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让数学课堂变得美丽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ou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爱心课堂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我在低年级数学课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呜,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除法应用题”后,提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数有何关系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再加以引导,加深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样,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后都能得出结论。
  二、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但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第几”一部分知识时,我采用了讲故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用电脑制作了生动的课件。上面有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出现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在这些动物出现的同时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情境,我们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四、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我在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复习人民币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既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受到了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又其乐融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创设竞争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六、创设操作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从而达到激趣乐学,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大的效果。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在深入探讨的课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快乐教学”必将代替传统的那种枯燥、单板的教学模式,苦学乐学会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高兴的事,快乐的事。
  
其他文献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以出血坏死性肺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危害现代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迄今,APP共有15个血清型。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一、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但要求老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 APEC)是引起禽类高死亡率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养禽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city is
众所周知,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觉,这一理念激活一系列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变得更快乐、更自信,让生活工作学习变得更美好。这些方法并不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而需要突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激发出内心的正能量。在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统治课堂,学生潜能的开发受到控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
摘要:历史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关键词:历史教学 提高效率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
摘要: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爱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爱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望和信心,爱的情感带来的鼓舞促进了教学高效率的实现。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爱,全身心投入,才会创出具有自身风格的高水平的教学业绩。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深入细致地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力营造一种宽松、有趣、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环境,做到以生为本,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爱、敢恨、敢于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