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锐化:从锐化到三步锐化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锐度指的是画面中的细节清晰程度,是我们用来衡量摄影作品画质的一种重要参数。同时,锐度也是一种强大而又往往被摄影师们忽略的创意工具。我们不仅仅能使用锐度来强调画面中的景物纹理,使用得当,锐度还能和色彩、反差、构图等其他创意工具一样,起到引导视线、突出主题、辅助叙事等各种作用。

  复制背景图层,执行高斯模糊命令,为了让效果看起来明显,我们将模糊半径设置为3.0像素。

  再次复制背景图层,使用色阶或曲线工具提高新图层的对比度,然后为该图层添加蒙版。执行“图像/应用图像”命令,将图层下拉菜单设置为“图层1”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正常。这样就得到了原图的锐化结果。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幅色阶图,尽管每个色块的亮度完全一致,但我们在视觉感受上却会认为每个色块的左侧相对要亮一些,右侧则相对暗一些。换句话说,因为左右相邻色块的明暗影响,原本纯色的色块出现了渐变的视觉效果。而锐化则利用了视觉机制的这一特性,正向突出边缘明度差异,从而给我们造成画面更加清晰的感受。早在传统摄影年代,摄影师们就已经借助这个发现通过后期暗房的手段来增强照片的锐度。
  什么锐化方式更好,三步锐化法
  今天的大多数摄影师习惯将锐化放在照片的导入过程中完成,Camera Raw、Lightroom、Capture One等软件集成化的处理方式更强化了这样的工作习惯。另外也有一些资历更老的摄影师,会根据自己作品的最终输出方式将锐化放在最后一步完成。但實际上,如果想要得到最佳的画面表现,这两种方式都不能算是最好的选择。
  锐度的下降总出现在将照片从数字文件转变为我们看得见或者摸得着的照片过程当中。与此同时,我们对于锐度的需要还取决于画面内容的不同,高山和森林、海浪和白云、皮肤和头发,显然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锐化。因此经过多年的实践探讨,大多数数码摄影领域的专家共同认为,想要达到最佳的画面锐度表现,就不能将锐化视为在某个工作环节上的一次性操作,而是针对我们对于锐度的需要将其视为一个贯穿照片后期处理过程的流程,也即本文将要向大家介绍的三步锐化法。
  首先是输入锐化
  它实质上是一种弥补手段,用来修复成像系统从模拟到数码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细节丢失,在这个环节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度的锐化。前面已经提到,锐化是一种破坏性操作,过度锐化造成的画质损失几乎是无法挽回的。另外,在对画面景物边缘进行锐化的同时,数码噪点也会因此变得明显,所以降噪操作也应该在这个环节同步进行。这就是为什么Lightroom和Camera Raw会将两个看似相反的操作同样放在了细节面板当中。我们在细节面板中将锐化数量从默认的25提高到52,并适当提高了细节和蒙版的设置值,让草地和房屋细节变得更加鲜明。

  接下来是创意锐化
  这个步骤通常与照片的调整同步进行,所有锐化操作都是围绕我们期望的画面效果展开。最常见的创意锐化分成两类,一类是刻意加强画面中重点区域的锐度,使之相对于画面其余部分更加突出。另一类是针对画面中不同元素本身的纹理特性做针对性调整,使其质感更加鲜明。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处理人像作品时我们多半会锐化眼睛和嘴唇,可能会锐化头发和眼睛;但除非是为了突出老人的饱经风霜,否则很少会锐化皮肤。因为创意锐化总被应用于画面局部,所以又被称为选择性锐化,一般来说在RAW处理软件中使用局部调整画笔或在Photoshop中使用蒙版完成。这里我们从下方的房屋到中间层次的草地再到作为背景的天空,锐化半径逐渐增大,程度逐渐减弱,因此形成了画面的密度节奏变化。
  最后是输出锐化
  作为照片处理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在确定作品的最终输出尺寸、输出分辨率和输出介质之后进行。它的作用类似于输入锐化,但顺序恰好相反,是通过提前锐化以缓解照片在打印、印刷或者屏幕显示时所产生的锐度下降。不过相对输入锐化需要考虑不同的相机镜头组合特点、创意锐化需要考虑画面内容甚至叙事的要求,输出锐化几乎不需要做过多的考虑,只需要在调整分辨率之后针对屏幕、粗面纸、光面纸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即可。这也就是为什么Camera Raw、Lightroom、Capture One等软件均选择了将输出锐化直接集成在输出面板当中。这里我们按照最高质量的印刷分辨率与杂志阅读的常见阅读距离60-90厘米进行了输出锐化,以达到最好的阅读体验。
其他文献
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的还可以再找到追求纯粹完美主义的执著之心吗?  很多人会认为在当今社会化生产的大背景下,中国已再难找到纯正的工匠精神。但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工匠精神依旧,只是我们需要更多耐心停下来,去再度发现这份已被我们淡忘许久的匠心与专注。望通过影像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建筑,了解这来自中国的细节之美。  匠人们的执著之心  完美的含义就是永远要超越期待。耐心、专注、坚持……在我们这个时代
風云际会 吴小庆摄风雨共济 吴小庆摄蛟龙磐石 吴小庆摄特殊的前景  美是无形的也是有型的。在摄影师眼里,变幻莫测的大海,每一个瞬间都是美的,如何能拍出心仪的片子,就要看度的把握和掌控,细节决定成败。你来与不来,旅顺双岛的将军石都在。石头是不动的,能让画面产生动感实属不容易。每次来到海边,我都在构思,在细心琢磨,在寻找每一个最佳角度。天空飘逸的云彩似乎超越了海水涌动的壮观,不能改变天,就要在海浪上定
本次推荐的两款App非常适合那些熟悉相机操作,想用手机拍摄时也完全自主设定各项参数的用户。并且它们还能让你的手机拍摄慢速快门等效果,功能非常强大。  PROCAM 5  售价:30元  一个App搞定所有功能  与Camera 类似,IOS系统上的ProCam 5同样以全能著称。它也可以让你完全掌控各种拍摄参数,进行自带相机所不具备的慢门和TIFF格式拍摄。它的操控界面比Camera 更为直观和专
1998年11月,佳能推出了第1款配备IS图像稳定器的L级变焦镜头EF 100-400mm 1:4.5-5.6L IS USM,这正是广大摄影爱好者昵称的“大白”。16年后,“大白”重装上阵,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不仅在外观上焕然一新,成像质量和拍摄性能也有了显著提升。  镜身设计  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采用
后期连天气都可以创造?确实可以,通过改变色温,改变明暗,增减色彩,处理好整体效果与局部效果,或增云、加雨,就能改变天气,化平庸的天气为理想的天气。说得轻松,实际制作起来不容易,需要熟练地使用Photoshop工具,考虑怎样模仿自然界的效果,怎样更加真实,如何突出主体,如何打造陪体。且看本期两位嘉宾的制作步骤。  《大众摄影》杂志开办“一片两做”栏目,每期请两位后期高手分别制作同一张素材照片,同时发
在光线并不充足导致快门速度较慢时,腾龙镜头也能凭借VC防抖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机身:佳能EOS 5DS R;镜头:腾龙SP 85mm F/1.8 Di VC USD;焦距:85mm;光圈:F2.2;感光度:ISO-200;快门速度:1/50秒。  人像镜头新思路  提到85mm f/1.8光圈的人像镜头,人们多会认为那是85mm f/1.4或f/1.2镜头的廉价版本。并且,所有85mm镜头因为具备
为了丰富俱乐部会员活动,加快提高会员创作水平,2017年1-12月,《大众摄影》俱乐部将实施俱乐部联展制,全年题材暂定为综合,参加者限为俱乐部会员。并将对俱乐部实行星级认定,入选作品积分与作品水平、俱乐部星级挂钩。请会员直接在各自俱乐部专区“发帖”投稿。更多会员回馈及服务详见大众摄影网首页(www.pop-photo.com.cn)
神秘、含蓄、庄重,暗调风光摄影有着自身独具一格的魅力。数字时代的拍摄看似简单了,但一幅优秀的暗调摄影作品并不是简单通过后期调整就能得到,摄影师张凯的经验,再次让我们看到前期拍摄以及摄影师经验的重要性。  ——编者    大约在12年前,我开始接触摄影,那时拍摄了大量的135、120、4×5的胶片。我个人最喜欢风光且大部分拍的都是海岸和雪山,为了寻找拍摄的灵感和奇特的场景而游迹于北美西岸,我的很多作
如果遇到光影平淡的阴天散射光,千万不要失去拍摄的激情。只要利用后期手法稍加改变,就能获得很有魅力的光影效果。比如,像本期两位作者那样,改变了色温和色调,再配合改变一下影调的明暗,就能够营造出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的高色温蓝调效果。当然,色温、色调的改变不止这两种方案,大家下载素材后可大胆尝试。精灵 杨锦炎 制作  图片拍摄于非洲大草原,作者使用长焦段拍摄带来独特的景深魅力,远处的野鹿给画面带来恰到好处
擁吻 王艳兰摄/佳能EOS 5D Mark Ⅲ,24-70mm镜头,光圈F5,速度1/320秒  王艳兰的花卉摄影作品属于“小品”,但“小品”不“小”,在这种随意性很大的精神舒卷中,人类爱自然,爱光阴,爱生命的美好情致如一缕清音款款而至,袅袅而升,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王艳兰的花卉作品在后期处理中运用了复古的色调,让观者产生了青春易逝的怀旧之感,线条中流露出意趣,虚白中传出回荡,平和中透出深邃,超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