发展以“精”为核心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理念。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精准”,课程设置和安排要“精当”,教材和讲义的编写要“精审”,课堂讲授要“精练”,实训指导和管理要“精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指导要“精心”。这“六精”要求学院必须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有着特殊的定位和特有的使命。十年来,火炬职院无论是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还是技术研发等,都是以社会产业需要为落脚点。火炬职院成立就是为了服务开发区的行业和企业,因此,学院的每一个专业都紧密对接开发区的七大产业基地,专业发展所依托的正是有巨大发展空间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地方支柱产业。王春旭说,建院十年来,前任领导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确立了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为抓手,以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 以改革办学体制机制为动力, 以配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宗旨, 努力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山火炬模式”,实行政校企三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密切合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内涵发展、面向市场、花小钱办大事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
  “中山火炬模式”是学院在成立、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园区特色浓郁的独特模式,也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育人本质。这一点,王春旭体会颇深,他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管理级技术人才不仅技术高、能力好,而且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上任之前,王春旭已经对“中山火炬模式”了然于心,他给记者精辟地分析了这一模式的一个立足点和三个重要支撑。一个立足点是坚定不移地立足园区;三个支撑是指以“335”人才培养组合机制(即“1 1 1”的人才培养机制、“三证书”毕业制度和“五段式”岗位实习)为支撑,实现了“多学期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工学紧密结合、有序交替;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为支撑,形成专业群和课程动态调整和优化机制;以生产性实训校区为支撑,校、企、协等多形式参股,建立共同利益链,实现深度校企融合,教产紧密对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这三个支撑点,构建了学院发展的稳定平台,使学院在很短的时间内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成功跻身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行列,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受到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和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同。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其人才产出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而探索出来的“中山火炬模式”,让火炬职院的学生受益无穷,学校所赋予他们的高超技能,成为他们的谋职就业之本、安身立命之根、人生发展之基。
  现在,“中山火炬模式”所催生出的“合作办学”体制完善、“合作育人”机制健全、“合作发展”动态双赢、“合作就业”口碑甚佳。火炬职院这所“园区型”高等职业学院真正体现了服务企业、反哺社会的价值。
  高职院校由于其社会责任、培养模式等根本性差异,其大学精神也普遍包含职业情怀、经世济用和开放协作等因子。不仅如此,火炬职院还继承了伟人故里平等、博爱等文化传统,融合了当今社会创新、和谐等时代特征。这些精神,对于指明学院的办学方向、提高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凝练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及增强学院的社会满意度都大有裨益,这是火炬职院内涵发展的内生力量,也是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所必须体现的气质、风尚。
  王春旭非常注重大学精神等隐性文化的培育,并以此引凝聚人心。他说,队伍建设,首先得树立一种精神或者核心价值观,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所大学没有一种精神作支撑,人心是散的,队伍建设是很难搞好的。只有学院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乐观、求精、敬业、博爱的精神,活力才会迸发出来,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师生员工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
  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并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性力量。打造何种精神气质的师资队伍,这是王春旭非常关注的一点,尤其是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非常显著的开发区,以特色鲜明的队伍,培养特色鲜明的学生,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品牌,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高职学院的大学精神,并非可有可无,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隐含、渗透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在王春旭到来之前,学院积极推进的“深海探珠”工程,使得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与企业挂职训练力度大大增强,同时,以“兼职教师政府津贴”为驱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也成果丰厚。王春旭继续发挥这些举措的优势,并提出了“四支队伍”的建设,全方位加强学院人力资源的优化:建成一支技能高、结构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国内有影响的兼职教师队伍;一支作风过硬、服务意识浓、管理水平高、规则意识重的干部队伍;一支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主体、以专(兼)职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为两翼的“学生管理服务团队”。
  在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保障方面,王春旭谈到,学院将兼顾“职业性”和“高等性”,并以其核心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考评机制,完善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育制度,落实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和聘用制度,修订学院的兼职教师聘任规定,并落实兼职教师政府津贴领取细则,建立人才队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多措并举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在一年前的任职会议上,王春旭曾说他将带着诚意、敬意、热血,奉献自己全部的精力、资源、能力,与全院上下共同奋进,续写火炬职院的新篇章。他是这样表态的,也是这样实践的。现在,他也正以这股精气神,带领全院上下,一起构建火炬职院人的快乐校园、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其他文献
1202年,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算盘书》中提出一个兔子问题,从而发现有这样一列数:1,2,3,5,8,13,21,34,55,89,144……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所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有一个特性:连续10个斐波那契数的和等于第7个数的11倍。  沐沐这么厉害,让我来考考你——还是选用斐波那契数列中10个连续的数。  13
发展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传统教材注重知识积累,而统编本教材采用双线编排体系,不仅注重知识积累,更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为例,语文要素为“运用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教师在教学中要搭建平台,创设训练情境,让学生有序表达。  师:同学们,想一想,做一只小虫子好不好?请你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应句子,并与同桌交流。(生默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应句子。)  师:
摘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是广东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是广东省第三批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本专业以“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行校企协作联盟平台”为依托,坚持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之路;以现代学徒制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多学段、多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为中山区域电梯产业、行业、
(本报讯 宋辰)“核心技术不可能买来,买来的一定不是核心技术。”倪光南院士曾在很多场合这样表示。  4月25日,龙芯中科公司正式发布了面向钻井应用的龙芯1H耐高温芯片,面向网络安全及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双核处理器芯片龙芯2K1000,以及面向桌面/服务器应用的龙芯3号处理器的最新升级产品龙芯3A3000/3B3000。其中,龙芯3A3000/3B3000处理器采用自主微结构设计,实测主频达到1.5G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涝问题频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也应从“海绵城市”的角度设计校园生态环境。本文阐述了运用景观设计达到有效管理雨水,创造一个生态、绿色、艺术的校园环境的策略。  关键词:校园 海绵城市 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即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雨季时能吸水、蓄水、
【教学目标】  1. 围绕事物的形状美,写一段话。  2. 运用联想、比喻等修辞手法,把事物形状写具体。  【教学流程】  一、以文引路,设境悟形  引课:咱们先来玩个游戏——阅文猜描写。(PPT出示,生默读思考。)  夜色的天空,弯弯的月亮挂在天幕上。弯弯的月亮像一条船,静静地在夜空飘荡;弯弯的月亮像豆角,像眉毛,像妈妈笑起来时弯弯的嘴角。我看到了月亮的( )。  A.夜色美 B.形状美  C.
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学理解测试法的利弊和发展,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强化人们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理解测试 数学本质 方法  2008年,中国学者杨教授和林教授在测试数学本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引进了一种几何证明的阅读理解测试。这种方法包含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需要具备基础的知识;第二个层次,被称为认知元素,是学生应该能够辨认出证明过程中或明确或暗含的知识点;第三个层次,是
成长7年的淘宝,开始把视角转向海外。通过以小企业、跨境网络零售为特点的新交易形式,淘宝试图改变目前国际之间的贸易形态。    5月10日,杭州。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和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兼董事长孙正义站到了一起。两人共同宣布,淘宝与软银集团控股的雅虎日本将在6月1日实现中日跨国电子商务交易互通。届时,针对中日两国的消费者,淘宝和雅虎日本将开通“淘日本”和“中国商城”两个平台。“淘日本”是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網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融入高职教学,使得高职教育逐渐向微时代发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  关键词:微课 高职英语 口语教学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法单一,教授内容过于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但微课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重点进行教学。微课
语文课堂上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可感受、可体味的“场”,这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文本共同营造和创设的课堂教学氛围。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的《黄果树瀑布》,深刻感受到薛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聚焦言语的表达,让课堂时刻有“场”。  一、言语表达,让情境在场  课堂教学伊始,薛老师出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他们看到的瀑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生:黄果树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