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中国的巴菲特并非难事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的群体博弈理论可以证明:一种操作策略如果被大多数投资者所掌握,这种策略立马就会失效。不过,立竿见影的“金手指”虽然没有,一些基本的投资原则仍然是存在的。
  在当前火热的股市市场中,本文的标题必然会吸引许多人的眼光。然而遗憾的是,股市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长期有效的投资秘诀。股市的群体博弈理论可以证明:一种操作策略如果被大多数投资者所掌握,这种策略立马就会失效。不过,立竿见影的“金手指”虽然没有,一些基本的投资原则仍然是存在的。掌握这些原则,并能严格执行,可以使你的投资规划更为合理,形成一个较为适宜的风险收益比。
  
  你要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所有投资计划的编制必须建立在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上,否则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
  一是抗风险的能力。“富贵险中求”,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的,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就意味你有机会追求多高的盈利目标。如果你是一个刚过而立、事业有成、颇有余财的年轻人,那么将家产的60%-70%投入到股市中完全是可行的,输了还有的是机会赚回来。换言之,抗风险能力取决于你在股市以外的未来预期净现金流(即收入减去支出),只有在净现金流是正数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加大对股市的投入。有些朋友将未来要结婚或买房的资金(未来现金流是负数),都投入到股市里,怀有侥幸心理希望搏一把,其结果往往是不幸的。因为这笔资金只能赢不能输,投资心态就会发生扭曲,在承受巨大风险情况下,投资者必须追求高回报,于是常常凭着某个小道消息就去搏短线,追题材股,输了又想翻本,结果越输越多。这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抗风险能力不足的结果。
  二是承受风险的意愿。风险和收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承受风险的意愿有多强取决于投资收益的目标有多高。如果你的年收益目标是3%,那么存银行这种无风险投资是必然选择;如果目标是5%,那就可以考虑买国债;如果是目标是10%,就选择买信托产品;如果目标是20%,如中国铝业这样的大盘蓝筹股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目标是100%,那就只好考虑重组题材股、小盘成长股;如果目标高达500%,那除了进权证市场做T+0的短线搏杀之外,大概没别的手段了。
  投资股市的第一步决不是打听小道消息,而是首先认识你自己,你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你要求的收益目标是多少,由此确认你可以投入股市的资金数量,以及大致的投资范围。能够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你就走出了成为成熟股民的第一步。
  
  能准确认识市场
  
  假设你已经完成了最艰难的“认识自己”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下一步:认识市场。通常认识市场要比认识自己简单得多,因为认识市场固然知识体系极为庞大,但归结到一点,只是回答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而已:涨还是跌?而且无论是国内外,都早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思路,即先分析宏观经济,然后是行业分析,最后落实到个股。
  生财都有自身规律,发现并不难,难在认真地遵守与执行一是宏观经济分析。这项分析最为简单,无非是判断当前经济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国外的分析师习惯于拿周期理论去套,目前是复苏期还是衰退期?如果是复苏期就推荐成长类股票,如果是衰退期就选择利率敏感性的股票等等。不过周期理论对于中国经济基本是不适用的,因为中国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并非私有经济主导,所以在中国对于政策面的判断甚至比经济指标的研究更为重要。而中国政府的政策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分析的难度很大。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过程中,还没有出现衰竭的迹象,更重要的是,股市的制度体系刚刚趋于理顺,以往多年的经济增长成果并没有在股市中得到充分反映,因此股市未来增长的潜力是巨大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暂时投资被套不需要惊慌,只要这家上市公司不是根子烂掉了,捂到底终有解套的一天。
  二是行业分析。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因此即便是专业的行业分析师也是“隔行如隔山”。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仍然有些基本的思路可以遵循,比如中国经济仍然是以粗放式增长为主,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资源类的行业始终会以高于宏观经济的速度增长。所以投资基础资源类的行业,比如电力、有色金属、煤炭、石油、钢铁等总是风险很小,每年多多少少会有涨幅,把一定的资金投在这些行业放个几年,总是稳赚不赔的。虽然这些行业由于市场认同度很高,因此股价不低,短线涨幅也不会大,但如果是以3-5年为考察期的话,大多数的行业累计涨幅恐怕未必能超过它们。
  三是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当你已经选定了投资目标行业后,一个偷懒的方法是直接选择该行业最大的“龙头”公司来投资。因为经验表明,龙头股的涨幅通常近似于行业的平均涨幅,换言之,龙头股一般是可以满足你对该行业的最低收益要求的。如果你不满足于此,希望选择行业中的成长性品种来赢得更高的超额收益,那么笔者的忠告是建议你去目标公司实地跑几次考察一下,或者至少你应该去买一份一流券商的研究报告看看。许多投资者热衷于探听不知经过几道手的“内幕消息”,然后在股市里盲目地跑进跑出、不亦乐乎,这样往往是亏大于赢。如果说股市投资有秘诀,事先做好功课绝对是秘诀之一。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做到这一步,那么建议你去买投资基金,专家理财比你自己做的把握大得多。
  
  确定你投资策略
  
  好了,假设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拥有冷静睿智的头脑,独立的思考能力,对宏观经济和目标行业公司都有深入的了解,这些素质已经足以使你成为投资者中的佼佼者,你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
  首先你要给自己制定一个铁的纪律性。对于中国股市这样一个没有做空机制、没有衍生产品的“原生态”市场而言,对冲操作是不存在的,操作策略仅剩顺势操作与反向操作两种,而时间跨度上只有短线波段操作与长线持有两种。所有的操作无非是上述两组策略的组合,总共不过四种而已。对于成熟投资者来说,市场走向的判断准确度要高于一般人,在制定操作策略时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铁的纪律性。比如,你根据过去的投资经验和数据,通过计算研究后发现,比成本上涨20%就了结,下跌5%就止损是一个保证收益相对最大化的策略,那么就应该坚持这一策略,不要轻易更改。如果基于这一策略,在当年有相当多的操作不理想,连续发生割在“地板”上,抛在行情起步阶段的情形,那么就应该好好检讨分析原有的策略。只有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并拿出一个新的策略,才可以放弃原策略。总之,在操作之前必须有一个策略加以贯彻实施,哪怕是最不好的策略,并且决不因贪婪和恐惧随意更改策略,纪律性是保证投资收益的最大法门。
  其次,要有选择最佳组合选择。笔者倡导的是一种“可持续收益”的投资概念,类似“股神”巴菲特那样的长线策略是值得大家借鉴的。而在巴氏50年的投资生涯中,其平均复合年收益率不过27%而已,离我们身边熟知的那些传奇般投资成绩相去甚远。但反思一下,认购证时代瞬间暴利的那些“大户”现在还有几人“存活”?去年一年获利百分之上千的“奇人”们,在今年又表现如何?所以对股票投资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有长远眼光,要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和风险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在投资前就做好规划:一部分资金放在垄断性的绩优大盘股中,准备放5年以上的;一部分放在资源类板块的龙头品种中,准备放3年的;一部分放在小盘成长性股票上,准备投资1年以内的,等等。根据你抗风险能力和收益目标的不同,各自的比例可以有所调整,但组合一旦确定不要轻易变动。
  上述的观点其实都不是什么新东西,很多投资者也熟悉,但所谓“知易行难”,由于人性的弱点,上述原则常常无法坚持到底。往往因为眼红他人的收益,或者因为股市短线的波动而导致自己底线失守,策略变更。我们应该踏踏实实从基础功课做起,摸索自己的合适策略和组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股市涨跌,那么要成为中国的巴菲特并非难事。
其他文献
谭盾与张艺谋有个极其大胆的想法,《秦始皇》首轮演出成功后,将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把它搬到中国长城实地演出,用直升机拍摄,并进行转播,让中国声音在全世界真正唱响。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中国文艺界来讲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去年12月21日,由谭盾创作并指挥、张艺谋执导的歌剧——《秦始皇》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  这场制作费高达200万美元的演出,被视为大都会近年来最大手笔的制作。  《秦始皇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缅甸是一个陌生、神秘的国度,但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缅甸正逐渐同中国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缅甸,华人数量为250多万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华人企业在缅甸经济命脉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其中,缅甸华商商会正成为代表着缅甸华侨华人工商企业界同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联系沟通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缅甸华商商会1909年成立于仰光。首任会长杨逢年。原稱缅甸中华商务总会,1930年改为
2009年8月9日,古巴专家冷慕·特兰谢先生利用参加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团到湖南休假的契机,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进行了考察,就中古生物技术项目相关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双方就合作形式、领域等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  冷慕·特兰谢先生在基地管委会主任张贺文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基地展厅、科创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听取了关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科技技术方面的相关汇报,双方特别对动物实验中心、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