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为语文伴舞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语文和音乐教学进行课程整合,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贯穿于课堂导入、配乐朗读、韵律朗读及听音响编故事等活动中,让音乐为语文伴舞。
  【关键词】课程整合;音乐导入;音乐背景;节奏朗读;听音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1]”让语文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实现“课程整合”,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兼本班的音乐教学。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中,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让音乐为课堂增色,让音乐为语文伴舞。
  一、音乐导入,为课堂铺垫情感,渲染氛围
  丰子恺先生曾在《音乐与人生》[2]一文中这样说:“一定有多数的学生感到:上音乐课——唱歌——比上别的课更为可亲,音乐教室里的空气比别处的空气更为温暖。”“音乐为最微妙而神秘的艺术。故其对人生的潜移默化之力也最大。”低年级的学生爱唱、爱动,情绪、行为容易受情境的暗示,氛围的影响。我把课堂导入当成一个预备舞台,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而音乐导入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调动法。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以歌曲《小雨沙沙》为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程的展开作情感铺垫。而课文《快乐的节日》本身就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兒童歌曲,我以歌曲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营造并引导学生感受节日。同时,学生在听与跟唱的过程中感知了歌词内容,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音乐导入给学生们创设了体验学习过程的良好开始。
  二、音乐伴奏,为课文朗读创设软环境
  “凡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你就用音响去启迪心灵。”(费特《作家与心灵》[3])一段优美的音乐很容易就把人带入相应的情感氛围中,这也是许多老师经常使用配乐朗读的原因。在音乐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情绪的乐曲,能用简短的语言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语文课上,我把音乐请来做朗读的朋友,做情绪渲染的帮手。如:在《荷叶圆圆》一课中,我准备两段不同情绪的乐曲,一段优美、抒情,一段欢快、活泼,学生在对比欣赏后,不约而同地为我选择第一段音乐作为朗读的背景音乐,他们也在乐曲的笼罩下,美美地把课文读了又读。在学习《王二小》一课中,音乐帮了我大忙。如果说,单纯地朗读,学生们只是粗浅地了解王二小,那么在听完七段不同情感色彩的歌曲后,学生们的情感在第七段优美而有激情的歌声中调动起来,深深沉浸在歌唱英雄、怀念英雄的氛围中。
  三、节奏训练,为韵文朗读,诗词背诵添趣味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这一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4]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挖掘每一个学生优势潜力的同时,还要为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让我们的课堂切实为了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更全面地成长。
  语文教材安排较多的韵文与古诗学习,对这类短小而富有韵律的文字,学生极为感兴趣。但个别语感弱的学生学习还是有困难。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大胆地将韵文朗诵和音乐的节奏训练结合起来,丰富诵读的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减轻学习的难度。
  常规教学中,习惯将七言古诗的朗读处理成前四后三,我则借助音乐课上的节奏训练卡,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如:出示节奏型:
  XX. XX.︱ X X X-- ‖
  XX XX ︱XX X--‖
  学生可按节奏朗读也可选节奏朗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我又增加了简单的渐强、渐弱、跳音、重音记号,让学生借助直观的音乐符号体会诵读的抑、扬、顿、挫。在活动中,语感弱的学生可以借助节奏弥补不足,而乐感差的学生可以赶过来用朗读增强节奏感体验,语感好的学生则在多形式的学习中兴趣盎然,其乐无穷,就连语感、乐感都困难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也能体会学习的乐趣。语文学习与音乐体验相辅相成,互添情趣。
  四、音响组合,给写话制造想象空间
  语文的学习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其学习资源是五彩缤纷、形形色色的。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1]一年级是写话的启蒙时期,对写话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学中,我又一次利用音乐,让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写话。
  经过音乐学习的学生耳朵是敏感的,他们变得善于聆听,善于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而韵文的学习让他们爱表达、会表达。教学中,我先将一些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叫、蛙鸣、细雨、流水声录在磁带里,让学生欣赏,展开想象,去讲述春天;我还将生活中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如碎玻璃声、脚步声、笑声,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去编去想……有了这些表象的铺垫,我尝试让学生听音乐编故事;优美的引子,清脆的鸟叫,低沉的铜管乐器,激烈的打击乐器,欢快的舞曲,让学生听听、想想、说说、写写,他们对这样的活动极为感兴趣,经常有充满童趣的意外送给我。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不仅能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实现教学中的课程整合,让音乐为语文伴舞,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失为培养学生语文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的好办法。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储备人才。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而“社会发展强烈呼唤高素质的全面健康型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注重“智力”培养的同时,更加强调和突出人文素养的发展,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贡献应有的智慧与力量。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之。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生素养培育;
为配合液化气厂的整顿治理工作,提高液化气厂的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液化石油气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供气,在此针对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管理某些方面加以阐述.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逐渐流行起来,并一步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出空前的活力。网络语言一方面丰富了现代汉语,另一方面也对语文的教学产生着冲击。本文
【摘要】“四环六步”的“四环”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即出示目标、实施目标、回扣目标、达标检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线;“六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的六个步骤,即:读读、议议、展示、点评、练习、反思。四环与六步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本文侧重介绍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和存在问题等。  【关键词】四环;五步;高效;模式;研究
通过室内大型三轴试验激光微小应变测试结果与现场波速试验测试结果的比较,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最大动剪模量压力效应关系曲线可以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也可以通过现场波速试验
新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的完善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化,其中以教育资源的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重点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一种提升教学和学生素养的
【摘要】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本文旨在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拓宽优质阅读的空间三方面,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阅读;兴趣;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语文学习中各项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老师大多重视课内阅读,而对于
【摘要】班级民主管理,以科学管理为前提,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以人人参与管理进而达到人人学会管理自我为目的,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体现人文关怀,体现整体性、教育性和发展性,必须讲求方式方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民主管理;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有群体的地方就会有管理。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当然也存在管理。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有关三苏祠的介绍,便被这座古香古色而又充满浓郁文学气息的祠堂吸引了。朱红的木门配上长满青苔的瓦片,在葱翠的大树的掩映下在古朴中更透露出清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