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微而淡雅 纯真而清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很多作品都与儿童生活有关。她曾说:“人类的情感生活,原来是从孩子时代就要培养的。”“每当夜深寂静,我伏案为少年朋友写作时,心中充满了喜悦。”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与爱心,使得她写的儿童生活的作品展示了纯真的童心,表现出幽微而淡雅、纯真而清新的风格。仅从她的《故事编》中的《迟到》《三盏灯》和《蔡家老屋》便可知晓。下面肤浅地谈点我的认识,以期得到各位同行的斧正。
  《迟到》是《城南旧事》中的一段小故事。小英子刚上学时,有一天因为天下雨,想逃学,睡懒觉,挨了爸爸的打。在这里,作家完全以孩子的视觉看世界,以孩子的思维想问题,以孩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以孩子特有的真挚感受抒真情,写实境。
  作者这样写,让儿童读来感到亲切与感人,成年人也能从中深深感受到作者无邪的童心以及儿童的纯真与可爱。尤其是把儿童心理刻画得相当出色,达到得心应手的妙境。小英子醒得遲,天又下雨,想到迟到就发愁,想到进教室时被罚站门边时,同学们投来的眼神,觉得害羞、害怕,而且被妈妈打扮得肥大、臃肿的样子去上学,非常“不舒服”,于是“竟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挨打后,怕同学们看见后耻笑,“把裤脚往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这些想和怕的细节,都是孩子特有的。
  作者在《迟到》中,写爸爸的疼和严,也都是用孩子亲闻亲见的事实来表现,“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为了禁止英子逃学,从“床头打到床尾”,孩子上学却又追到学校送衣服、给铜板。正式由于这种疼和严,因为经历过一连串的心灵的震动和慰藉,所以小英子后来变得爱上学了,每天早晨提前到校;懂得爱与爱人:“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上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她教我跳舞。”感恩的心便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种子。
  《城南旧事》取材于作家儿时居住的北平城南时的生活,带有自传色彩。她曾说:“写到《迟到》时,好像看到坐在雨中人力车上的女孩——就是我,撩起看爸爸抽打的鞭痕。这是我不会忘记的意见童年往事,因为由于这件事,我从此做了一个守时守信的人。”由此可见,《迟到》中的小英子的变化实际是作者自己儿时的深切感受。可见其作品的纯真与清幽。
  灯,给人们以光明,指引着人生的道路。《三盏灯》用精妙的构思抒写了不同时代的灯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前两盏灯写的是儿时记忆中的灯,一盏做功课的灯,一盏过节游玩的灯。作者分得如此的细腻详尽,把掌管灯的宋妈的品质细腻的展现出来:节俭、精细、无私而又乐观地教人进取。这些都是通过小事、细节与质朴的语言表现出来。那油灯,他每天都要细细地擦,用起来时,该省则省。小英子学习马虎时,她没有讲大道理,只说:“像你这样儿,赶明儿怎么能当校长?”把宋妈令人怀念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好体现了作者“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精妙细微之处。
  第三盏灯写现代化社会里的红绿灯。在车水马龙、人潮似海的时代,红绿灯调节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它规范着人们生活的规律和生活准则。自觉遵守纪律,不闯“红灯”,对现代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更新的做人做事的启示。”
  《三盏灯》把传统思想品德和现代生活准则融合在一起写,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林海音把儿童故事当成散文来写,这些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和神奇的变幻,却富于吸引力,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却能富于思想的启示。其思想寓意却是用极其平淡、普通的语言来表达,不做作,不雕饰,深入浅出。语言处处显示出孩子的天真与可爱,显得清新、质朴,给人留下美的感受。
  《蔡家老屋》通过一个孩子的叙述,揭示“世上并没有鬼”的哲理,只是由于人做愧事而疑神疑鬼。同时批判了旧社会里的不平等和守旧迷信。蔡公公不敢违抗封建包办婚姻,遗弃恋人兰姑娘,兰姑娘忧郁而死使他负疚悔恨,进而疑神疑鬼。蔡家姑姑仗着自家富裕,嫉恨善良的邻家姑娘庆妹,“又来我们家打水”,她一声大喊后,庆妹落井而死,她因不安而疑神疑鬼。蔡家伯母把丫环折磨死了,因恐惧而疑神疑鬼。直到大学毕业的大表哥在破旧的老屋呆了一夜,才发现是被夹板夹住尾巴的老鼠发出的声响。
  我们不难看出,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时代特色。《迟到》里的大洋伞、包袱、花棉袄、铜板、烤白薯,一看就知道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北方都城特有的事物。《蔡家老屋》里的老榕树、丝瓜架、木屐、竹筒子、竹篱笆、牌位、纸衣显然处在南国村庄。
  我们都知道,这些都是作者童年时代印象中最深的、最具风土特色的事物。可见其取材之真实,剪材的清新、刻画得细腻。
  我们也知道,林海音儿童故事的魅力还在于写人、写意、写情的纯真、清雅。她写的人是孩子心中的人,意是儿童所能理解的意,情是儿童的童稚纯真之情。《迟到》中小英子的愁和怕,《三盏灯》里小英子“在暗黄的灯光里候着”的温馨与小英子对宋妈的怀念,《蔡家老屋》大表哥所道出的主题意旨。无不精妙细致、朴素自然、真切而浓郁。
  我们细腻品味以上作品,就会发现幽微而淡雅、纯真而清新的风格正是林海音个性的体现。她的儿童作品无不洋溢着对儿童的爱与呵护,对生活的热烈追求,对孩童的关心……我们看到了作者的那颗充满欢乐的童心。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 564100)
其他文献
打开地图,我们会发现河道都是弯弯曲曲的,竟然找不到一条笔直的。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  与人的成长相同,河流的一生也会经历从幼年到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流经的区域不同,河流便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  河流的源头大多在山区,山区汇集了大量的雨水或冰雪融水,加上陡峭的地形坡度,河流有充沛的动力,可以自由奔腾,即使遭遇阻挡,也能强行开辟出通道。河流总体较为平直,内部大量的分叉河床相互交错
由于地球运动和气候变化,导致恐龙、剑齿虎、猛犸象等珍稀动物纷纷灭绝。因为时代久远,关于珍稀动物们是如何生活的,有哪些饮食习惯成为未知。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斯蒂芬·舒斯特预测了一份最有希望复活的灭绝生物名单,剑齿虎、猛犸象等动物上榜。  1.运用克隆技术复活猛犸象  猛犸象是一种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大型哺乳动物,它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距今300万年~1万年前高寒地带的草原
摘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将课堂“让”给学生是我校英语教研组在市教育局提出的“自学、合作、解疑、演练”八字四环节的有效课堂教学实验过程中,倡导的成功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将课堂“让”给学生,是对学生的信任,是给学生成长的空间,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大舞台。“让”是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八字四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本文对技师语文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浅显的罗列,并针对这些现状对语文教师提出几点建议,明确语文课在技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现状 教师要求  一、语文教学现状  在技师类的语文教育中,大致形成三个观点:语文没用,还不如多学点技术,学生的“实在论”;语文得学生自觉去阅读,老师的“自学论”;语文就是认识字词,家长的“字词论”。这些归根结底等于语文教育的“无用论”。在这样的氛围
摘要:“以文化育人”是文化的重要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德育智慧和德育资源,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对人的“滋润”也是对人进行隐性德育的过程。本文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一主两翼、四轮驱动”立体化、全方位、发展性的融合路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德育 “一主两翼、四轮驱动”  课题:本文系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2017
摘要:针对我校95%的女生“烦恼多多”的现实,探求现状:羞涩花季,谁能理解?老师、父母的困惑:难道只能等你慢慢长大?“女生的叛逆”、“老师的尴尬”、“家长的无奈”。让事实说话,女生困惑而迷茫,教育略显苍白无力。  关键词:女生;心理问题  研究背景:  我市地处巴山腹地,山高水险,交通闭塞,观念相对落后。2007年9月市内某中学的小红(化名)被确诊为“早孕”,学校要求“自愿”退学,她自觉无脸见人,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鲍比·刘易斯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去玩迷你高尔夫球。  他走到售票柜台前,问:“门票需要多少钱?”  售票的年轻人瞧了他们一眼,说:“您和任何6岁以上的孩子都是3美元,6岁以下的孩子则完全免费。请问,您的孩子多大了?”  鲍比回答:“一个7岁,一个5岁,所以我想我应该付给你6美元。”  年轻人笑着说:“嘿,先生,您刚刚赢得了彩票,还是怎么了?您完全可以省下3美元的,因为您可以告诉
摘要:教育即教书育人,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做人,不管是什么科目的教学,我们都应该利用课堂的主战场进行德育的渗透。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但這些往往是我们教师所忽略的,加上现在的问题学生很多,德育应做到面面俱到,同时,德育教育也要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德育;意义;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038  一、德育在
誠实  学校军训时,教官对全班同学说:“觉得我长得帅的请出列。”于是,全班大部分学生站了出来。教官接着说:“你们给我沿操场跑5圈。”  然后,教官对剩下的同学说:“做人不要像他们那样,不诚实,明知道我不帅还违背自己的良心恭维我。好啦!剩下的同学听口令,立正,向左转,沿操场跑10圈。”米饭是从哪里来的  吃饭的时候,我问爸爸:“爸爸,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啊?”  爸爸说:“你去看下水稻就知道了。
摘要:多媒体技术起源于媒体,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Media”,音译为媒介,意思为两者之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多种信息媒体(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与视频等)为主体的媒体技术,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活力,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