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计算机教学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刘烨(1985-),男,河南柘城人,本科,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与研究。
  摘要:计算机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推行的重要学科。在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上,本文就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实践三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新旧对比
  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道授业解惑,致使现行的计算机教学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的阶段,往往使得学生们只是记住了空泛的理论知识,却不具备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这无疑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鉴于此,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进势在必行。
  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和良好动手实践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计算机教育是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所以单单的语言表达是无法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接受的教学目的,因此,创新教育模式必须采取多样化的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习过程生动有趣,让教学效果立竿见影,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
  新型计算机教育模式手段多种多样,无需拘泥于常规。但无论是老师的讲解、辅导和引导,还是学生的自学、发现及实验,都离不开我们的摸索实践,何种教学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种模式最适合学生,最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即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教会学生某个问题,不如让他们懂得如何动脑解决这一类问题,换言之,教师教的是一种思考的方法而非某个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计算机新型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美国学生相对而言虽然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优异,动手能力却强,表现出良好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很显然,这种差距的产生和教育密切相关,确切的说,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弊端的一个体现。计算机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更应该利用学科优势,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的现状,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计算机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远比理论知识重要,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而非空有一肚子理论知识的书呆子。因此在教学中,应激活学生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学生的思维模式一般分为聚合式和发散式两种。但无论是哪种思维模式,训练的目的都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独立甚至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设计能力要求的不是简单的完美的设计作品,而是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思维模式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只有经过长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计算机教育中,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能力无异于纸上谈兵。当今社会,高效已成为企业和其他一些用人单位追求的重要目标,所以相比学历及其他,用人单位的更看重的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即学生是否可以快速的融入单位,为公司创造业绩。换句话说,在计算机领域,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才即实践型的技术型人才,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成为计算机创新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
  三、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在当下,科技技术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变大。现实生活中,实践能力的好坏,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计算机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计算机教学中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难题之一。
  1.专业设置优化
  计算机教育无疑是以培养计算机操作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那么,计算机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导向。在计算机领域,高水平网络管理的人员,动画的制作人员,动态网页的制作人员,高水平软件设计人才等,已成为社会急需人才,学校应该重视这些专业的设置,有目地的培养各类社会人才。这就要求学校的培养计划和目标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闭门造车,因循守旧,应该开拓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应着力培养技术型的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2.合理的教学模式
  (1)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必需掌握的基本技术,在此背景下,学生们对事物的接受及掌控能力越来越好,越来越超出我们的想象。计算机教育作为很重要的一门工程教育,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重理论而轻能力,老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很好的互动,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差。
  (2)与此相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在很多学校开始施行,从教学效果上看,这些新方法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比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任务驱动式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它促使学生在强烈求知欲的求知欲下主动探索知识,极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项目教学法则以学生为中心,将枯燥抽象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项目,让学生在学校便开始培养工作能力,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3.合理的课程实践
  在计算机领域,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这就明确了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实践能力比之基础的理论知识要求更高,所以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显然与这一教学目标严重违背,上机实践则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总结:
  在这个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普及,如何快速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创新的教学模式,归根结底就是“以学生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不是只能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学校教育要勇敢启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计算机教育不再纸上谈兵,华而不实。让我们中国的学生不再高分低能,眼高手低,让我们的学生一出校门便能很快的进入工作,拥有足以独当一面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飞.创新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时代经贸,2008(6):231
  [2]赵光.浅析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10):121
其他文献
摘要:《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注重学员识图和测绘能力的培养。该课程的学习是专业技能掌握应用的先决条件。本人就针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加强机械制图的实践教学环节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为技工院校的制图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机械制图;实践教学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工程语言,是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桥梁媒介。
LED发光模拟从点光源,转换为微纳导光膜面光源作为开发应用设计与研论,利用发光模拟软件,将LED灯发出点光源与面光源可以通过软件模拟光路再通过微纳导光膜的传播介质,所获得
我们国家现代通信技术有着很好的发展,在无线通信技术作用下,沟通和通信都更加地快速,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种通信活动不仅仅是节省了时间,也变得更加方便.随着经济的进
北京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2009年2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大会应到代表656名,实到620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华全国总
期刊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电磁干扰现象较为常见,在出现干扰的情况下,极易影响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出现地面电位的偏差,不利于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本文从设备抗干扰的概念、注意
作者简介:黄颖,(1980.4-),女,籍贯:吉林省梅河口,毕业院校:长春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工程建筑,工作单位:辽源矿业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职称:助理工程师。  摘要:文章阐述了钢筋工程在施工中的重要性,要从根本上保证质量,就要在整个施工环节中,都重视起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及相关书籍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质量;预防措施  钢筋可以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通信设备.本文对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构架方式进
摘要: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供电项目自身管理的发展。信息化工作在现代化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供电项目科技化管理主要对在供电项目经营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加工和传递,由物流管理上升到信息流管理,高效节约的完成整个项目,最终达到管理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供电系统;项目科技管理;资金管理  一、如何正确认识供电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供电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各个通信运营商的工作存在差异,服务观念与机制不一致,导致通信设计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因此,通信设计单位不仅需要通过服务方式开展竞争,还要利用先进通信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