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权贵下的悲剧女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霜降节气含有天气转冷、除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作者严歌苓以霜降这一节气命名小说和主人公,显然有“霜降杀百草”的意味。小说中的人物,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腐烂至极;看似尔虞我诈,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榨取父亲的价值。虽然他们都在抱怨,甚至有的在试图逃离大家庭的藩篱,但最后仍摆脱不了自己与这个家庭的血缘关系。
  关键词:《霜降》;悲剧;女性
  作者简介:陈瑞玲(1989-),女,山东菏泽人,武警警官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2
  作為一个从农村来的少女,霜降也并非是不谙世事,她借着男朋友小赵的关系来到了北京城,她有自己的想法,要在这里开始自己的故事。但是,以后的生活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在遇到四星的时候,她从未设想过故事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也从未想过一位老将军的荒淫竟然是那么的理直气壮,竟至于怀疑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孩儿妈”看似无欲无求、漠不关心,但是她仍然在默默地操控着全局,在程司令变成植物人躺在医院时,她萌生了杀人的念头,但是想到了随着司令逝世之后而消失的房子、车子和许多的物质享受,她还是以极快的动作捺了急救电铃。然而,他们都是不幸的,都没能逃脱命运的枷锁。
  一、意外中的必然
  霜降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作为一个从农村进城来北京混个事由的少女,她借着“男朋友”小赵的关系来到了北京,然而她灵透、漂亮、年轻,绝不会将自己的一生跟小赵永远地联系在一起。她知道自己生得很俏,“即使世上没镜子,男人们的眼神也会告诉她。”[1]她也知道自己什么样子动人,“像霜降这样灵透的姑娘一旦开始了自己的故事,马上就跟他没关系了。”[2]
  霜降的悲剧主要源于程家老少三个男人:程老将军、程四星、程大江。
  程老将军是革命出身,背上仍然有子弹留下的疤痕,可能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他洞察一切的“遥感背”——“一个人从背部受过致命伤害,他的一部分知觉、敏感、警觉,甚至意识都会移到背上。”[3]革命年代的英勇无畏给他带来了许多物质上的利益,车子、房子、佣人、身份、地位、权力,这些东西无一不促使了他专横、独断、暴戾、荒淫性格的形成,他苍老而无耻的欲望是那么的理直气壮,毫无伦理道德可言。他命令霜降在自己的浴室洗澡,进而顺理成章地凝视她的裸体;命令霜降坐在自己的腿上研墨,恣意占用她年轻的身体。老将军的理直气壮,加上自身的地位卑微,以致霜降为这些荒唐行径一一做了开脱,“没什么,他的这个年岁能做你外公了。”[4]“她怀疑自己把事情想岔了。她还怀疑镜子里的老脸是她惊恐出来的错觉。”[5]。
  程四星是以一个罪犯的身份出现的,他受贿,透露国家经济情报,干过军火贩子,后来被父亲程司令送上了法庭,被保出来后被父亲囚禁在房间里。霜降之于四星,更多的是一种怜悯,“人没了正常生活,谁看得出他反常呢?”[6]她与四星的感情,仅仅是靠他们之间的“真”维持着。但是在四星决定出逃时,“那个死而复生、老城稳重的四星——在那四星身上,她寄托了全部依赖、希望和那一点‘真’——突然没了,有的仍是最初这个疯疯魔魔、活不下去也死不了,让人恐惧、怜悯加嫌恶的男人。”[7]她才意识到四星的秃顶是她所不可忽略的残缺。所以,霜降最后选择了“背叛”四星。但她从此备受心理的折磨,她认为孩子是四星对自己背叛的惩罚,这一切让她离罪恶近了那么多,同时也掐断了她与大江之间的可能性,让她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大江。
  程大江是程家最出色的人物,俊气的大江拥有骄人的知识资本和身体资本,他是高等军事学院的拥有少校军衔的博士生。他不屑于与程家人为伍,并把他们称为“那帮人”、“虫们”,他认为调戏自家的小保姆是可耻的,所以在得知霜降是自家的小保姆时,他选择了退缩。知识、地位与完美的身体是他的资本,这令他感觉到骄傲、自豪,他立志要脱离这个腐烂不堪的家庭,要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中国第一代的军事家,希望别人在提到他的时候而不是冠以谁谁的儿子。为了证明自己与家庭的不同,在失去一条腿后,他主动向霜降表白,“我偏要爱一个从农村来的女孩。”[8]程大江是高傲的,相比霜降而言,他是高高在上的,所以一开始他选择了兆兆,虽然两人之间没有爱,更多的是尊重,但这却是他们这场政治联姻的最佳理由。在演习被炸掉一条腿后,他想到了霜降,此时身体的残疾已经弥补了两人在身份地位上的差异,但是他还是嘱咐霜降要好好读书,好像唯有如此他才能从心理上接受一个从农村来的小保姆。
  霜降的命运虽令人感到意外却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她选择借助小赵这个跳板来开始自己的故事,但没想到自己却成了这场故事的沦落者。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让她选择忍气吞声地留在程家,面对种种欺凌,她选择了逃避,离开程家以后仍然为了一个免费的铺位忍受楼霸的欺辱,所以小说的最后她只能用曲折的眼光看了一眼程大江。
  二、无法逃脱的命运枷锁
  “孩儿妈”是对司令夫人的称呼,除了“孩儿妈”没有其他任何尊称。“孩儿妈”是从学生的平底鞋中拔出了她苍白的脚,穿上了草鞋。和许多支持抗日的学生一块,她朝圣一样到了延安,那里有所大学叫“抗大”。她没有做成“抗大”的学生,十七岁时,做了程军长的第三房妻子。[9]正是这样一个满腔热血的女大学生,在经历了家庭的专制和压抑以后选择了出轨,但她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被囚禁在了深宅大院里。程司令吩咐佣人每天采柏树叶给孩儿妈治病,但她拒绝治疗,每天坚持不懈地把柏树叶倒掉,以此作为对程司令专制的反抗。自从孩儿妈生下一个儿子活脱脱像程司令的秘书,她在这个家已然没有了任何地位,无论她对哪个孩子有偏爱总会为他们招来祸端,而程家子女对母亲表面客气而实际冷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母亲对他们好实则另有企图,她想在母子母女之外建立一层私交,靠它来削弱父亲的影响和權威。她经常躺在花台边的藤躺椅上,“孩儿妈所穿的每件衬衫都是皱的,每条裤子都不合体,每双鞋都被踩没了后跟。”[10],外表的邋遢是心已死的表现,但总要有人为她那不幸夭折的爱情付出代价,她一直悄无声息地观察着发生在这院子里的一切,希望能在看似平静的家庭风波中掀起更大的浪潮。程家是个大染缸里,她熟知每个人的脾性,因此只需适时推波助澜就可引起巨大的变化,是她传话让霜降去将军书房,调遣霜降给四星送饭,不准霜降辞职而又突然同意,这一切都是她的有意安排。“她似乎在玩环形的多米诺骨牌式的报复:儿子报复老子,女人报复男人,长辈报复晚辈。”[11]或许有些事情不是她刻意为之:东旗离婚、淮海被捕、四星自杀,最终的曲终人散:程将军变成了植物人、淮海被判死刑、大江残疾、四星叛逃出国、孩儿妈自己也到了鼻癌第三期,这样的结局是否是她想看到的,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她玩的结果是伦理报复了道德,喜剧报复了悲剧,冤孽报复了冤孽。”[12]   淮海被处决,四星叛逃出国之后,曾经威风凛凛的老将军已回天乏术,恼羞成怒之后变成了植物人。孩儿妈报复的最佳时机到了,她萌生了杀人的念头,但是将军的死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将军死后所带走的房子、车子、金钱等的物质利益都是无法挽回的,程家需要从老将军身上得到这些东西,最终孩儿妈捺了急救电铃,也许最好的妥协就是让老将军麻烦百出地躺在病床上,每月长出五百元供程家人花销。“这一家子,这一世界就这样爱出了死怨出了生。”[13]
  三、结论
  霜降和孩儿妈都没能逃出命运的安排,他们虽然不甘,一直在努力地挣扎,但是在生活面前仍然被决定了命运。从农村少女到程家的小保姆再到一个女学生,霜降一路挣扎着、努力着,但最后为了保留自己在大江心中的那份美好,她选择了此生不复相见,自己去默默忍受所有的不幸。孩儿妈在情人被杀那一刻,心已如同死灰,她无心穿衣打扮,每天躺在藤椅上,静静地观察着院子里发生的一切,借机实施自己的报复,无论结局是否是她想要的,但在故事的过程当中却是她在推波助澜,而她自己也到了鼻癌第三期,或许这才是她命运的最好归宿——曲终人散,满地凄凉,故人不在,徒留悲伤。
  注释:
  [1]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5页.
  [2]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3页.
  [3]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91页.
  [4]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59页.
  [5]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111页.
  [6]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133页.
  [7]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207页.
  [8]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277页.
  [9]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63頁.
  [10]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62页.
  [11]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176页.
  [12]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第176页.
  [13]严歌苓著.《霜降》,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1,第231页.
  参考文献:
  [1]严歌苓著.霜降[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
  [2]胡贤林. 荒诞世界的身体镜像——评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霜降》[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4月第30卷第2期.
  [3]李竹筠. 操控与失控:从《雷雨》到《霜降》[J]. 柳州师专学报.2014年6月第29卷第3期.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章宇翔(1997.5-),女,大一应用英语专业,爱好旅游篮球滑板,喜欢看书写诗。  北上  南方已经开始下雪了  你却还不死心把我塞进这北上的列车  递上一张观看寒冷的门票  每个城市代表一格温度计里的水银  不管是晴是雨 是阴是云  白色混淆了你的判断  窗外的风景  把不知是南方还是北方的雪倾斜  陌生的旅客  让压在箱底的棉袄也散发出热量  前进的车厢  用成长的借口把离家的愧疚代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与《金翅雀》是两部典型的成长类型小说,描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所处世界,环境这个“迷楼”的认知,质疑和否定,如同希腊神话里身陷囹圄的伊卡洛斯一样,奋不顾身地飞出迷楼,寻找新生。  关键词:迷楼;成长;反英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1  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带有宿命式的悲剧性。“迷楼”是希腊神话
摘 要: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是近年来国际戏剧舞台上流行起来的最具先锋色彩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环境戏剧、互动戏剧等一系列先锋戏剧的艺术特点,并发展了纯艺术和商业消费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本文主要关注后一个发展方向——以近年商业上最成功的浸没式戏剧《今夜无眠》(Sleep No More)为研究对象,从观演互动、浸没空间、艺术与消费文化等方面探讨商业时代先锋戏剧的改革与探索。
一个转身  像深秋的最后一片落叶  拉近瑟瑟的冬天  一个摇头  像茫茫的黑夜中  遇到生硬的冰冷铁门  风中摇曳的烛火  挣扎着,喘息着  可最终还是难逃熄灭  当满怀的激情变成过往  一夜之间  忽然清醒的发现  冷的不是想象中的初春  因为迎来的是更加刺骨的冬天  把心都冻上一层霜  如同旷野中遭遇冰雹  瞬间的疼痛  瞬间的迷茫  留下的除了胆却  还有希望的碎屑和内心的恐慌  如果我們是
摘 要:《一切经音义》(又称《众经音义》)共25卷,作者玄应将对佛经中感到困惑的字词录出作为词目,训于其下,并广引字书以证之。其中对《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引用频率较高,本文主要以《一切经音义》第一卷为例,就其所引《说文》与今“大徐本”相异之处做了比较。  关键词:玄应;《一切经音义》;《说文》  作者简介:王静(1991.11-),云南楚雄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湿地  你是天地以鹤鸣为刀锋  在苍茫的草原上  割开的一道汪洋泪泉  我在泪泉边拔下一根芦苇  就扯出他的根  带出故乡那片云  黄沙为肤,黑土成发  冰做骨,雪做肌  而你——大湿地  凝成赤色的心  裝在我大齐的胸膛  养育的汉子就敢于打出江桥抗战第一枪  扬出我中华子孙的豪气  成片的芦苇里  烈士殷红的血迹  浸透湿地  流进母亲河的血脉里  湿地的子宫里有了烈士的种子  阵痛过后孕育一
摘 要:“陕军东征”是发生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沉寂的陕西作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推出了几部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作品。本文就以“三驾马车”(即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陈忠实《白鹿原》和贾平凹《废都》)为例,对这一文学现象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域化;传统;个体体验;人物形象;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张宁(1991-),女,辽宁庄河人,辽宁
摘 要:于连有着自尊又自卑、正直又虚伪的矛盾性格。面对上流社会,他时而表现出对贵族统治阶级的厌恶、愤恨,时而谄媚权贵,卑躬屈膝地迎合上流社会,但反抗始终是他性格的主流。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又使于连的反抗是不彻底的,他始终处于反抗和妥协相互交织的漩涡里。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注定了于连人生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自卑;自尊;反抗;妥协;悲剧性  作者简介:任偌希,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
在云贵高原  在普安  我被大地的手掌  高高托起  无限止地  接近了天空  与灵魂  同样被托起的  還有漫山的茶树  据说  已被这样托举了千年  从一颗茶籽开始  到一棵树  还未结束  普安的茶山  多像拉萨的寺庙  那么多的茶树  把根下黑色的闪电  劈进大地  把枝叶  手臂一样  伸展在空气里  向阳而生  仿佛诵经的喇嘛  举起了一盏盏  闪耀着刺眼光芒的酥油灯  一棵树  一群
摘 要: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著《道林·格雷的画像》,通过幽默而富有哲思的话语为读者刻画了道林这一形象。道林从一开始的迷人王子到后来谋杀他人,走上“迷途”的王子,表面上是物质欲望步步引诱,但实质上自我掉轨才是实质所在。自我迷失,其内在是自我人性发展所面临的一种“断裂”鸿沟,所折射出的这种自我人格“断裂”在当下极具有超强的现实折射意味。  关键词:道林;人性“断裂”;审美舒展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