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对森林增加碳汇的作用日趋重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国已经签署多个与林业碳汇相关的国际法律文件.部分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进林业碳汇立法,深入研究标准体系,将林业碳汇项目纳入碳市场交易,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基础研究,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均获得较大发展.聚焦“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前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交易不活跃、定价机制不合理、补偿机制不完善、资金支持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借鉴林
【机 构】
:
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 山东 日照 276826;中国人民银行五莲县支行 山东 五莲 262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对森林增加碳汇的作用日趋重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国已经签署多个与林业碳汇相关的国际法律文件.部分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进林业碳汇立法,深入研究标准体系,将林业碳汇项目纳入碳市场交易,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基础研究,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均获得较大发展.聚焦“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前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交易不活跃、定价机制不合理、补偿机制不完善、资金支持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借鉴林业碳汇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采取健全与完善我国林业碳汇法律政策体系等措施.
其他文献
民国前期,云南粮食基本上处于供求平衡状态.随着抗战爆发,由于农业劳动力锐减、农业生产资料匮乏、粮食需求增多和分配机制低效等原因,导致云南农村破败、粮食产出锐减、供求失衡、粮价指数和零售品价格指数上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了应对粮食危机,云南省政府试图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种植面积、统制流通环节和抑制消费等措施减缓粮价恶性上涨的压力.但由于云南省政府更多关注流通领域的统制,导致粮政无法根本解决抗战时期的云南粮食危机,由此推动了战后昆明民主运动的开展和云南的和平解放.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传统的能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引起各国的关注.我国财税政策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但财政预算与减碳目标未能有效结合,消费税收政策支持低碳产品范围有限,缺少对低碳核心技术研发推广的财税支持,因此,应借鉴英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财税政策.
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引入势效系数改进扩展C-D生产函数进而建立GTFP模型,测算2008—2019年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TFP,并对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GTFP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37%,整体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区域GTFP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大但呈缩小趋势,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较小但呈扩大趋势;我国省域GTFP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快北慢
构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采用“核心—边缘”式空间关联探究城市群发展引起的土地价格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价格并非全域或局域空间关联,而是“核心—边缘”式关联;城市群发展的交通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提高了土地价格的空间关联,后者甚于前者;城市群空间结构以及次中心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越有可能促进土地价格空间关联,但对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影响甚微.土地“核心—边缘”式关联可以促进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这不仅需要加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需要推动城市群内产业的相互融合,以及促进城市群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当前,随着科技在金融监管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深入应用,构建监管科技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金融监管机构应对“科技+金融”带来监管挑战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业界和学界尚未形成完整的监管科技理论体系,很多关于监管科技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这将对监管科技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带来困扰.鉴于此,研究和探讨监管科技基本理论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监管科技的概念、内涵、范畴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辨析,以期对监管科技未来的研究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